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变革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及制约因素分析

2020-12-30 07:06马成文张钰铃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成分分析法制约因素

马成文 张钰铃

摘 要:在科学构建效率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5—2018年效率变革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际测度,运用回归模型法分析效率变革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效率变革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不断提高的趋势;效率变革与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期均衡变动关系,效率变革是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并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同时,基于实证分析结论,分析进行效率变革所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效率变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主成分分析法;协整方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031-03

引言

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不仅是对曾经被经济高速增长所忽视的低效率部分进行改善,也是对资源配置、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化改善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虽然一直保持较高增速,但资本报酬递减、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能过剩、技术创新转化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依然存在。重视对包括生产效率、市场效率、协调效率在内的效率变革,现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分析效率变革促进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以及制约因素,对于完善“三大”变革政策、推动安徽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在科学构建效率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5—2018年效率变革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际测度,运用回归模型法定量分析效率变革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应,并据此分析进行效率变革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效率变革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分析

效率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为综合性概念,为分析效率变革对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必须首先科学构建其测评指标并选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测度出安徽省不同时期的效率变革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指标构建

效率变革就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过有效配置人力、资本、技术和政策等要素资源,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效率变革的水平可以从生产效率、市场效率、协调效率三方面进行衡量。依据统计评价指标设计原则,选取的效率变革水平具体测度指标(如表1所示)。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主要途径和物质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衡量标志在于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其具体测度指标(见表1)。

(二)样本选取

利用2005—2018年表1中安徽省各项指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各年《安徽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估算時以就业人数和以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的固定资本存量作为投入指标、地区GDP为产出指标;相关价值指标均以2 000为基期进行价格平减;为保证各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在实证测度分析以前需将表中的逆向指标数据取其倒数进行正向化处理。

(三)主成分分析

表1中的各项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效率变革或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要反映一定时期区域效率变革或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必须采用一定方法将其进行综合。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测度。按照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的效率变革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主成分函数分别为F1、F2,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6.48%、88.61%。

F1=0.275X1+0.389X2+0.382X3+0.368X4+0.344X5+0.276X6+0.387X7+0.384X8

F2=0.524Y1+0.541Y2+0.532Y3-0.387Y4

由于效率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分别仅提取一个主成分,因而主成分函数中的系数即为各个基础指标的权重。

从效率变革主成分函数来看,除X1、X2的系数小于0.3以外,其他指标变量的系数均在0.34以上,意味着2005—2018年能源资源效率、市场效率、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效率的提高对安徽效率变革整体水平提升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而全要素市场率、第三产业贡献率对安徽效率变革整体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因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加快安徽效率变革步伐的重要途径。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成分函数来看,Y1、Y2、Y3的权重均在0.5以上且十分相近,说明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水平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较显著和比较均衡;GDP增长率(Y4)的权重不仅绝对数值较小而且为负,表明近些年来GDP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对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采取各种措施扭转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而实现“稳增长”,是提高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

将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正向化、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代入上各主成分函数,可计算得到安徽省2005—2018年效率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成分综合得分(见表2)。下图反映了安徽省效率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的变动趋势。

从表2和上页图可知,就整体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省效率变革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并且表现出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64)。这意味着“十一五”以来,安徽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为主线,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相继出台了系列进行包括效率变革在内的“三大变革”政策举措,推动经济发展不断主要由投资驱动向全要素综合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

分阶段看,安徽效率变革水平的变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5—2010年为加速提高阶段,主成分综合得分由-3.692增加到-0.976,年均提高0.543分;2011—2014年为稳步提高阶段,主成分综合得分由0.614增加到1.628,年均提高0.338分;2015—2018年为快速提高阶段,主成分综合得分由2.144 增加到3.845,年均提高0.425分。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变动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2005—2011年为平稳变动阶段,主成分综合得分由-2.095增加到-1.087,年均增加0.168分,表明此阶段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忽视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效率缺失”问题,忽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2012—2018年为稳步提高阶段,主成分综合得分由0.136 增加到2.954,年均提高0.47分,表明2014年安徽经济高发展质量水平开始增速,并且与该阶段效率变革水平的增长趋势高度相近,意味着效率变革水平的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四)回归模型分析

