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县塔集镇夹沟小学 黄朝凤
在新课改要求下,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需要钻研的课题以及努力的方向。阅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以阅读锻炼书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改正。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在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是凭借经验开展教学。认为只要大量地进行阅读,学生一定可以从中找出规律,从而自然养成阅读能力。但其实,语文的学习不是数量的积累,阅读更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工作。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每一篇文章都充分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将每一篇文章都分析到位,如果单纯追求阅读数量,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大多都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知识讲解,在讲解中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但是如果盲目地进行教学延伸训练,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其中问题,从而陷入困境。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相应延伸拓展训练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要以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应的拓展延伸训练。不能直接让学生陷入一个混乱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与新课改要求相悖,无法实现教学目的。
在很多语文课堂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大多以自我意志为主。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都是按照自己制订的教学计划开展语文教学。在阅读时,通常不会给学生留出充足时间进行思考,大多粗略读过一遍,教师便开始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教师便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现代的语文教学,学生严重缺乏主动性。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现代教学中,学校给教师布置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也就导致教师会压缩学生的阅读时间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几节阅读课。在阅读课中,不需要教师的学生强制灌输自己的理解感受,要让学生自主去阅读、自主去品味、自主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在阅读课中,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带到学校中进行阅读学习,前提所带的书籍必须都是有内容、有营养、值得学习的。教师主要是保证课堂纪律,不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干预。如果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疑问,可以向教师询问。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式的讲解,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从旁辅助。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都是以故事为主,从故事中引出人生道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内容入手,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通过内容,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案。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坐井观天》这篇文章中,主要是讲述一只一直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与一只从远处飞来的小鸟就“天”的大小产生争论的寓言故事。为了引起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第一次读过文章后,提出这样的问题: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那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说的对呢?如果是你,你会认为“天”有多大?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那么学生为了得到答案,就必须带着疑问再次去有效地阅读文章。
在大多数课堂上,都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思想也是诸多干预。而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学思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开放式思想,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开展阅读时,采取小组讨论模式,让小组内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后,就会自主进行语文阅读。给学生讲述阅读理解题目时,教师首先自己也要做一遍题目,然后结合自己的感悟与标准答案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也可以主动得出关于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养成,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转变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