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覃永生 胡天卫
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建立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什么衔接模式才能让中高职有机地衔接好,是各地各校都在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去,中职教育是“断头教育”,读了中职就毕业出去工作了,与高职没有沟通。现在要将其挖通,实现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新使命。中高职衔接模式研究其作用是科学地把中高职有机地衔接起来,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学制衔接,简单地三年加两年,或两年加三年。
为什么要沟通中职和高职?首先,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学生要求能继续升学的需要。其次,现阶段中职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最后,中职和高职有机沟通,可以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提升作用,是构建学生“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一贯制模式(五年一贯制:3+2、2+3,校间有合作协议)、对口升学模式(对口升学考试)、直通车模式(高职院校内部实施的模式,按中专读三年,再有部分优秀者升入专科读二年)、高职自主招生模式(入学资格考试:知识+技能)。在国家方针、路线和政策指引下,我国加快了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和创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以发达国家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的研究现状作总结。
德国“双元制”,即在公立职业学校里,学生接受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专业理论教育,在企业或跨企业的培训机构里,接受实践性知识和培养从业能力。德国“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1949 年开始运行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中高职衔接是以“双元制”为基础,实施螺旋式上升的学制和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的衔接模式。
英国在职业资格证书框架下以课程为主线开展,建立国家统一资格下课程分级模块化教学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国家确认普教文凭与职教文凭的等值衔接模式。
法国的中职教育的课程标准按行业、职业的类别设置,中职某一类某一专业的课程对应高职相应专业的课程,中职和高职相对应的课程是呼应的。中职课程中缺少的知识在高职会补习到位,学生经补习达到高职入学标准后进入高职课程学习。在法国,凡是持有高中阶段毕业文凭的学生均有资格上高职院校,就读高职院校不需参加入学考试,中高职衔接以学力达标实现衔接的模式。
美国通过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大纲,利用职业集群设置有序的、一体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将传统的中职课程引入综合课程,实现课程的直线衔接。美国高职院校在各州的招考方式基本相同,只要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即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定要求。美国的中高职衔接是通过实行一体化课程或大纲直线衔接的模式。
澳大利亚与美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基本相同,澳大利亚的中高职衔接是在“培训包”体系与资格框架体系下,基本上属于内涵式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从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开始,高职院校在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方面取得很多经验,在学制衔接方面已基本成熟,但对于内涵式衔接模式,各地方各校仍在不断探讨中,主要研究课程衔接。2010 年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课程衔接上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推进建立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在落实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方面,各地各校采取了联合办学、在职读函授大专或函授本科等形式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不断拓宽中职学生继续学习的渠道。2014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在职业教育方面国家在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国家政策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30 年来,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实践在学制衔接模式的基础上,正向着内涵式衔接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形成理论性的成果。
在职业教育政策不断完善的大好形势下,开拓性试点不断出现。北京采取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模式;上海采取“中职-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贯通,形成“高本贯通”与“中高贯通”“中本贯通”的三个中高职衔接模式;作为广东试点,佛山在职教改革方面,在中职、普高、高职、本科相互沟通衔接上开展到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学制衔接模式上,目前采取的模式基本上有“2+3”“3+2”、五年一贯制等,其他的还有“2.5+0.5+2”“3+4”等。学制衔接模式已在全国展开,内涵式衔接模式正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中,虽然取得一些经验,但要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还需不断实践和探索。
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做法进一步研究,比较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异同点,结合我国实际,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模式。
我国在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截止到2019 年10 月,使用主题“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知网网页搜索中可检索到约412条结果,但大多数还处于试点、实践阶段,成果的理论性、系统性还需论证和完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柳燕君提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时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秦虹在其《中职与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出:中职与高职比例失调、“对口招生”方式的不适应、“普高热”的冲击、人才市场的高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职教事业健康发展。要扭转这一状态,要加强统筹,建立对口招生考试模式,搞好中职、高职内部衔接。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专家刘育锋认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可划分为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内涵式衔接),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仍偏重于学制衔接,并指出内涵式衔接应成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