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医学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2020-12-30 07:3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抗病毒艾滋病用药

王 巍

(抚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科,辽宁 抚顺 113006)

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引发原因在于感染艾滋病病毒,严重影响我国的公共卫生健康安全。国内外常用的治疗方法便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艾滋病发病死亡风险、阻碍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要求患者长期规律用药,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长期医学随访,但是因艾滋病具有极为特殊的传播途径,所用药物也具备较大的不良反应,加上长时间用药等原因,导致随访期间出现各种护理问题,一旦不及时加以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病毒载量升高,产生病毒耐药性[1]。本试验尝试对本疾病控制中心与传染病院合作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共同收集到的100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医学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据此讨论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今后艾滋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患者均是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疾病控制中心与传染病院合作共同收集的100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包括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为(45.73±4.12)岁,参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间<3个月34例、3~6个月30例、>6个月36例。全部患者均明确知晓此项试验,且患者本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于本组患者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前夕,详细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实际病情状况、就医经过、对自身病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心理素质等,叮嘱患者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5 d后首次复诊,以后每月1次,艾滋病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可每3个月复诊一次。每次复诊期间,需要详细掌握患者的心理素质、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按时按量服药、治疗依从性、有无合并症、异地就医、对自身病情和治疗进展的认知程度等,并做好记录。如果患者无法按时复诊,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了解相关信息,并叮嘱其按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本组患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同时间段常见护理问题。

2 结果

本组患者参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常见护理问题包括不良心理、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不良反应不愿用药、担忧夫妻生活、担心影响生育、担心传染家人、治疗信心差;患者参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3~6个月和治疗>6个月常见护理问题与参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常见护理问题不同。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同时间段常见护理问题分析

3 讨论

由于大多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文化水平较低,并不完全了解艾滋病及其相关防治知识,甚至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艾滋病不可防治,也有不少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听从不科学的说教,加上社会大众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不良态度,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心理,如焦虑、抑郁、恐惧、担忧等,甚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心理[2]。另外,不少患者在首次就诊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期间并未接受健康教育宣传,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及时改变护理工作方式方法,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同时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负面心理,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接受现实,以乐观态度配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正确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一般情况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治疗初期缺乏治疗信心,尤其容易出现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前3个月内。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较多,如误信社会不良传言、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病情发展严重、治疗时间长、怀疑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言论等。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组织病友交谈会,让病情控制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重拾患者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稳定病情,确保患者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3]。

多数艾滋病患者担心传染家人,担忧夫妻生活问题,分析其原因在于不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另外,本研究发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仍有不少患者担心今后生育问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患者长期用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病痛折磨导致自身性欲冷淡,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患者身体明显恢复,性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但是仍有不少患者存在危险性行为如性交过程中避孕套破裂、无套性交等现象,严重危及患者性伴或配偶的健康状况[4]。护理人员需要对此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讲解性生活方面的防护知识,给予正确教育、解释,并分发相关健康防治手册,尽可能帮助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即使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前已实施健康教育,但是仍有不少患者因惧怕药物不良反应不愿按时按量服药。尤其是对于采用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来说,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极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水平低、以往无重病等,不少患者仍会处于恐慌状态,加上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导致其不按时按量用药。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门诊随访力度,开通24 h咨询服务窗口,并将咨询电话告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便于患者及时咨询,对症处理[5]。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因其对治疗无信心、药物不良反应致治疗中断、担心今后生育、不坚持长期规范用药、无法按时复诊等原因导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差。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门诊随访力度,事先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格特征、经济状况、学历水平、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据此制订个性化医学随访举措,护理人员应向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讲解自行停药的危害性,多次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鼓励患者坚持长期规范用药治疗,并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让患者充分做好心理准备,避免过度担忧;护理人员应及时处理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毒耐药性,提升患者生存质量[6-7]。

由于不少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是农民,迫于生活压力,常常需要外出打工,特别是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更容易出现此类现象,然而不少地区医院并不愿接诊异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常常出现拒诊现象[8]。另外,这类患者需要频繁更换打工地点,转介难度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无法按时复诊。基于此,护理人员需要提前了解患者的工作状况,告知患者在离开本地时应先到当地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和当地的疾病控制中心办理转介手续,避免无法复诊现象[9]。

对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或传染病医院来讲,肿瘤、心脑血管、外科等疾病的诊疗水平相对综合性医院较为薄弱,所以常常拒绝收治艾滋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严重影响艾滋病抗病毒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的综合诊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可通过艾滋病防护培训来加强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同时建议医院管理层加强医院感染管控工作[10]。

不少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因失访导致治疗中断,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门诊随访力度,详细填写相关档案和随访记录表,加强与患者之前的联系,尽可能降低失访率。

综上所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医学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较多,如心理问题、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合并其他疾病、就医难、患者失访等,可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此类问题的发生风险,提高了患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抗病毒艾滋病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 世界艾滋病日》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