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伟 王青科
(封丘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封丘 453300)
从细胞构成的角度来看,玉米秸秆的细胞壁在细胞整体中占极大比重,其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高分子聚合物构成。其中,纤维素在玉米秸秆中的含量最高,通常为40%左右。纤维素的降解能力相对较弱,在一般条件下不容易被分解。但在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等物质的作用之下,可被降解为单糖,进而生成丙酸、乙酸等能量元素,对动物的生长活动产生支持作用。半纤维素在玉米秸秆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约为30%~36%,其主要由多种糖类组成,这一成分相对易分解,可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之下降解为乳糖、木糖等,进而为动物体的脂肪生成创造有利条件。木质素在玉米秸秆中的含量较少,仅占10%左右,其对细胞具有支撑保护的作用,有助于细胞更加有效地抵御病菌及微生物侵袭。基于以上,将玉米秸秆饲料应用在生长育肥猪的养殖当中,能为生猪成长发育提供出能量、糖类等多方面的支持,并有助于提高生猪的抗病性。同时,由于玉米秸秆的纤维含量较高,分解难度较大,猪这一单胃非反刍动物无法对其实现高水平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不可将玉米秸秆作为生猪饲料的主要成分,以确保生长育肥猪营养吸收的高效性。另一方面,也应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微生物发酵等加工处理,以便人为提升玉米秸秆的消化便利性,使饲料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1]。
本文试验选用的饲料以当年收获的玉米秸秆干料为基础,通过粉碎机粉碎过筛后,由纤维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球菌等活性菌混合发酵制成。试验用猪为生长年龄接近、营养水平均衡、体态良好的120头杂交生长育肥猪。试验活动主要以对照方法为主,将120头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对四个试验组的生猪采取普通饲料、10%发酵玉米秸秆饲料、20%发酵玉米秸秆饲料、30%发酵玉米秸秆饲料的差异方式进行饲喂,严格保证其余饲养条件不变,并记录相关的试验数据。具体的试验时长为预饲喂期一周、正式饲喂期60日。
在试验过程中,对玉米秸秆饲料发酵前后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具体变化如下:(1)发酵前:粗蛋白5.63%、粗纤维28.57%、粗脂肪1.05%、粗灰分6.26%、钙元素0.27%、磷元素0.34%;(2)发酵后:粗蛋白10.83%、粗纤维15.46%、粗脂肪1.53%、粗灰分6.73%、钙元素0.36%、磷元素0.69%。其中,发酵后玉米秸秆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增加了92.3%,处理差异极为明显;粗脂肪含量增加了45.7%,处理差异相对明显;粗灰分含量增加了7.1%,处理差异不明显;钙元素含量增加了33.3%,处理差异不明显;磷元素增加了102.9%,处理差异极为明显。在各类营养成分中,仅粗纤维含量存在下降,且具体降幅为45.8%。由此可见,玉米秸秆在发酵后基本达成了营养成分的上升效果,因此具备高度的应用价值与试验必要。
在60日的正式饲喂试验中,四组生长育肥猪表现出了差异性的成长状态。其中,第一组(普通饲料组)的死亡率与腹泻率最高,其余三组的排序与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总饲料中的占比顺序成反比。另一方面,随着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含量的增多,各组生猪的平均单日采食量也有所改善。除此之外,四组生猪的平均末重、平均料重比、平均单日增重等试验指标并未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
从试验结果中可明显看出,在普通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后,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腹泻率、死亡率形成了阶梯性的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将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应用于生长育肥猪的养殖当中,有助于生猪疾病的有效预防,进而提升生长育肥猪的健康水平。同时,从猪腹泻率的降低中也可推断出,将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应用到生长育肥猪的养殖当中,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猪的肠道消化能力,实现饮食过程中摄入病菌的有效分解,从而进一步强化生猪的健康水平。此外,试验中各组生长育肥猪的日均采食量也存在小幅度的持续上升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适口性上的应用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我国生猪养殖业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快速发展,进而使得玉米、豆粕等饲料成分的市场价格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生长育肥猪养殖效益的最大化,相关人员在优化饲料质量的同时,也应重视对饲料投入成本的合理控制。所以,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来看,可将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占比维持在20%左右,从而在降低生猪腹泻率与死亡率,增强生猪健康水平的同时,避免饲料成本的过多投入,以便取得最佳的经济收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