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郭建昌,李宇
(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赣州 3428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 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均可诱发该病, 患者临床症状与出血量、出血速度有直接关系,因起病急、发展快,大多患者在出血后伴有血压、心率不稳定现象,故及时止血十分重要。 内镜下注射止血术是目前止血效率较高的治疗方式,不仅止血快,且操做简单、安全性较高,但有研究认为,仅通过手术止血可能存在二次出血现象, 术后应配合药物治疗保障疗效[1]。 凝血酶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用于多种出血性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 但凝血酶用于内镜下注射止血术后的相关研究较少[2]。 因此,本研究探讨内镜下注射止血术联合口服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双盲法将本院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1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 70 例。 观察组中男 32 例,女 38 例;年龄 29-70岁,平均(59.58±4.22)岁;病因:胃溃疡 32 例,胃食管肿瘤14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4 例。 对照组中男27 例,女 43 例;年龄 29-70 岁,平均(58.62±4.19)岁;病因:胃溃疡34 例,胃食管肿瘤16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0 例。 纳入标准: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3];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入组前未服用过止血药物。 排除标准:合并消化道梗阻;合并腹腔积血;出血性休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对凝血酶过敏。 两组年龄、性别相比(P>0.05),具有可对比性。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基础治疗,包括血压维持、稳定心率、止血等。
1.2.1 对照组 行内镜下注射止血术: 术前经胃镜(型号:GVE-2600,上海成运内窥镜设备有限公司)观察,明确出血部位,确认有无活动性出血。选择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六合堂生物科技项城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20180302/20190406, 规格 1ml:1mg),于距离出血点1-2mm 处分点注射,直至周围黏膜肿胀发白并停止出血,每点注射1.5ml,总剂量不超过10ml。 完成止血后内镜观察10min,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撤出内镜,术后给予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连续禁食24h。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凝血酶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411/2019 0516,规格:1000IU/20ml/瓶)100IU/kg,与 10ml 生理盐水混合口服,1 次/8h,连续服用3d。
1.4 观察指标 ⑴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3d 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 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心率、血压基本稳定,无出血复发;有效:患者症状有所好转,心率、血压明显恢复,病灶偶见轻微出血;无效:患者心率、血压未稳定,可见活动性出血。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⑵凝血指标:治疗前、治疗3d 后,抽取患者3ml 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型号:Coatron,美创医疗仪器生产贸易有限公司)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 ⑶并发症:术后连续观察7d,观察两组并发生发生情况,如二次出血、腹腔感染、贫血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以%和n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以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凝血指标对比 治疗3d 后,两组TT、PT、APTT 较治疗前缩短,观察组 TT、PT、APTT 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凝血指标对比(,s)
表 2 两组凝血指标对比(,s)
注:较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38.26±2.11 38.92±2.12 1.846 0.067 32.29±1.78a 35.75±1.65a 11.927<0.001时间 组别 TT PT APTT治疗前 观察组(n=70)对照组(n=70)t P治疗后 观察组(n=70)对照组(n=70)t P 19.18±1.18a 19.38±1.04a 1.064 0.289 15.22±0.95a 17.28±0.94a 12.896<0.001 17.11±1.18 17.08±1.14 0.153 0.879 12.26±0.46a 14.31±0.62a 2.217<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发生的出血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出血后患者可见呕血、黑便等症状,还可伴有贫血、发热或氮质血症,病死率达25%-30%, 故及时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上消化道出血因起病急、发展迅速,临床大多采用手术治疗以及时控制出血。 内镜作为消化科常用的诊断技术,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 经内镜观察可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并协助医师行介入止血治疗,操作简单、止血效率高,术后患者恢复较快[4,5]。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可促进血管快速收缩, 促进血小板聚集,起到止血作用,且内镜下注射药物可使周围组织肿胀,进而压迫出血部位血管,起到止血作用[6,7]。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虽起效快,但持续时间短,术后可能存在二次出血而引发腹腔感染, 且出血过多还可能引起贫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提示内镜下注射止血术后联合凝血酶治疗不仅可提高疗效, 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凝血酶属于血小板活化诱导剂,可提高机体凝血因子活性,刺激血小板聚集,进而起到止血作用[9]。 凝血酶中含有凝血激酶,不仅可提高血小板因子Ⅲ、Ⅴ的活性,还可作用于纤维蛋白原, 促进其转化为纤维蛋白, 进而加快血液凝固,发挥止血作用[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TT、PT、APTT 短于对照组, 可见内镜下注射止血术后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缩短患者凝血时间。 此外,凝血酶用药后可快速发挥止血作用,缩短止血时间,持续用药可维持凝血、止血的双重作用, 故用于内镜下注射止血术后有助于预防再出血发生, 因凝血酶需在胃液pH 值>6 时才可发挥作用, 故配合术后常规的抑酸剂治疗可加强凝血酶的药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2,13]。
综上所述, 内镜下注射止血术后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缩短凝血时间, 止血效果较好,并且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