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 贾珊中 廉润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根据201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过去的五年中,创新驱动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位居世界第二,年均增长11%。深海勘探,大型飞机,载人航天和量子通信等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不断涌现。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关键指标便在于创新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在这种深刻的变革背景下,大学生这一知识人才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重要建设力量,其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当代大学生识别新事物、理解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意愿。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种对新事物的热情更多地停留在被动的了解和接受现有的理论成果和前人经验,并没有在实质上对现有理论进行突破和发展。只是善于借鉴别人的成果,但提出好的想法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积极性低,且提出的解决方案一般也只局限于课本和网络知识水平。
我国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便是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长期保持在世界前列,包括世界奥数比赛以及各种以考试为评价标准的竞技中,十有八九都是华人面孔摘得桂冠,但抛去各式竞赛的荣誉后,从国家的科研创新成果方面来看,科研成果却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和世界创新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在长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背景下,其内在仍然是以分数为标准和导向的应试教育,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奋斗了十多年,争先恐后地通过高考“独木桥”。然而,应试教育更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既没有完整多样的理论方法,也没有足够宽容的社会环境供大学生试错,大胆创新。大学生为了在未来继续取得成功,只有遵循以前的学习模式和认知结构,遵循规则,不敢打破老师制定的条框规矩,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严重失衡,创新能力低下。
创新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逐渐培养的。美国有一个案例,两个小发明家柯蒂斯·劳森(10 岁)和刘易斯·巴顿(14 岁),他们已经有10 个美国发明权,他们的母亲为他们立了一个规定:每天下午必须完成两个小时的创造力“作业”,绘画可以,黏土、拆卸玩具也可以。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想法和创造的欲望。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下进入大学,大多数大学生实际上仍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试卷。由于当下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仍然需要在在校期间进行各种以成绩为评判标准的职业资格考试,如外语、计算机考试等。以毕业后获得普通但稳定的工作为大学毕业目标的学生仍然占大多数。所以这也导致了创新思维大部分被扼杀在培养意识的阶段,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活动就更无从谈起。
大学阶段的创新意识培养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寻求观念的转变必须把握好求变原理的内涵。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以问题的目标为中心,根据已有的条件从问题的出发点出发,探索和寻找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最终达到目标的过程。运用求变原理,要求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要在紧密围绕问题目标的基础上,寻求多种方法及途径。尽管固有方法根深蒂固,只要积极寻求变化,变换思维,便更有可能从另一角度达到预设的目标。
思维定式是根据长期积累的思维活动规律和教训,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轨迹、过程和模式。要提高创新水平,需要破除思维定式,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局限课本知识的学习,还应拓宽视野,了解现在出现的新事物、新技术,理论结合实际,大胆设想,换一个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
新时代,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创新理论的日益丰富和完善,对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还将继续,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也将逐步提高,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