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仕芳
优化小学作文教学,这会让作文训练的多元目标更好地达成,学生对于习作课堂有更浓厚的参与兴趣与热情,整体的学习收获也会更加丰富。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对于作文课堂的参与兴趣与热情,能够达到良好的综合训练效果,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作文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的锻炼与提升。
一、从生活中积累找寻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练习中面临的最大的阻碍就是语言上的匮乏。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认知能力都较为有限,很多时候学生即使有想要表达的内容,却无法找到准确的语言进行呈现。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學训练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关。这些都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好的写作素材与资源,能够逐渐建立学生的作文思维,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作文能力会很有帮助。
比如在教学“我的植物朋友”这个作文训练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搜集作文素材。学生在生活中会看到各种植物,无论是美丽的花卉还是各种挺拔的树木,这些在生活中都十分普遍,也很容易被学生忽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基于这个主题展开作文教学时可以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看到这些美好的存在。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呈现家里种植的各种盆景和盆栽,拓宽学生的思路。有了这种良好的铺垫后,学生会快速进入到作文主题中,并且会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流畅,作文时做到表意清晰。这才是良好的写作教学开端,能够不断夯实学生的语言根基,让学生在作文训练时有更好的综合表现。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和找寻写作素材与资源,并且让大家多做生活化的练笔。这样做,首先能够让学生对于写作过程更加熟练,作文的一些要求学生会很好地达成,大家也能够逐渐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其次,教师要多建立和学生间的沟通交互渠道,在交流的过程中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建立学生对于生活的兴趣和好奇,让学生懂得更好地留意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和事。
二、培养学生的故事续写能力
小学作文练习中,学生最常碰到的写作体裁就是记叙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训练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记叙文的写作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具备更好的实践性。如果让学生独立完成文本的写作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先降低要求,从相对简单的训练出发。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个优质的故事进行仿写,学习范文的文本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优点,丰富自己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积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故事续写的练习,尤其是在碰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内容后,让学生展开故事的续写,学生会发挥各种生动有趣的联想和想象,在故事续写上也会有很好的表达,这才是作文教学要达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展开“续写故事”这个主题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大屏幕中首先出现的是一张图片,图片上是车水马龙的街景,十字路口处坐落着一个“红绿灯”,图片上有一段话:马路上车来车往,红绿灯忙碌地工作,告诉人们红灯要停、绿灯行,黄灯站住等一等……教师先让学生们仔细阅读,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中“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进入这个具备一定趣味性,同时又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故事情境中。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这个开头做故事的续写,将后面的故事进行延伸。这样的训练方式让写作练习更加轻松灵活,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发挥空间。这会让学生对于写作训练的参与热情更高,学生也会在过程中获得作文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三、激发学生思维创作的灵感
随着写作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师在作文训练中不仅要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大幅提升,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也十分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仅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在作文训练中充分融入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激发锻炼,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维创作灵感,推动学生在作文练习中有更多开放有趣的表达。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学生自己也会在这样的训练中体会到乐趣,大家会更喜爱作文课堂,对于作文训练过程也会更加积极投入。
比如在教学“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相关课件,比如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梦幻的图片,并将其制作成一小段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将小视频播放给学生,大家被眼前美轮美奂的图片所吸引。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们根据这些图片,编创一部短篇“童话故事”。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创意,梳理自己的思维,然后将自己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这样的作文训练方式轻松有趣,并且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是作文课堂上很值得采用的活动方式。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可以有很多具体的教学切入点,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写作训练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创设教学实施过程。同时,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多创设各种轻松有趣的练笔活动,还可以将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各种形态的实践活动进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