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文卿,王 虹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大规模普及,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显示,2018年全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4700万人,同比增长10.6%。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购用户数量达到6.1亿人,网购渗透率超七成,电商显然是消费增长的主力军。但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增长最快的B2C企业中,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大,远高于传统企业,已经成为影响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了B2C电子商务企业所面对的难题。
S公司是典型的B2C网上购物平台,自1997年起开始自建物流体系,在南京建立首个物流配送中心以及10个售后服务网点,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截至2019年6月底,S公司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达1090万平方米,末端物流节点超过60000个,在配送方面,所构建的“1小时服务圈”已覆盖了全国15万社区,“6小时城市圈”当日达、次日达则覆盖了90%以上的城市。同时,在物流网络尚未覆盖到的偏远地区,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
2019年,S公司已进入全面链接阶段,物流如今拥有着大面积的仓储、高协同的仓配一体、纵贯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店配、个性化服务、揽配装一体、生鲜冷链以及30分钟即时配送、3公里1小时送达这七大优势。
2.2.1 仓储成本过高
截至2019年6月底,S公司已拥有仓储面积1090万平方米,并计划在2020年将仓储面积扩大到2000万平方米,并在2022年实现100万平方米冷链仓储的建设,且S公司拥有的自建仓储面积远超其他B2C平台。仓储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投入大且回收期长,此外,在选择仓储位置时,不仅要考虑到租金,还要考虑到配送成本、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等,导致仓储成本占用资金过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随着仓储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无形资产的摊销和仓库、设备的折旧也都会持续带来企业的财务压力。在仓库管理方面,尽管S公司研发了特有的“指南针”智能仓储控制系统,并在2019年8月测试了新一代无人仓,成功引进并实施了用于各个流程的智能无人设备,使单件产品的挑选成本降低了52%,但无人仓的使用并没有充分推广普及,且在实践上还不够成熟,目前仓库的运营成本仍然较高。
2.2.2 配送成本过高
最主要的物流活动发生在路途和节点上,路途中最主要的是运输,节点上最主要的活动是装卸、搬运、分拣等[2]。S公司主要以自营物流配送模式为主,近年来,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让顾客满意,S公司在各区域配送中心及物流网点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成本,以扩大2小时极速达、半日达的地区覆盖范围,这种配送服务的物流资源利用率远低于专业的物流企业,使得配送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由于S公司的经营种类不断扩大,从大件家电拓展到各种小件商品,这些经营范围不同的产品会相应存放在不同的仓储中心,对于商品的整理及分类也增加了配送成本。
2.2.3 逆向物流成本难以控制
B2C电子商务行业竞争激烈,平台的促销活动时常会导致冲动消费,消费者在收货前通过电商平台并不一定能对商品有足够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商平台退换货相对便利,导致电子商务企业经常面对退换货问题。目前我国对于退货这类逆向物流并没有明确规定,大多数企业只能按照相关的退货政策以及行业经验来执行,S自营平台的退换货政策比较常见,支持消费者在收到货后的7天内无理由退货,在消费者提出退货申请并通过审核后,提供上门取件服务,重新分类并入库上架。由于退货的顾客范围较大、退货量少、退货频率高以及信息系统存在滞后性,涉及到的人工成本等各环节逆向物流成本都很难控制。
2.2.4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并没有设置物流成本项目,S公司按照传统会计核算方法将发生的物流成本分布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成本费用中,并未将物流成本与其他业务的成本区分开,通过财务报表并不能直观地得到物流成本的相关情况,需要通过复杂的整合与计算,这在可行性和精确性上都存在缺陷,物流成本的不明确不仅会影响企业对物流成本的重视程度,也会阻碍工作人员对物流成本控制的优化完善作出决策。此外,对于整个B2C电商行业而言,由于没有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规定,物流成本的数据也不具备纵向可比性。
首先,在建设仓储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全局考虑物流设施的布局,根据不同地域的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经济批量,合理调整各仓库的库存以避免资源浪费,在业务量较少的地区减小仓储规模,充分建立起不同仓储设施之间的联系,加强各地区物流设施的协同效应,可以尝试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规模效应,降低仓储成本和配送费用[3]。此外,加快推动智慧物流的布局,实现无人仓的普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无人叉车、AGV机器人、机械臂、自动包装机等众多智能设备,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推动仓储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并积极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推进仓储物流无人化建设,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仓储资源利用率。
B2C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物流配送的模式,自营物流的配送成本相对较高但是服务质量与配送效率可控,第三方物流配送成本较低但是服务品质不可控。对于自营物流而言,应加强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及高度专业化,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根据统计的各区域的配送偏好及规律,把握好配送节奏,有组织地进行配送,并利用对所采集数据的分析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对快递运输路线和站点进行最准确和最恰当的规划和控制[4],提高配送设备的智能化,提高配送车辆资源的利用率,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减少出错率,同时,可以适当选择和第三方物流合作,就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等具体环节达成协议,加强人员培训的强度和频率,并建立更加完善的快递评价体系[5],在降低配送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保证配送质量与效率,将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结合,根据对比选择最佳的配送方案。
首先从源头出发,利用完善的信息系统整理统计不同顾客的退换货原因,并根据具体出现问题的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供应商的选择、订单的处理到运输及配送等环节都应当严格监管,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其次,尽量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顾客的失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关于产品的全方面介绍,客观且直观地描述产品的具体数据和实际使用感受,避免客户因为不全面的了解而造成的退货率。最后,应提升逆向物流的效率,加大退换货处理的智能化操作,降低这一环节的人工成本。在包装回收利用率方面,多使用可持续循环材料,企业要贯彻执行绿色包装及包装回用制度,建立有效的包装回收机制[6]。
物流已经成为B2C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B2C企业应当按照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通过经验来决定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并完善物流成本核算的相应流程,加强企业对物流成本的重视程度,方便企业通过自身进行纵向比较来发现物流成本所存在的问题、作出优化决策。电商行业也可以在现有的会计准则约束下,根据行业特点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互相监督并共同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保证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制度化,通过加强物流成本的横向可比性来推动电商行业的共同进步。
在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B2C电子商务行业的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大B2C电商平台都在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通过对S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具有代表性的B2C电子商务行业的物流成本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各电商企业可以科学合理地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控制相应的仓储成本、配送成本及逆向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