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于香兰
(吉林油田档案馆,吉林 松原 138001)
油田档案是指在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等一切实践的过程中留下的历史记录,尤其勘探开发主营业务记录尤为重要。油田档案的数字化实践则是指在信息技术大当其道的背景下,可以在油田档案管理工作中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让油田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科学有序地进入数字化时代。油田档案数字化是充分借助各项前沿的信息技术来来完成档案的归类、记录和管理、检索等工作,能够井然有序且高效地管理油田的各项档案,可以提升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然而由于现如今的油田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因而在摸索和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字化软件对已经完成转出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相关信息的查询。一些地方已经实现了直接在局域网系统内查询、下载曲线、文档、图件、数据体,以及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等工作。数字化软件的应用能够给相关科研人员带来最大程度的便捷,工作人员可以实现通过油井和井号的提取,对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查询,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等。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方式替换以往滞后的手工管理形式,实现油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满足油田企业与相关科研活动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保护更加完善;档案的检索方法更加直接、准确和高效;同时从事油田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角色由实体档案的保护与调阅者转变为档案数字化信息内容的出品者、档案信息的提供者。
(1)档案数字化的硬件设备设施还较为缺乏
高科技的硬件设施设备是有效进行油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的保障和基础,只有油田企业具备了前沿的数字化相关设备才能够确保科学有序的油田勘探和开发工作的继续进行。然而从我国现如今的油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由于相关设备设施的缺乏阻碍了油田档案数字化进一步发展。其中的问题缘由之一就是进行设备采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熟悉和了解设备的功能,因而把控设备采购的环节还存在缺口。另外,由于先进的数字化设备的市场售价往往都较高,对那些资金不充足的企业来说,往往负担不起购买数字化设备的资金。
(2)油田档案管理的模式多样化
由于我国很多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都较为零散,没有进行科学有序的统一管理,且没有相应统一的执行和参考标准,致使了众多工作存在杂乱无序的情况。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较为低下,在进行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分析、搜集与利用信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缺陷,从而造成无法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相应要求。同时,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与标准性的规范要求,因而更具挑战性。
(3)油田档案数字化工作管理人员的能力还较缺乏
油田企业要想最终完成油田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实践,还必须提升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要求其了解和熟练掌握油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能够娴熟地应用新设备。然而现如今的主要问题是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较为低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严谨专业的管理能力,从而不利于油田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实践的继续发展和提升。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搭建,使计算机从单一的辅助性应用工具逐渐转变为一种科学高效的工作环境,部分油田企业相关工作员工每人都配有计算机、打印机等数字化设备可以及时地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后,第一时间操作上传和输出。随着计算机网络在行业内部的广泛应用,由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内容,因而管理工作也必然发生转变,应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
油田档案的数字化信息是在互联网上进行运行的,而油田档案数字化的实践则是基于局域网等信息化技术,来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目的。在油田企业档案的网页建设上,便可以直接创设档案信息的导航查询系统,由主页便能够进入馆藏数据库,查询油田的相关档案。具体的信息结构建设如下:油田企业的档案导航首页→馆藏情况介绍→档案具体查询→包括油田勘探和开发、文件信息、财务信息、基建内容等诸多类目→点击油田勘探和开发档案后,可进入综合类与单井选择的界面。综合类主要是指已经由档案系统上传归档的相关电子文档。单井的种类更为繁多,由于油田企业的油田档案是测井公司对于井上和井下测井,以及试油和试采油田公司的射孔、完井组成的。因而将这些四处分散的油田档案的数字化文件链接全部设置在油田企业档案导航页面上,能够避免相关信息资源过于零散的状况,构成油田企业的核心信息数据,并且提升了数字化信息的共享性,给相关科研人员加入专属的账号和密码便可进入系统查询数字化档案资料。
目前国内几大油气田企业在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建设上都有长足发展,但是在实体档案与数字化档案管理方面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油田企业应该在档案数据库的资源开发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增加人才培养,要把油田数字化档案与大数据中心建设有机融合起来,档案管理有国家法律可依,勘探开发数据建设与应用有行业标准可行,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增强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由于油田企业的档案资料需要进行及时的建档、归档与更新,因而要求数据库必须能够平稳的运行,需要具备多个系统。为此,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实践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和开拓度,在油田企业创设了数字化档案后,必须实时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升级并扩展电子文档资料,保证其准确性,有助于日后对于数字化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应用和查询,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油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油田数字化档案务必应实现档案信息的全文检索和科学存储,使档案数字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油田企业内部各部门可以随时存储档案电子文件的目的。如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查询和提取档案,则应该通过相应的身份验证,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调阅数字档案。此外,还要设置必要的网络安全防护方式,防止数字档案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出现。
数字化档案管理不光是要有电子化、数字化管理与发布,还要在库房管理、安全监控、自动化管理等方面引进和发展先进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配备上各类物联网监控和传感器、机械手等设备,实现档案场馆、卷宗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首先,油田档案数字化的实践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用户需求等多种因素。而切实的数字化档案目标则应基于社会实际与潜在的刚需,尤其是要理解和明晰企业科研人员的需求;同时,应该探究和掌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避免主观盲目的进行数字化建设。其次,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应加强保密工作的相关培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并签署保密协议,并且对于应用数字化的档案系统的科研人员进行严格的账号管理制度,设置科学严谨又合理的数字化档案使用的规章制度,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
在新时期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事油田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格外重视数字化的档案建设,并深入分析和探究,继续优化和完善油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制度。油田档案数字化建设作为一项需要进一步革新和发展的工作,务必应以人为本,科学有效地达成档案数字化信息的诸多建设环节,为油田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