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红
【摘 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做好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指导策略应用,能够为提高课堂作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带来助力和支持。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以生活环境为引导,激发写作兴趣”“以生活观察为方式,锻炼写作能力”“以生活体验为策略,培养写作能力”三个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指导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作文是语文学习环节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当学生具备良好的作文能力时,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一定非常优秀,因此做好作文指导在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从小学语文作文知识体系来看,其更注重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描写,这要求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到生活中去进行作文知识的探究,并尝试用写作的方式对生活片段进行记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负责人,要想收到理想的作文指导效果,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地完成生活体验,以确保他们能够将其体现在写作方面,由此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育目标。
一、以生活环境为引导,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就必须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认知兴趣的基础上,借助对生活中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写作。例如,在进行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一课的导入时,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我就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探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获得情感方面的引导,产生高昂、亢奋的状态。然后,我又给他们讲了讲“我的探险故事”,让他们获得探险欲望的进一步提升。之后,我与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否参与过探险,有什么收获。有过探险经历的学生神采飞扬地讲述,没有探险经历的学生听得入神,并表现出了强烈的主观意愿。最后,我引出课堂教学内容,让他们根据自主意愿进行探险元素的选择,并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探险之旅,学生很快进入了写作状态,以生活环境为引导的教学策略由此得以落实。
在此次教学引导时,我在应用生活环境、素材的同时,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情感导入,这可以让学生的状态逐渐升温,并产生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写作动力由此激发。所以,在进行生活化情境构建和写作引导时,教师一定要保证内容的丰富化和层次性,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调动。
二、以生活观察为方式,锻炼写作能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想要真正让学生能够以写作的方式去记录和描述生活,就必须让他们真正地进入到生活中进行观察和感受,由此来触动他们的内心感受,让作文能够融入真情实感,实现真听、真看、真感受。
考虑到小学生有限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尽量选择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生活情境,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我还会发挥自己的课堂引导作用,将一些学生无法观察和体会到的内容呈现给他们,由此带给他们更好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写作素材,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进行习作“介绍一种事物”一课的教学时,我就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铅笔”“苹果”“变形金刚”三种物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进行写作,具体字数不做要求,但要尽量保证介绍的全面性。学生在面对三种物品时,男生多选择“变形金刚”,女生多选择“铅笔”和“苹果”,这在我意料之中。为了让他们的作文质量更高,我虽让他们在课堂上就完成写作,但还要求他们回家后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来对作文内容予以补充,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进入生活中去观察、了解和感受,由此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描写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水平进步提供助力。
三、以生活体验为策略,培养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我会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活动作为素材,让他们通过生活体验来进行写作训练,由此来完成对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例如:在进行习作“多彩的活动”一课的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回忆他们参加学校运动会、朗诵比赛等活动的过程,并以此为素材进行写作。在此基础上,我还专门将学生带到操场上,与他们一起进行了游戏,并让他们以游戏体验为基础进行写作,由此做到借助最真实的生活来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实现以生活为基础的作文指导目标。
综上所述,做好以生活为基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必须在掌握学生认知兴趣、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入生活探究环境当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景、趣事,并能够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由此来完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让他们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去看世界,也学会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真正意义上达成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戴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62-63.
[2]朱晓美,殷明星.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梯度作文教学实践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9(0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