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尹德馨买了一只玄凤鹦鹉,这是她第一次养宠物。当一只小小的、毛还没有长出来的小鸟站在自己手心里的时候,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
9月,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的毕业创作开题了。一直还在为画什么故事迷茫的尹德馨和她的同学一样,经常去找老师们谈自己的创作想法:“我想画一个特别厉害的作品,像《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那样。”“我想画一个最特别的题材,谁也没想到过!”绘本创作工作室的老师们看着他们笑,耐心地启发说:“其实你们去创作自己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故事就行了。”于是尹德馨想到了她的小鸟,想到了她们在一块生活的点点滴滴,她决定就写她和小鸟之间那点“微不足道”的小故事。
结果,这本书就是用这个“微不足道”的故事,打动了我们优秀童书排行榜评委老师们的心,轻轻松松地进入了推荐榜单,成为一匹“黑马”。
描写母爱的图画书太多太多,为什么这本《就像妈妈一样》能脱颖而出?也许这就是图画书始终饱含的一种可能性——最具真情实感的图画书永远最打动人心,最有力量。
图画书描写的是一只小鹦鹉和一位小姑娘的生活。小姑娘突然成了“妈妈”:要给小鹦鹉喂奶,陪它玩耍,忍受它的淘气……这样一天天度过,小鹦鹉慢慢长大,女孩也习惯了有它的陪伴。有一天,已经长大的小鹦鹉展开了翅膀,想要尝试飞翔……
有一页,有4只不同成熟度的小鸟一字排开,尹德馨在这里画的是“小鹦鹉一下子就长大了”的感受。她说这确实是因为有一天清晨,她特别明显地感觉到小鹦鹉后背上的羽毛一夜之间变得丰满了。同时她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最爱说的那句话——一眨眼你就长大了。
在这本图画书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只小鹦鹉的自由自在,它可以随意地在主人的书桌上溜达,把画笔叼来叼去,把画纸撕掉一块……尹德馨说,这也是她自己成长的真实写照。从5岁起,尹德馨就特别爱画画,父母总是给她买来充足的纸和画笔,让她随便画。到初中时,她因为总在课上画画,很耽误成绩,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请她的父母到学校谈话,但是尹德馨的父母却没有因此阻止过她继续画画。
其实在评选时,评委们并不知道尹德馨自己的这些成长故事,但也许这正是人类情感的神奇之处,人们总能很敏锐地察觉哪些情感是虚假的,哪些情感是真切的。
尹德馨说她也亲眼见过一位母亲给自己不到3岁的女儿讲这个故事。小姑娘翻开书,让妈妈讲这个故事,妈妈讲完一遍之后,小姑娘要求“再讲一遍”,于是这位妈妈不厌其烦地给女儿讲了3遍。另一次,也是一位妈妈带着女儿看这本图画书,合上书后,她跟女儿说:“以后不管你想做什么,妈妈都不会阻拦你,妈妈在后面保护你。”
尹德馨还讲了一个自己看到过的故事——在一个绘本馆里,一个小女孩捧着自己攒的三四十个一元的硬币,向店员买其中的一本书。她说,当孩子自己特别喜欢一本圖画书,愿意为了它拿出所有积蓄的时候,那本图画书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好书!
外一篇:关于画画,聊几句
只要喜欢,就是最好的
从小就爱画画的尹德馨又是怎么看待孩子学画画这件事的呢?她说曾经在一次看展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绘画兴趣班的老师带着一群孩子们参观,之后让孩子们在现场画画,她说这个形式本身没什么不好,但是她发现老师在细致地要求孩子怎么画——先拿黑色的笔勾线,之后才能再拿彩色的笔上色,还要把每一部分画在该画的地方……尹德馨当时心里就在想:“为什么?!”从她自己画画的经历来看,她一直觉得画画最重要的是在表达,如果被限制了表达,那么画画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位出色的年轻画家坚决不承认自己有绘画的天赋,她说也不是受家庭影响才画画的,因为家里没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尹德馨回忆说,当她在初中因为画画很影响学习成绩的时候,她爸爸有一次很正式地问她是不是真的很想画画。在听到女儿肯定的答案后,这位爸爸开车把女儿带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大门外,告诉她,如果真的想画画,以后就考这个学校。“我就是喜欢,真心喜欢。”这是尹德馨对自己能走上美术专业之路的评价,也是对父母在让孩子在学画画这件事上最重要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