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静
相关专家对心理模型有不同的定义,林崇德编著的《心理学大辞典》将心理模型(mental model)定义为“用于解释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而构造的一种比拟性的描述或表示,可描述和阐明一个心理过程或事件,可由实物构成或由数学方程、图表构成”。在知觉、注意、记忆等领域中,有影响的心理模型有:用于解释人类识别客体的“原型匹配模型”,关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关于记忆的“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等。这个定义认为心理模型是一种外在的理论模型,用于解释人的内部心理发生规律并提供一种理解人的视角。还有一些学者从内在心智发生的角度解释“心理模型”的定义,如英国心理学家肯尼迪-克里克对心理模型做过解释,他认为心智是构建现实的“小型模型”,以预测事件、进行推理或者将其作为解释事物的基础。英国认知心理学家莱尔德对心理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心理模型是个体为了了解和解释他们的经验所建构的知识结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罗斯和莫里斯将心理模型定义为人们描述系统目标和形式、解释系统功能、观察系统状态以及预测系统未来状态的心理机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也提出了心理模型的概念,认为心理模型是深植人们心中、对于周遭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和行为。这些概念更加近似于心理模式或心理图式,是一个人内在心智功能运行的机制描述。
无论是从外部理论还是内部心智的角度,心理模型本质上都是经过组织的一系列的结构,有独特的理论层级和机制架构,能够有效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和运作机制。本文中的心理模型特指心理学理论模型,倾向于用外化的理论形态解释人的内在心理机制。
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流派都有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的假说和解释心理现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有着不同的操作范式和观点形态。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构成——心理模型,则凝聚了理论的精华和要义,并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向力。如何有效地识别可用的心理模型?需要掌握心理模型的一些特征。
首先,心理模型具有较好的自洽性。心理模型可以自成体系,整体而独立地解释或揭示某一个心理规律,不必过度依附于其他理论体系,即使应用者并不完全掌握其背后的理论背景,也可以加以理解和掌握。例如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的冰山理论模型,其实是一种“隐喻”的模型,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等层次。这个心理模型为理解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掌握了这个理论模型,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就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共情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心理模型具有较好的图式性。好的心理模型能够自然地组成一定的图式模型,可以用可视化的图表或模型的方式加以呈现。例如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 理论模型,就可以用图示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再次,心理模型具有较好的指导性。构成心理模型的一些理论,都是在长期、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中抽取了理论的精华,并暗含了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方式,因此,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心理模型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例如,成长型思维模型涵盖了成长性心智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心智模式,并将成长型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渗透到教育活动中,避免表面的过度的表演性评价对学生思维的固化。这对教师来说有着很好的指导价值,而且上手很快,结合实践便能举一反三,直观感受到理论应用的乐趣以及对实践的推动作用。
在对理论进行一定的学习之后,教师首先要有识别心理模型的敏感度,而不是陷在具体理论带来的大量理念之中,觉得心理学体系太过复杂望而却步。其次,教师在对上文提到的心理模型的特征加以识别后,需要不断地研习和内化,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与模型进行比对、验证,对实践中的情境加以观察,吸收模型思想并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视角。最后,将理论模型投入实践中加以检验、完善,甚至提出自己新的思考和问题。将某一心理模型作为切入口,教师在实践中尝到使用心理模型的甜头,就会想要了解和积累更多的心理模型,并将它们整合消化,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和实践风格,这是教师作为研究性实践者的一条重要的专业发展路径。
综上所述,心理模型为教师理解学生、掌握理论、解决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载体。对心理模型的识别、熟悉、消化以及应用,将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促进教师育人思想观念的深化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