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 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2020-12-31 18:56王旭红赵宏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乳头状

王旭红,赵宏彩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 引言

2012 年中国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指出,在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术前评估时,具有最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方法为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推荐级别A)。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有利于成功取材和做出准确诊断(推荐级别B)。当前,在甲状腺癌诊断中主要采取高分辨率超声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方法,但是,由于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及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对于本病患者来说,约1/5不能通过此手段进行准确定性[1]。临床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V600E 具有较高的突变率,应采用BRAF 基因联合检测,有利于鉴别患者疾病良恶性。本文对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 基因检测的诊断效果进行了整体分析,入组患者28 例。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28 例患者,均经过术前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BRAFV600E 基因检测,共计30个甲状腺结节,男女分别是10 例及18 例,年龄区间在22-71岁,经过计算,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5 岁,其中有2 例患者存在双侧甲状腺结节,均自愿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可忽略不计,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符合研究条件,能够进行下面的分析研究。

1.2 方法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 基因检测:(1)常规超声扫查甲状腺,穿刺定位可疑病灶,将最佳穿刺切面找出并实施甲状腺横切面穿刺,利用颈中线向外侧穿刺处理病灶在外侧患者,利用颈外侧向内侧穿刺,在探头边缘,利用PTC 介入穿刺针,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针,沿着探头长轴,迅速穿刺,至患者甲状腺包膜上方并做好停顿调整,病灶、针尖显示在同一切面,迅速进针,至患者病灶内,在病灶区后清晰显示针尖,将针芯拔出少许,构建人工负压,在不同针道,做好来回5-7次提插处理,将穿刺针拔出,利用注射器(5ml),充满空气后,在载玻片上推注细针内细胞,开展实时涂片处理,浸泡固定过程中,使用95%乙醇,固定5min,穿刺针数是2 针。(2)利用相同办法穿刺1 针,在细胞液基瓶内推注细针内细胞团,拔针处理后,利用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并开展5min 加压压迫处理,利用巴氏染色法处理固定涂片,做好诊断,根据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 分类法,将细胞学诊断工作做好,采取组织提取试剂盒、巢式PCR,将DNA 提取以及扩增操作完成,利用QIAamp DNA Mini Kit 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从细胞液基瓶中,相关操作需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要求完成[2],提取DNA后,实施PCR 扩增,实验室自行设计引物,25ul 是PCR 反应体系,对于PCR 产物来说,鉴定过程中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然后纯化处理,测序纯化PCR 产物,利用Sequencer 软件,做好初步分析操作,NCBI 是序列参考来源,软件分析完成后,人工应对样品测序图谱进行再审查,将突变位点、类型进行最后确定,存在突变时,双向测序结果可确认,做好报告工作[3]。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实施统计学分析的软件选择SPSS18.0,计数资料的表示采用例数、率的形式,以χ2检验,将得到的P 值作为判断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若P<0.05,则代表有。

2 结果

手术治疗后,经检测发生BRAFV600E 突变的结节共有20 个,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19 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 个。利用FNAB 诊断,在发生突变的结节中,良恶性分别是4 个、10 个,共计6 个无法确定性质。没有检测到BRAFV600E 突变的共有10 个,利用FNAB 诊断,良恶性分别是2 个、3 个,没有办法对性质加以确定的有5 个。术后病理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分别是6 例、2 例、1 例、1 例。共计25 个甲状腺乳头状癌。共计19 个BRAFV600E 基因突变,突变率63.33%(19/30)。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联合检测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判断的正确率较高,为89.29%(25/28)。

3 讨论

当前,临床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有着较高诊断价值的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然而,因检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对于一些结节的性质还是很难做出准确判断,这大约占到20%,而鉴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V600E突变率,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的基础上行 BRAFV600E 基因检测,对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对于甲状腺结节来说,术前对良恶性进行评估十分必要,推荐级别A 的诊断办法是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特异度较高,灵敏度较高,可促使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可明显提高取材成功率。

目前,临床诊断甲状腺癌过程中,一般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及高分辨率超声,可确诊多数甲状腺癌患者,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患者缺乏细胞成分以及不确定性,不能对性质进行明确,依靠术后病理,才能将诊断结果明确,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过度手术现象[4]。

利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判断甲状腺结节患者,准确性较高,但是,在鉴别患者良恶性方面,存在假阴性[5],因此,临床上提出了将此种方法与BRAF 基因联合检测,可促使灵敏度显著提高。

本组数据: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的正确率为89.29%(25/28)。结果证实,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值得临床参考[6,7]。

综上,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 基因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疾病准确诊断率。后续分析研究中,可开展大样本实验[8]。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乳头状
肿瘤相关因子TSH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甲状腺结节活检要“扎针”,听着很疼其实……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