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施工中接地系统施工方法研究

2020-12-31 11:45:10李永生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线缆机房线路

李永生

(中国通信建设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19)

0 引言

通信行业作为民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融合下,整个工程体系也逐渐向智能化、精密化方向所转变,依托于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机制,可有效保证技术的实现遵循数据传输是原则,以满足人们日常的通信需求。对于通信工程来讲,整体工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在保证民生供应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出工程自身的通信优势,以提高系统的应用能力。在对通信工程进行接地施工时,整个施工机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基准,特别是在高原以及雷雨多发地区时,工程建设必须将自然因素、地理因素考虑到施工体系中,确保通信工程施工中,不会因为自身工程体系的损毁而造成通信断联的情况。

1 通信线路接地系统的施工

线路作为通信工程中数据信息的传输载体,线路质量性能与通信工程的通信质量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为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建设以及使用,不会因为线路错误接地而造成的安全风险,在线路接地中必须进行综合考虑。通常来讲,线路接地形式可分为线路本体上接地、局内接地两种形式。在线路本体上进行接地时,应充分考虑到通信工程所处的工作特性,例如,在铁路上进行线缆接地,考虑到系统内部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防止因感应电流所产生热量使线缆熔化,则应尽量避免常规式的施工接地。在局内接地时,主要是指在通信局内进行接地防雷的设定,当通信局的光纤线路内有金属类材质(加强筋)时,则应将加强筋与局内其他设备进行可靠性接地的连接。

通信工程建设中直击雷、感应雷的将令通信线路产生瞬时的过载电流,当电流值高于线路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值时,则将令线路面临着被击穿的风险,进而令区域内的通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接地施工则是有效保证线路在受到雷击时,可第一时间将雷击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导入到大地中,以避免线路受到大电流的侵袭。为此,在对通信局内进行线路接地时,可选用具备金属保护套的线缆进行埋地敷设,但线路埋地深度则应由通信局的整体规划为主。当在进行架空敷设时,则应保证外部架空线缆在进入局内时,过渡为埋地敷设,同时应在线缆连接处加装浪涌保护装置,且整个装置安装布局的间隙尽量较小,进而为后续导体的安装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设定与实践操作将存在较大的偏差,例如,设备位置的界定、安装工艺的选取、安装工序的罗列等,都需具备一定的规范性与基准性。保护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应尽量以短距离为主,例如在接地端与屏蔽端之间选取最短的连接距离。此外考虑到建筑物周边的线路布置可能出现的雷击问题,应针对现场的布局情况来设定屏蔽层,并应将屏蔽层所处的变形区域进行接地处理,保证在通讯站工作范畴,线缆以及各类配线装置可有效对雷击所产生的感应电进行导出。

2 通信机房接地系统的施工

通信机房接近系统的施工主要包含两种。第一,直流接地,此类接地设置主要是针对机房内存在一定导体特性的机械设备进行屏蔽处理,通过电力防护层的建设保证设备在出现雷击状态时,其产生的电流将随着屏敝层导入地下,保证过载电流不会对设备本体进行冲击。第二,交流接地,此链接的形式主要是以防雷接地设施、包含接地设施为主,通过对机场设备内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转变形势进行分析,然后设定较为精准的电流导出方案,保证当出现电流过载问题是设备接地保护,可有效将电流导入到同一个接地点上,这样变成有效保证设备在受到雷击时,不会对机房内的工作设备造成损坏。但考虑到通信机房内设备工作形式,以及各类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电流对接问题等,应从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设备接地以及电脑保护机制来制定不同的方案,保证整个防护体系的建设是建立在机房设备正常运行基础之上来实现的。再将机房内的设备进行统一化接地处理时,为避免接地设备产生氧化腐蚀现象而造成导电电阻的增加。必须在机房接地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建立在干燥环境基础之上来实现的,同时应定期对设备工作环境进行检测,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受潮而产生无法对电流有效导出的使用障碍。

