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导向下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策略研究

2020-12-31 03: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性教学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 康定 626001)

1、我国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基本现状

1.1、田径课程教学开设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田径课程,但是仍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田径专项课程,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对田径运动缺乏足够的兴趣,基本上都不愿意选修田径课程,导致田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二是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也难以顺利开展田径课程;三是由于田径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乏味,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积极性,再加上担心发生安全事故,因而也不愿意上田径课程。

1.2、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根据对相关调查资料的研究发现,如今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将一些田径测试项目穿插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中,也有一些学校开设了其他体育测试项目,如攀岩、跳高、竞走、户外走等项目,这与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对大学生体质测试内容的要求相符合。

另外,也有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大多数学生对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所规定的体质测试项目兴趣度不够高,尤其是长跑运动、立定跳远和短跑运动,而这几项运动是高校田径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大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喜爱程度和参与度都严重不足,多数大学生反而是对一些具有健身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项目更感兴趣,如健身走、攀岩等。

1.3、田径课程教学方法

在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向学生展示田径运动技术,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却很少引入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长期使用这种传统古板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田径内涵与动作要领的深刻领悟与掌握,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沿用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

2、趣味性导向下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策略分析

2.1、更新教学目标,丰富田径教学内容与形式

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田径运动中的走、跑、跳与投等内容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各项生理机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坚韧顽强、积极乐观等体育精神的形成,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我国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于使学生真正的热爱田径课程,并充分认识到田径运动对于促进自身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动机与欲望,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现代高校田径课程需要转变以往一味注重技术训练的教学目标,树立“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田径运动的习惯,使学生熟练掌握田径运动技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目标。另外,还应该积极拓展田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适当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与实用性的内容,如传统文化、社会热门游戏等,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以有效增强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效果。

2.2、坚持培养兴趣和提高技能同步进行

兴趣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非常强大的动力,因此,要想大学生在田径课程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激发他们对田径课程的兴趣,只有使其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在兴趣的牵引作用下,自觉主动地学习田径课程理论知识、练习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也才有利于其快速熟练地掌握田径运动技术的动作要领,并将田径课程知识与技术动作内化成自我的知识与技能,最终实现学生兴趣培养与技能提升的同步进行。具体的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健康理论知识的了解,使其充分认识到田径运动在强健身心方面的效果,同时高校还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明确田径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对田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延伸,可以将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巧妙地融入到田径教学内容中,一方面丰富学生田径运动知识、提升田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加强对田径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更多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以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淡化田径课程的竞技性,突出体现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与娱乐性,以增加田径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与热情。另外,在田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播放田径运动比赛视频或者田径运动明星的比赛过程,以向学生展示田径运动的魅力,从而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田径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中。

2.3、结合时代特征改革、丰富田径课程内容

在传统田径教学内容中,技术训练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不相符合。如今我国大学生对田径课程教学内容普遍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他们对田径教学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仍然十分狭隘,认为田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立定跳远、800米赛跑等项目,却不知道田径课程教学的内容远不止于此,没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田径课程丰富的内涵。通过对高校田径教学多年发展实践的分析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严重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田径课程产生厌倦、排斥与逃避等消极心理。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在“健康第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田径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深入挖掘田径课程中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该以走、跑、跳、投四个方面来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例如,在走的教学中,可以融入后退走、踮脚走、高跷走、走履带等多样化教学内容;在跑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减少耐力跑的训练比重,适当增加追逐跑、跨栏跑、射箭跑、负重接力跑等内容。在跳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花样跳绳、撑杆跳高、撑杆跳远等内容。在投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距离垒球投准、实心球抛投准游戏等富有趣味性的项目。将多样化的新颖有趣的游戏项目引入到田径教学内容中,能够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够愉悦身心,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田径运动技术的动作要领,进而顺利实现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目标。

2.4、合理设置评价标准,淡化技术测评

在当前高校田径课程评价体系中,主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其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通过短跑、中长跑与立定跳远等项目进行测试。这些测评内容都是能够通过相应的成绩来进行量化的,这就对学生的身心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从而导致那些身体素质较差、接受能力较低、对田径运动兴趣不足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厌恶与逃避等心理。传统的评价模式只是以可测量的内容为主,却忽视了无法测量的内容,一味地通过高度、远度与速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具有较强竞技性的测评方法难以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因此,高校在对学生的田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且还应该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性,除了需要对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等进行评价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浓度、进步幅度、出勤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另外,还应该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可以通过随机测评、期中测评、期末测评、参与度测评、身体机能测评以及锻炼时间测评等方式来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体育课程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锻炼习惯,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体育运动技术训练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但是技术水平的高低一般不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主要是兴趣、动机、认知与态度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因此,在高校田径课程评价过程中,应该淡化对技术的测评,以学生的兴趣浓度、情感态度、参与程度以及运动习惯等作为田径课程的主要评价标准。

2.5、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知识素养

作为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自觉提升自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其次,高校体育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科学锻炼方法,以便于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与指导的情况下,也能独自参加体育锻炼,并且愿意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进而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再次,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增强身心素质的作用与原理,并且能够及时处理体育锻炼中的一些紧急情况。最后,体育教师还应该加大对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提升,要能够合理规划趣味性田径课程内容,深刻全面地了解体育理论知识、保健学、营养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损伤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丰富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性教学内容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