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9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2020-12-30 00:47王健章承锋胡嘉
江西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副伤寒设区年龄组

王健,章承锋,胡嘉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昌 330029)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2017 年全球报告1430 万伤寒和副伤寒患者,约135900 人因伤寒副伤寒死亡。 在饮用水供应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仍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 由于有效防控措施的落实,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逐年下降,2015 和2016 年全国发病率保持在1.00/10 万以下[2]。 伤寒副伤寒病例在江西省11 个设区市均有报告。 1998-2007 年全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9007 例,年均发病率5.81/10 万[3]。 为了解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掌握流行规律,并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江西省2005-2019 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状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伤寒副伤寒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05年 1 月 1 日-2019 年 12 月 31 日江西省上报的数据。 删除重卡记录、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例,保留现住址为江西省的报告病例。 同时期江西省省级人口学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 各设区市不同年份人口数来源于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1.2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2010 建立数据库,用SAS 9.4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分析指标为发病率和构成比。年报告发病率的时间趋势分析采用扩增的Dickey–Fuller 检验,不同组间发病率或构成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江西省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 2005-2019 年江西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5890 例, 其中伤寒病例4687 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9.58%,副伤寒病例1203 例,占报告总病例的20.42%。 2005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 分别为1169例和2.73/10 万。 发病率呈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Tau=-4.01,P=0.0102)。2019 年发病人数和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60 例和0.34/10 万,年均发病率0.88/10 万, 死亡 4 例, 病死率为 0.068%, 分别为2006 年南昌市 1 例,2007 年吉安市 1 例,2012 年鹰潭市 1 例,2013 年南昌市 1 例。 见图 1。

2.2 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伤寒副伤寒病例报告。 其中,0-4 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为 702 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11.92%。 其次是40-44 岁组和35-39 岁组, 报告病例数分别为485 例和476 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8.23%和8.08%。 0-4 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1.47 /10 万。 其次60-64 和65-69岁组,报告发病率均为1.15/10 万。 85 岁以上组的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6 例和0.57/10万,各年龄组伤寒副伤寒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7,P<0.0001)。 2005 年,江西省各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较高。 从2006 年开始,各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逐年降低。 见表1。

图1 2005-2019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

2.3 性别分布 男性报告3440 例, 女性报告2450例,男女报告发病数比例为1.4:1。男性发病率为0.99/10 万,女性发病率为0.75/10 万,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32:1,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Fisher 精确概率法,P<0.0001)。男女性伤寒副伤寒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递减。 男性年报告病例数高于女性。2005-2010 年和2012 年, 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其余年份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2。

2.4 职业分布 报告病例以农民为主, 报告2626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44.58%。其次是学生和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分别为955 例和680 例,各占报告总病例数的16.21%和11.54%。

表1 2005-2019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年龄组分布

2.5 地区分布 各设区市均有伤寒副伤寒病例报告。 宜春市的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530 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5.98%。其次是赣州市和上饶市,报告病例数分别为872 例和807 例, 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4.80%和13.70%。 新余市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51/10 万。 其它报告发病率较高的设区市有宜春市、鹰潭市和景德镇市,其报告发病率分别为 1.91/10 万、1.83/10 万和 1.19/10 万,各设区市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57.58,P<0.0001)。2005 年开始,随时间推移,各设区市报告病例数呈下降趋势。 见表3。

表2 2005-2019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的性别分布

表3 2005-2019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地区分布

2.6 季节分布 每月均有伤寒副伤寒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趋势。 12 月到第二年3 月报告病例数较少,5 月到 11 月报告病例数较多,6 月到 9 月为发病高峰, 共2767 例, 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6.98%。 见图 2。

图2 2005-2019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不同月份发病数

2.7 发病率预测 通过excel 拟合曲线, 发现幂函数曲线的分布特征与江西省2005-2019 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趋势较为接近, 其方程式为Y=2.6719*X-0.675,决定系数R2=0.9502,拟合效果较好。根据拟合方程, 预测2020-2024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约为0.41/10 万-0.35/10 万。 见图3。

3 讨论

江西省属于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 有些地区卫生环境较差, 容易造成伤寒副伤寒的爆发和流行[3]。 因此,在全省范围内长期开展伤寒副伤寒监测工作,对于及时掌控疾病流行强度和范围,适时调整全省防控策略和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图3 2005-2019 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拟合曲线

2005-2019 年江西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5890 例,年均发病率0.88/10 万,低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2]。 全省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全国流行特征相同[2]。与2004 年[3]相比,全省报告发病率下降了78.69%。 2006 年,江西省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 以改水改厕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积极开展城乡健康教育[5],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全省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水平。

男性和女性普遍易感, 男性发病数和发病率高于女性。 0-4 岁组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较高,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9],可能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到病原体侵犯。 35-39 岁和40-44 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较多,与青壮年社会生产活动较多,有更多机会在外就餐,容易食用受污染食物而导致感染。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易受各类病原体的侵袭, 导致60-64 岁和65-69 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

农民、 学生和散居儿童是报告病例的主要人群, 这三类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2.3%。 2019年,江西省乡村人口数为1986.8 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2.6%,农民外出从业人员908.6 万人[10]。农业人口在江西省人口中占较大比例, 大批外出打工的农民必然会留下大量的散居儿童。 学校一直是青少年集中学习生活的地方,人口密度大,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播散。此外,江西省每年5 月到10月为夏秋季,天气炎热。 如操作不当,食物和饮用水容易被病原菌污染, 造成伤寒副伤寒等消化道疾病的传播。

尽管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新余、宜春和鹰潭三地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长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全省因为饮用水污染[11]、聚餐[12],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带菌污染食物[13]而导致的小范围伤寒疫情时有发生。

本课题组建议在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常规监测工作中要重点关注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要做好针对婴幼儿和老年人的伤寒副伤寒诊断、 治疗工作。 在密集型产业区、 农业主产区和交通枢纽城市,制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疫情。 在流行季节开始前和流行季节中加强对餐饮服务类行业、 饮用水生产加工行业的督查指导, 及早发现和排查可能存在的传染源。此外,各地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14],与卫生监督、 法律监察等部门协作, 加强饮用水消毒,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工作,预防疫情的再次发生。

猜你喜欢
副伤寒设区年龄组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地方立法民主性的空间、内涵与路径——以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切入点
撤县设区后新建区“村改居”策略研究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温州等5个设区的市开始行使立法权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mpN基因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
云南省2005-2012年9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病原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