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平江新城实验小学校 刘 琰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让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标,在语文要素的提取和渗透上也独具匠心。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学质量堪忧。教师过时的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的僵化,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害怕学习语文。笔者从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出发,围绕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教学,让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回归课堂等方面,探索真正适合农村的语文教学方法。
当前,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儿童越来越少,城镇小学规模不断扩大,软件、硬件条件趋于完善。在这种大环境下,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与城市差距不断拉大。地理限制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的汉语教学水平与城市教学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通常情况下,农村父母不够重视孩子的学习。许多农村孩子在幼儿阶段没有得到相应的启蒙教育,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理解水平等方面与城镇孩子有较大的差距。孩子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2019年,国家开展了一项针对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抽取了20所农村小学,分别对高、中、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中,真正关注孩子语文学习的只占调查人数的40%,部分家庭从来没有给孩子购买过课外读物,几乎没有亲子共读的经历,学生所有的学习和阅读都在学校完成,而且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也十分有限。
(2)忽视农村日常生活体验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农村的孩子更加接近自然,大山、小河是他们的邻居,鲜花、绿草是他们的朋友,可是这些素材在农村学生眼中司空见惯,学生从来不曾认真关注过它们,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把目光聚焦在日常生活,不曾用心关注这其中的美。
(3)许多农村老师不注重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观念陈旧,还停留在巩固字词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上,对“语文素养”没有系统的认识,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体现育人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发现乡村所独有的一切:纯真的孩子和朴实的家长,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动听的虫鸣和欢快的鸟叫……所以,教师要推陈纳新、因地制宜地借助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思考并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让农村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尽管农村小学没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却拥有城市所不具备的优越自然环境。教学中,教师要打开思路,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创新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空间,将教室移至户外,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学习,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如,学习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附近的树林观察小鸟飞翔的姿态,搭穴筑巢的经过,嬉戏觅食的情景等,在学生清楚地了解鸟的生活习性后再练笔,这样孩子们便能写得更真实、更生动。走出教室,从自然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训练写作能力,方能事半功倍。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农村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让他们知道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领悟,形成最贴近农村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如,在初步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父母在农田干活的情景。因为所有的农村孩子都在家里干过农活,他们可以清晰、有条理地说出菜是怎么种的,什么时候犁地,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收获等等。学生可以结合农村生活中的切身体验,理清写作脉络,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融入到语文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如果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靠死记硬背习得语文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便会对语文学习彻底失去兴趣。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老师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当引导者、倾听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年级上册课文《司马光》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且需要背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思考:假如你就是司马光,遇到这种紧急情况,你该怎么办?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给出了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带着孩子放下书本来到室外,通过分组合作、亲身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判断课堂中大家所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最方便、快捷、有效,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当学生体验到成功后,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高涨了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后,背诵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由此看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才是保持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动力之本。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农村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农村语文教师不忘教学初心,肩负培育新时代接班人的使命,努力革新农村陈旧的教学理念,改变不良教学习惯,因地制宜、创新教育,灵活采用多种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方法,不久的将来,农村语文教学定会大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