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

2020-12-30 07:37董艳华崔秀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氯吡阿托格雷

董艳华 崔秀珍

(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内科,山东 济南 250022)

由临床研究可知,脑梗死疾病患者主要是由于脑供血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等原因,使得供血部位坏死,继而引起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症状[1]。目前医院收治患者后以快速降低颅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为主,并注重依据患者症状表现对症治疗,确保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但效果有限,尤其无法充分促进神经功能改善[2]。为确保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在基础治疗外配合其他治疗方案,其中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作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促使其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3]。为此,本次研究对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CTA、MRA或DSA检查确诊,满足《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相关标准等条件[4]。研究资料共86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0例;年龄为52~78岁,平均年龄为(64.37±3.42)岁;梗死部位:脑叶17例,基底节14例,丘脑12例。观察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17例;年龄为50~76岁,平均年龄为(64.05±3.44)岁;梗死部位:脑叶18例,基底节12例,丘脑13例。排除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相关药物过敏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等。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尽快诊断及治疗,常规基础治疗方法包含抗脱水、抗血小板凝集、营养脑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诊治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与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联合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每日1次,每次40 mg,于睡前口服,氯吡格雷每日1次,每次75 mg,早上口服,均连续用药15 d。

1.3 观察指标 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等血脂水平变化。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痊愈为症状基本消失,肌力改善至4~5级,NIHSS评分降低91%以上;显效为症状明显改善,肌力改善至3级,NIHSS评分降低46%~91%;有效为症状改善,肌力改善至2~3级,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为症状、肌力改善不明显,NIHSS评分降低不足18%。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包含消化道症状、踝部水肿、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详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变化分析 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偏高,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CRP变化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偏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低,而CRP水平偏高,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升,且CRP水平恢复正常,且与对照组比较改善优势明显,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9.07%,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1 两组血脂水平变化分析(mmol/L,)

表1 两组血脂水平变化分析(mmol/L,)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CRP变化分析()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CRP变化分析()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梗死疾病发生率较高,尤其在高血压、冠心病等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此对其的有效治疗方案研究成为临床关注重点[5]。脑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适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吐字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如今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确保缓解不良症状,改善血压、血脂、神经功能缺损等,以稳定病情,但难以作为促进患者快速有效恢复的措施,效果有限[7]。而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则需增加其他治疗药物,如氯吡格雷可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即该药物能够抑制二磷酸腺苷、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发挥抗凝血栓功效,并可控制非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利于控制病情,而不会影响二磷酸腺苷,从而保证治疗安全性,利于确保患者阻塞血管再通,促进脑功能恢复,获得良好疗效[8]。他汀类在脑梗死治疗中也具有明显功效,可起到控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控制炎性因子,稳定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其中阿托伐他汀钙片属于常见他汀类药物,其可有效降低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转化成甲羟戊酸,起到控制胆固醇和脂蛋白降低作用,且起效快,尤其可稳定斑块,预防疾病复发[9]。在治疗期间需重视对机体CRP的监测,其作为急性炎性标志物,可作为评估疾病发展程度的有效依据,一般认为CRP水平越高,危害性越大[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增加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可进一步控制机体血脂水平,利于改善血管阻塞,保证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升,CRP水平恢复正常,且与对照组比较改善优势明显,P<0.05。这表明,增加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对改善机体神经功能效果有效,能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尤其可控制CRP水平降低,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9.07%,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增加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症状、肌力等均得以改善,治疗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方案可促使患者机体症状、肌力状态及生活能力等得以进一步改善,尤其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氯吡阿托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