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 新乡 453514)
健美操运动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地区。由于其风格独特,节奏韵律明显而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街舞运动与之相比较而言有着相似之处。在发展之初、影响群体、动作特点、表现风格等方面有着重合部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发展向前的同时,新课程内容的相互融合与借鉴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健美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高校女生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体现出了其它项目望其项背的现象。尤其是在新时代健美操比赛与街舞比赛在校园内、校园外形成独特竞赛项目的今天,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年龄段设置的多种形式的比赛更是将健美操和街舞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不同群体所喜爱的,具有广泛参与者所接受的,将舞蹈、音乐、健身、娱乐融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可以分为竞技健美操和大众健美操。健美操的特点是融合了众多舞蹈种类,将上肢、下肢、头部、足踩动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氧运动。其中对于年龄层次要求较低,适合不同群体参与不同强度,结合音乐创编而成具有节奏鲜明的特点。此外健美操还包括器械健美操,利用专门的器械进行练习。街舞同样起源与美国,属于街头文化与音乐风格相结合而产生的不同种类舞蹈的总称。由于其具有教学的表演性,音乐节奏感更为明显,高校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更适合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集体与个人技巧融合的舞蹈动作。
健美操在发展过程中将徒手体操动作和舞蹈动作相结合,增加了身体关节的活动性,尤其是腰部、胯部、膝关节等部位的动作从而体现出的丰富的动感性特点。通过健美操的习练可以促进其身体匀称、发展柔韧与协调,进而实现对健康的追求。街舞相比较健美操而言,动作更为灵活,头部、颈部、肩部、躯干等周身关节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体现出波浪、环绕、旋转等难度不同的动作,在突出关节活动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单个动作的独立性,体现出不同的难美特点。尽管二者在技术动作和风格特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校学生对其的喜爱和参与是关键要素。符合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满足学生对街舞运动和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情绪调节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于同一学科内部不同形式的知识经过不断细化而形成新的学习内容成为学科教育发展的特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体育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数年呈现出下降趋势。国家和学校以及家长开始反思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等等陈旧课题已经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其中俱乐部、运动队、社团活动等等为主体的体育健身活动内容逐步兴起。但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似乎在寻求创新的基础上出现了削足适履的情况,诸如部分学校开设了定向越野、爬树、滑草等根据区域特点而开设的课程。部分高校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未达到开设条件的基础上强行开设新课程,结果却适得其反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健美操和街舞作为高校青年项目的集中体现,场地受限程度低、健美操教师通过学习可以满足教学等方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得到推广。
随着大众体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社会文明的进步等等,体育项目参与的要求也不断更新。健美操和街舞是年轻人的项目,为喜爱音乐和舞蹈的高校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实现爱好发展爱好的领域。但是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其教学内容却没有得到更新,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了排他情绪。而街舞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活力四射、凸显灵活与展现自我的特点,高校单独开设街舞课程相对困难,尤其是教师自身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如果在健美操教学中根据条件融入街舞部分动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健美操课程的参与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健美操与街舞动作多变、充满活力,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多种难度,可繁可简。结合高亢、韵律感强的音乐能够满足学生运动需要。不断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同样是学校体育的目标。高校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在课程改革的大旗下,盲目学习和借鉴不适合自身条件的教学内容,难免出现不应有的结果。由于高校对于学生课程教学相对紧凑,学生自由安排时间相对充足,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安排俱乐部、社团协会组织的相应活动,而街舞和健美操则是相对较受欢迎的项目,在满足学生课余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对学生在课余时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健美操动作和街舞动作存在差异,高校女生对健美操动作参与程度较高,而街舞男生参与程度相对较高,二者可以相互结合促进高校健美操和街舞参与程度,尤其是校园文化的整体促进。健美操动作相对于街舞动作而言更为强调的是学生对于动作的理解是建立在整齐划一基础上,尤其是规定动作更为突出。学生根据既定的动作幅度、速度来完成预定运动要求。街舞动作相对于健美操而言具有丰富多变的区别,对于不同参与者的动作节奏与音乐律动相配合,讲究个人动作具有柔性的同时也需要刚性爆发力,高低起伏、动作疾缓之间体现灵动性。
健美操的动作特点相对于街舞而言,节奏鲜明的同时速度相对均匀,可以通过相应的口令来实现动作的整齐,尤其是规定套路而言节奏鲜明,明晰易懂。而街舞动作和音乐的结合需要在动作熟练基础上根据乐谱,强拍弱拍甚至短暂的没有节拍基础上完成部分动作后回到音乐节拍中,所以音乐的把握相对困难,在结合过程中通过二者的共同点形成融合,尤其是音乐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参与程度和学生自身所掌握的动作来实现。甚至在初级教学阶段可以通过教师的口令实现动作的控制,音乐在后期随着技术动作的习得而进行合理调整。
健美操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主干,学生对于健美操的认知水平要远高于街舞。普通高校学生对于街舞的参与情况和健美操相比较而言存在较大差异。健美操教师根据学校条件、学生学习进度、学生参与程度等等内容的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如果健美操课程融入街舞是动作的融合则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整体把握难度的同时,需要进行动作创编与音乐结合,形成相对完善的成套动作。另一方面,健美操与街舞的融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则是否起到二者的真正融合,需要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与课堂教学强度符合学生健身需要之间进行结合。街舞风格特点不同,学生所参与的种类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完成教学计划是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
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融入街舞课程在理论层面符合健身需要,能够为学生的健康参与积极性有所提升。同时也符合终身体育思想和运动技能习得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但是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内容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无数参与者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化动作套路,而街舞课程的融合是处于相对独立小范围受众的教学实验,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出自我选择,对于自身喜爱健美操而又有意向参与街舞教学的学生进行班级教学,而对于街舞内容融入健美操课程有所顾忌的学生参与教学进行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动作的学习有着不同要求,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动作教学,建议教学改革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于实验班教学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健美操与街舞的相结合,尤其是对于街舞动作的教学是将其与健美操动作创编融合还是在健美操教学内容结束之后进行街舞动作的单独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改革中探索。
街舞教学和健美操教学同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差异,教师需要根据二者的特点选取音乐相符合教学要为目的。尤其是对于肢体表达相对较为困难的学生而言,健美操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负担,对于街舞课程内容的学习更为困难,加之音乐和肢体运动相互协调统一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更需要将音乐的选择节奏、韵律与健美操内容过渡有所把控。这一点是对于教师将街舞课程内容的教学融入健美操课程教学而言。如果在教学初期将街舞动作作为单独一部分则音乐的选择可以适当放宽。
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时间,而街舞课程融入健美操教学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内容。而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理论进行指导,不仅是盲目的简单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办法,健美操课程融入街舞是基于健康促进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学校健美操教师不断努力的同时更需要学校部门领导的支持,尤其是直属部门的体育教学单位和教务单位的支持。同时学生对于教学改革内容的理解不仅仅是跟随教师的日常教学完成,而是需要与教师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验的失败之间有所了解。改革是允许失败的,并不是所有改革都能够取得相应的成果。
健美操课程融入街舞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并不是一种放任式的随意教学,需要对其教学和监督进行相应的评价与考核。改革是对不合理的事物作出调整,并不是全盘接受更不是全盘的否定。所以在对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要有一定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学改革的设计与过程有所监督。监督不仅是源自“外行”对内行的约束,更不是领导对教师的施压,而是需要学校、部门领导、教师、学生之间形成相应的无障碍沟通,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对评价过程和监督体系做出客观、公正的建议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