3 通信电源接地系统的施工

通信电源在接地是主要是以零线接地、屏蔽接地等工作形式为主,考虑到系统本身暂时连接过程中存在的电流交叉问题,要正确界定出地线连接的基本方式,然后通过数据参数的核对,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接地汇流处可精准的作用到接地线路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整线缆对过载电流的有效导出。以零线复接地机制为例,在进行接地汇流施工时,承接电流传输的设备系统应以独立的接地体为主,将内网与外网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连接点,进而在系统内的交流电与直流电分离开,及时有效保障系统在对电流进行导出时,不会令电流感应所产生的电流值对设备本身造成回流影响。对于直流式电源进行接地处理时,营销系统内的各类用电设备进行分析,然后保证电源柜与各类通信设备在同一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接地排的设定。通过将通信设备与保护设备进行电流屏蔽层的设定,可有效提升整个基地系统对电流的导出效率,以防止在电击条件下,过载电流对设备所造成的击穿损害。在对走线架进行接地处理时,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基准,将接地线与整个通信电源的接地排进行连接,同时应考虑到走线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所呈现出的数据参数,分析出其与机房内设备在同一电流下的荷载情况以及电流值变动范围等,正确选取设备在机房中的位置,以保证整个接地施工的布局是符合设备运行需求的,同时又可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在雷击环境中的工作效率。

4 通信设备接地系统的施工

在对通信工程设备进行接地施工时,首先应考虑到设备本身的抗干扰性,并按照当前通信工程在整个建筑体系中存在的基准需求来对各类线路以及设备的组成机制进行分析。考虑到各类设备的组成是否对雷击现象所产生的电流具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并应有效保证通信系统内抗干扰能力以及线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功能特性符合实际操作需求。为此,针对通信工程进行接地处理时,必须保证实际施工是建立在设备本身抗干扰性能基础之上来实现的,这样一来,不仅可有效保证系统运行过程尽量减少外界抗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可提升自身线路以及设备的运行质量。首先,在线路布局时应遵循科学化、有序化的原则,以设备运行属性为核心将各类接地线路分为用途型、保障型,当设备受到雷击产生的过载电流时,可及时通过线路布局来对电流进行导出,保证整个通信工程设备运行的完整性。其次,针对以数字信号为传输形式的设备来讲,为保证整个设备在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下不会形成干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数字信号在信息转变以及设备线路的传输中所面临的影响问题,进一步设计出接地施工的具体方案,以保证工程设备在进行信号传输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最后,用针对通信工程内各类设备接地形式,来测定出机房接地、电源接地以及设备接地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必须保证整个接地质量满足通信工程和新设备的运行需求,进而有效加强整个通信工程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从目前接地来看,以干扰接地形式为主的施工手段可分为两种。第一,通过多点接地的方式来有效降低接地线路中的阻抗值,但在此过程中,应考虑到设备组件之间存在的电容性以及电阻性问题,尽量避免电子设备与线路接地形成环性回路,以保证系统的应用及实现是建立在相关基准上运行的。第二,通过分析通信工程中设备阻抗参数,对设备施行进行多点、多阶段的阻抗降低手段,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频电路来讲,必须保证地线阻抗的电感值在高频电路的范畴之下,同时,应确保整个通信工程的电力防护系统所具备的接触点在地面与地线的连接处实现操作的,并应保证线路材料为铜片或者是铜线缆,以此来降低工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感值,进而实现阻抗值的降低,以此来提高线路导电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接地系统作为通信工程中的施工基础,通过接地系统的设定可有效保证通信工程中各类电子设备、线路等不会受到雷击因素的影响,以提高通信工程的运行质量,为民生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线缆机房线路
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
汽车电器(2019年9期)2019-10-31 07:51:08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8:08
弹上线缆布设技术研究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
华通线缆:“通”向未来的品牌梦
中国品牌(2015年11期)2015-12-01 06:20:54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电测与仪表(2015年2期)2015-04-09 11:29:24
10KV线路装纵差保护的好处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