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继东,滕 伟
(吉林省德惠市五台乡畜牧兽医站,吉林 德惠 130325)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热性传染病,在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典型和严重,患羊最具典型病理特征是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形成特异的痘疹。本病传播速度快,感染面广,且有较高死亡率,经常引起羊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对羔羊的危害相比成羊较为严重,对妊娠母羊可造成大批流产甚至丧失生产性能,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可缓解病情,可定期接种羊痘疫苗进行积极预防。
绵羊痘发生于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和北非国家,流行时间长且范围广。近些年欧洲一些国家采取强制净化手段,本病已经消灭,但在欧洲的东南部则尚有地方性流行,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吉林省等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引起绵羊出现痘病的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病毒粒子相较于其他动物痘病毒略显稍小且细长,性状基本相同。病毒粒子具有囊膜,能在易感动物的上皮组织和睾丸内进行培养繁殖,也可在发育的鸡胚绒毛尿囊膜、鸡胚细胞、猪肾细胞、兔肾细胞中繁殖。痘病毒繁殖时,可在受感染的细胞浆内形成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大小约5~10 μm,包涵体内有许多小颗粒,即原体小体,也就是病毒抗原。
痘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强,55 ℃20 min或37 ℃24 h均可使病毒灭活。对寒冷及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个月,常用消毒剂如0.5%福尔马林、0.01%碘溶液等可在数分钟内使其灭活。因绵羊痘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传播非常迅速,所以自然状态下,羊群中有一只发病,很快即能在全群其他羊只身上发现同样病灶,如不采取及时隔离治疗,死亡率较高,特别是羔羊和老弱孕产母羊。所有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均易感染,但从易感性和病发程度上分析,细毛羊较粗毛羊易感,病情严重;羔羊较成年羊体质偏弱,羊群中一旦流行痘病,羔羊首先出现病症,而且病情较重,总体上看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因此导致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存在较大差异,如成年羊的病死率为20%~50%,羔羊的病死率可高达80%~100%。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绵羊痘病毒具有专属性,常态下只感染绵羊,而山羊和其他动物均不患病。
从临床检疫中发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初冬至翌年春末较为多见。一些环境因素如气候寒冷多变、营养单一或不佳、饲养管理不良或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绵羊,病愈绵羊长期游走带毒散毒,往往是绵羊痘疫情反复的元凶。感染渠道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损伤的皮肤和黏膜。绵羊场内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以及垫料、人员、车辆甚至体内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患有痘病的绵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不退,结膜潮红,流鼻液,呼吸增速,1~4 d皮肤及身体少毛处出现丘疹,随着病情发展患处逐渐变为水疱,进而发炎形成脓疱,脓疱干结成痂,脱落后痊愈。临床检疫主要观察鼻、眼结膜是否有卡他性炎症,鼻镜、眼皮、股内侧、下腹部等被毛稀少处是否出现有规律的病变,即红斑、丘疹、水泡、浓疱、结痂。如果绵羊群体表有虱寄生,痘疹多见于腹下;经常被蚊蝇侵扰的羊群,痘疹多见于其背部。
除病变部皮肤溃烂和坏死,形成相当深的溃疡,有恶臭,常称之为臭痘。除上述皮肤变化外,通常还可见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但由于黏膜上皮薄,痘疱形成后易于破裂,形成溃疡。在食道、瘤胃、口腔、鼻、肛门、阴唇等黏膜的痘疹,分期不明显,多形成小烂斑和溃疡。有的病例在前胃和第四胃黏膜上,或见有结节,伴有糜烂或溃疡。在气管黏膜、肺及其他实质器官如心、肾的包膜下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结节。此外还可见到肝脏脂肪变性、心肌变性、全身淋巴结急性肿胀等变化。
本病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不难确诊。对非典型病例,可采取丘疹组织涂片、染色、镜检,通过查验原生小体或包涵体进行确诊。
发病后的处置:发现病羊立即隔离,确诊后封锁疫区,严格消毒,对症积极治疗。受威胁的其他羊群紧急接种免疫血清,成年羊皮下注射10~20 mL·只-1,羔羊或小羊5~10 m·只-1,为巩固病情可以考虑重复注射1 次。不具备此条件的绵羊养殖场可以紧急接种羊痘弱毒冻干苗(青海),皮内注射0.5 mL·只-1,并安排专人护理、昼夜观察,如有发病绵羊立即隔离处置。病情轻微绵羊病变处可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冲洗后口腔、眼周、唇、鼻等患处涂碘甘油,四肢可涂紫药水或消炎膏,利于其快速康复。重症配合肌内注射蹄痘瘟毒治(成都新方圆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每只0.05~0.1 mL,1次·d-1,连用2~3 d。如有合并感染,可联合注射抗菌素、维生素C等,疗效更佳。
预防措施:康复后的羊群首先应加强营养,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使其早日恢复体能。因其患病期间采食困难,生长速度受到影响,所以康复后要适当补饲,特别是羔羊和母羊更要特殊照顾。在绵羊痘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预防接种,防止再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