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高风中学刘 秀
浙江省二十所高中2021 届第一次联考语文卷第21—22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 题。(6 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论语·先进》)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荀子·宥坐》)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21.以“宥坐之器”作比,孔子评价师与商的话可改为:师也□,商也□。(2 分)
22.根据以上材料,简析中庸之道的内涵。(4 分)
●参考译文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做得过头,卜商做得不够。” (《论语·先进》)
孔子说:“我曾听说过放在座右、用来警戒自己的器皿,空了它便倾斜,适中时它就端正,满了就会倾覆。” (《荀子·宥坐》)
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 (《论语·阳货》)
●参考答案
21.满(1 分);虚(1 分)。
22.由孔子对“师与商”和“宥坐之器”的评说可知,中庸之道要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讲求适度。(2 分)
由孔子对不讲是非、四面讨好的“乡原”的深恶痛绝可知,中庸之道要坚守仁义原则,不和稀泥。(2 分)
题目材料共三则,第一则和第三则选自课文《中庸之道》,第二则是课外材料。三则材料都关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庸之道。材料一由孔子对“师与商”的评说诠释中庸之道的内涵——“过犹不及”,即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材料二是借孔子对“宥坐之器”的分析形象地说明“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材料三从孔子反对“乡原”的言语中透出儒家中庸之道的原则——坚守仁义。
21 题
失分示例1:过;不及
失分示例2:虚;满
失分示例3:覆;欹
题目要求同学们借助材料二来解释孔子所说的“师也过,商也不及”中“过”与“不及”的含义。材料二中,孔子以“宥坐之器”作比,阐述了他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满”对应的就是“过”,“虚”对应的就是“不及”。因此,这里的两个空格应该分别填“满”和“虚”。
示例1 的错误是审题不清造成的,直接采用了材料一的说法作答,且忽略了字数要求,不得分。像示例2 这样把答案写反的也较多,体现出同学们对材料理解的不到位,不得分。示例3 的答案与题意有偏差,“覆”和“欹”指向的是“过”和“不及”的结果,只能给一半分。
22 题
失分示例4: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不能过犹不及。反对无原则的“乡原”和折中主义。
题目要求同学们写出“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并简要分析,这位同学读出了中庸之道中的“过犹不及”,但对其思想内涵概括不精准,且横生出“考虑问题全面”“对人宽容大度”等无关内容。对于“乡原”的分析也流于表面,没有提到“乡原”的特点及孔子称他们为“德之贼也”背后蕴藏的含义。这个答案得1 分。
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对《论语》中的思想观点理解得不透彻。建议回归《〈论语〉选读》课本,整理、掌握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认真研究课后的“文本解读”和“知识链接”,对重点进行圈画或摘录,直至弄通、弄透、弄熟。只有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考场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失分示例5: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智、理性、稳健的人生态度,推行以中道行事,过犹不及。同时,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判断能力,对于那种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孔子是极度反对的。做事有立场,行为有准则,都体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
这个答案得2 分。
题目要我们“根据以上材料”来分析中庸之道的内涵,意味着要紧扣材料内容来作答。答案的第一句没有结合材料来分析“中庸之道”的内涵,总结出的“理智、理性、稳健的人生态度”在材料中没有对应点,有堆砌概念、生搬硬套之嫌。答案的第二句虽然扣住材料来分析,但没能精准总结出“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体现的“中庸之道”的原则,即要坚守仁义原则,不和稀泥。
失分示例6:中庸之道,一是不偏不倚,取两用中,太过会导致倾覆,不及则容易欹,我们要把握好做事的分寸和平衡;二是要有原则地保持中正,亲君子,远小人,而不是毫无是非判断标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地亲附所有人,不然与无德无仁的乡原无异。
22 题是简析题,回答时只需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庸之道”的内涵即可。但这位同学在回答时把“简析”变成了“评析”,在用语上不够精练,夹杂了过多的个人评述。在提炼概括材料三的内涵时,将其总结为“有原则地保持中正”不够准确,没有点出此“原则”的具体内涵。
这个答案的优点在于有条理,且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得到3 分。建议这位同学重视审题的训练,培养“答即所问”的意识,注意总结不同类型题目的规范答题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