分析效率变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可以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加以实现,并以效率变革水平作为解释变量(X),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被解释变量(Y)。为判断效率变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变动关系,需要首先借助ADF单位根检验法判别两变量序列的平稳性。现以SIC最小为准则,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效率变革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为非平稳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其均为平稳序列,即效率变革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进行两变量序列的协整关系检验。

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关于效率变革水平的估计方程为:

Yt=0.058+0.6273Xt AR(1)=0.56

(0.1873)(5.9843)(2.1348)

R2=0.9232  R-2=0.9092  F=66.097  D.W=1.9049

再利用EG(2)法对上述估计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计算的统计量值(-3.3179)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1.9709),表明残差序列平稳,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效率变革水平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变动关系。

现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判别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效率变革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经计算,在滞后期为2时,对于原假设“X不是Y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所计算的F统计量值对应的伴随概率为0.0378;而对于原假设“Y不是X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所计算的F统计量值对应的伴随概率为0.1614。可见,在5%显著性水平下,效率变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则不是效率变革的格兰杰原因。结合上估计方程可见,效率变革是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效率变革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增加0.6273个单位。

二、安徽效率变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由上实证分析可知,安徽省效率变革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应该看到,其提升的幅度较小,另外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是核心制约因素。根据核算结果可以发现,自2012年以来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呈先稳定后小幅度上升的变动趋势,到2018年核算值约为1.12,但仍低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全要素生产率代表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全要素生产率应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核心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低,制约了效率变革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在影响了效率变革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的发挥。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安徽省推进效率变革的最主要的任务。

第二,产能利用率不高是关键制约因素。根据安徽省资源能耗数据分析发现,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万元GDP电力消耗量以及万元GDP工业用水消耗量三項指标数值,虽然自2005年以来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但总体而言,降速较为缓慢,说明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扩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问题的仍然存在,在资源能耗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方面后劲不足。资源能源消耗不仅与经济发展质量息息相关,而且也影响着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产能利用率已成为安徽省突破效率变革瓶颈,弥补发展短板的关键所在。

第三,产业结构层次低是重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层次与产业综合效率以及经济整体效率呈正相关关系。2005年以来,安徽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但产业结构层次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偏低的状况依然没有显著改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安徽省效率变革水平的快速提高。2018年,安徽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9%,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08%,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35%,显著低于全国59.7%的平均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安徽省提高产业层次和效率变革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依靠效率变革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论,现提出以下依靠效率变革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率变革需要从人力资本、技术投资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提高效率变革的前提条件就是优化要素配置。要完善要素市场的多层次资本建设,保证资源要素自由、有效流动,推动要素市场健康成长;构建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机制和平台,发挥第三产业引领功能,强化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扩大科技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要使科技投入的规模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扩大,保证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优化科技创新支出结构,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加快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将有限的科技创新资金向新兴战略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部门倾斜。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努力为企业营造公平有序、法治透明的营商环境;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世锦.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J].中国发展观察,2017,(21):5-6.

[2]  闫坤,张鹏.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同并进[J].政策瞭望,2018,(8):49-53.

[3]  王竹君,任保平.中国高质量发展中效率变革的制约因素与路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9,(6):25-32.

[4]  李禹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变革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9.

[5]  魏峰,江永红.劳动力素质、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4):30-38.

[责任编辑 文 娇]

收稿日期:2020-08-07

基金项目: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20A0045)

作者简介:马成文(1963-),男,安徽亳州人,教授,从事宏观经济统计研究;张钰铃(1998-),女,安徽六安人,学生,从事经济统计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成分分析法制约因素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下大气力破难题、补短板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