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徐小敏
任务意识是指人在心理上具有努力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的意识或倾向。幼儿的任务意识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它能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培养幼儿做事的坚持性。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听小学老师说:许多孩子入学后常常找不到自己的课本、不会收拾书包,有的孩子回家不会口述今天的学习任务等,在学校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些都是孩子幼儿任务意识薄弱或缺乏任务意识的表现。究其原因,幼儿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自制力差、做事有始无终、缺乏恒心,这就需要我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在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良好的任务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在心理上将学习和自由玩耍分开,为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更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他们成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那该如何提高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呢?结合我班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我们从活动内容、材料、学习方法、评价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尝试,旨在探寻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培养的有关策略,力求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有效进行幼小衔接的目的。
区域学习是在区域游戏中进行的学习活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由操作完成一次次小任务来提高自身能力,是符合课程游戏化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
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不同的材料蕴含不同的价值,多样的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欲望,促使幼儿产生完成游戏任务的兴趣。高结构的、设计精美的玩具如“虾兵蟹将”里的小鱼小虾都是用木块制作而成,颜色鲜艳,孩子们特别喜欢,很快就学会了玩这个棋,常常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对弈。
生活中还有许多低结构材料,如各种瓶瓶罐罐、纸盒、纽扣、毛线、树叶、瓶盖、扑克牌等,看似寻常,信手拈来,实则可以藏巧于拙、匠心独具。比如,将如东的特产——文蛤壳当成棋子,玩传统棋“翻贝壳”,孩子们通过夹棋、挑棋的方式将对方的棋子吃掉,在游戏中相互切磋、相互学习,不仅棋艺进步飞速,还举一反三,将贝壳用在九宫格(三联通)、十六宫格棋(四联通)中,学习兴趣倍增。再如,用扑克牌玩传统的“抽乌龟”“小猫钓鱼”“炸金花”等游戏,幼儿学会了认数字、辨花色配对、排序、比大小等;捡来的树枝,有时是挑小棒、捆小棒的材料,有时又演变成比较长短的工具,拼图形、做手工都可以用到它。美工区中这些材料更是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幼儿在制作时自由探索、大胆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制作的兴趣。
丰富、开放的材料简单易准备,且能一物多玩,以简单巧妙取胜,让孩子们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
区域活动中的学习隐含在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在阅读区中开展“萌宝电视台”,每周五竞选出五名小记者,在周末准备一个小故事或小新闻,下周一进行“演讲”,最后由其他孩子们评出最佳记者。竞选的方式调动了孩子表现自我的欲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努力去完成任务。
数学区比较抽象和枯燥,幼儿学习容易乏味,所以我们在活动区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摆放、记录,还提供了学习任务单,幼儿完成任务后,及时记录下自己今天的任务完成情况。学习任务单上的名字后面星星的多少,见证着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还能看出幼儿之间的差距。奖励星星的方法,促使那些不能主动完成任务的孩子更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
另外我们还将数学区搬到室外与户外游戏相结合,如开展体育游戏“马兰花开”,巩固单双数的知识点,游戏中我将原来的玩法进行调整:将一定数量幼儿组成一朵花,变成成了单数瓣花和双数瓣花之间自由切换,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掌握了单双数。不仅准备的活动材料省略了,还增强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表演区中,孩子们要完成的任务也不少,小演员们要记住剧中角色的对话,每个角色对应穿什么服装、如何表演;为表演打节奏、放音乐的幕后人员也不能含糊,如果自己的游戏任务不能完成,就会被同伴淘汰,退出游戏。优胜劣汰的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自觉地去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无形中增强了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
在区域学习中注重幼儿的自主性,但有时候操作到一半遇到困难有些幼儿受挫就放弃了,而有的幼儿则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刻。作为教师,细致地观察、有效地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构区中淦淦、杰杰等8个男孩在搭建高楼,他们要比一比谁能搭出最高的楼房。小个子的凡凡听到要搭高楼,说了句“我喜欢搭公园”便离开了。其他几个孩子还是干劲十足,迅速地搭建起来。为了达到“高”的要求,他们不停地往高处堆积纸砖,有的甚至搬来了梯子,单片砖的楼房越来越高,“危险”也越来越大,突然传来了一声“哗啦”,楼房倒塌了,不明就里的男孩们开始埋怨:“是杰杰太用力了。”“不是的,是这个砖头太轻了。”是什么原因呢?他们看看正在一旁的我。我摸摸正靠着的砖墙说:“这堵墙好厚啊,真结实,我靠着它也不倒。”孩子们也来摸摸墙,西西还来比划着量一量,若有所悟地说:“一块砖不行,要弄几块砖一层层地加上去。”就这样,他们又开始了搭建,这一次他们将底部摆稳后,才开始往上搭,终于将高楼搭好了。
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是自主的、积极的,作为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发现与问题,并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强化幼儿的自主学习行为,无痕地引导幼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孩子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积累学习经验,为任务意识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好表现、好胜心强,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区域学习后适当有效的评价,不仅能让幼儿表现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巩固已有的完成任务能力,还能让幼儿真切感受到完成任务与否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一步提高他们在下一次区域学习中完成任务的意识。对于幼儿完成的学习任务,我们不能只空洞的描述或轻描淡写的表扬,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完成的作品是有价值的。
自然角中每天的观察记录,有的幼儿能持之以恒,而有的孩子则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记录的内容寥寥无几。我便组织了每月的“我的记录我做主”展示大赛,秀出每个孩子的记录作品,每位幼儿都是评委,每人拿三个小苹果贴画,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投票。醒目的小苹果贴在封面上,一目了然,谁是最佳记录员呢?孩子们的自主评价客观公正,不仅促使那些“偷懒”的孩子主动地走进自然角,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同时也树立了“任务完成得好就会受到更多表扬”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幼儿任务意识。
在美工区制作“小陀螺”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完成一个陀螺。活动结束后,除了果子和一凡以外,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任务。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制作带来的快乐,我组织了一场“谁是陀螺王”PK赛,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炫陀螺奖等,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小奖励。而没有制作陀螺的果子和一凡只能坐在一旁,看着小伙伴们玩得兴高采烈,眼里尽是羡慕的表情。第二天一早,他们主动来到美工区,一人制作了一只陀螺,拿过来给我看,还不停问我:“老师,我们今天还有陀螺大赛吗?”
幼儿的竞赛活动展示的不仅是孩子的学习成果,更是有效评价了孩子的任务完成情况,可以促使那些没有主动或按时完成任务的幼儿懂得完成任务才能有展示的机会,并愿意在区域学习中去继续探索,逐渐增强完成任务的意识。
通过创设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区域学习活动,将学习任务隐于其中,将“玩”与“学”有机结合,以玩为主,以学为辅,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提高了幼小衔接工作有效性,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