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仙燕
分角色朗读是一种常见的朗读形式。以统编低段教材为例,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提出分角色朗读要求的课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人物个性鲜明,有时文章还蕴含一定的哲理。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做千差万别。如何将这些风格迥异的角色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不妨先细读语言文字,再链接生活实际,最后的展示与评价则是点睛之笔。
作家笔下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要想做到精准定位,就要把角色读“活”。抓住角色语言中的重点字词,细细品味,关注容易被忽视的标点符号和提示语,是深入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挖掘角色个性的有效策略。
很多学生读所有角色都是一个腔调,谈不上进入情境,更别说悟出情感了。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着眼关键字词进行理解和感悟。所谓“入境悟情”,应在细细品味、揣摩关键字词的基础上生发。以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为例。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要想学生读出懒洋洋、不屑一顾的寒号鸟形象,教师必须引导他们抓住“不听劝告、冻得直打哆嗦、伸伸懒腰、得过且过”等关键词。其中,“得过且过”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需教会他们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字词的含义,再通过这些关键字词,对角色形象进行感知、联想与想象,最终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句中的标点符号,善于抓住标点背后的内容,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一步步展现出来。
以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读一读以下两组句子,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原句中的“!”都变成了“。”教师接着问道:“标点能改变吗?为什么?”学生再读,回答道:“标点不能改变,第一个‘!’表现出青蛙觉得小鸟在吹牛,不相信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第二个‘!’表现出天的确很大。”之后,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自然而然就读出了青蛙的狭隘和小鸟的真诚。
标点虽小,但意义重大。分角色朗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小标点的作用,读出语言的语气美、情感美。
提示语是指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之外的启示性说明文字。它不仅交代了谁在说话,还包含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以二年级下册的《小马过河》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教师第一次请学生读小马的话,学生说话的声音比较大,脸上还笑嘻嘻的,妈妈的话读出来则毫无温度,冷冰冰的。于是,教师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你们可都不是合格的朗读者。”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让学生再一次读读这段对话,并圈出小马和妈妈分别是怎么说话的。他们恍然大悟,又一次分角色朗读时,“小马”低下了头,声音变低了,似乎还有点“结巴”。“妈妈”的目光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似乎真的在劝勉和鼓励自己的孩子。教师顺势提问:“这一次为什么要这样读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书上提示“小马难为情地说”“妈妈亲切地说”。
由此可见,文本的提示语定位了情感基调,提示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读。当学生关注提示语,读出角色恰当的语气时,“小马为什么难为情”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分角色朗读中,关注关键字词、标点符号、提示语,能帮助学生把握角色对话的心境,有利于学生与文章的主人公、作者情感交融,从而准确传神地演绎对话。
分角色朗读时,学生经常会遇到由于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而不能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不能准确地读好人物语言的困难。这时,想象就为分角色朗读插上了翅膀。想象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对于精准定位角色起到重要的作用。以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为例,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读狐狸所说的两句话时,学生关注了句末的“?”和他的笑,可是依然没有读出狐狸的狡猾形象。教师顺势问道:“狐狸真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吵架吗?”结合平时通过读物对狐狸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学生认为狐狸知道小哥儿俩吵架的原因。“那狐狸为什么明知故问?他在想什么呢?”“狐狸想接近他们,得到奶酪。”这时,教师请学生结合生活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干过和狐狸类似的事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明知故问。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体验。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好吃的,凑过去故意问别人在吃什么;自己想玩手机时,看到妈妈手上拿着手机,就故意问妈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那你们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时,都是怎样说话的呢?”“笑着说的,讨好别人。”再次读狐狸的问话时,学生的脸上尽是谄媚的笑,狐狸狡猾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自然而然,再次读“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时,学生的笑也绝不是一开始发自内心的微笑。
可见,进行分角色朗读时,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进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有助于他们把角色读“活”。
第一学段分角色朗读教学中,展示与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不同的评价方式所产生的效应也完全不同。《课程标准》提出,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在学生展示练读成果之时所做的评价应具有互动性和激励性。
教师应注意将各种评价相结合,尤其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另外,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在刚接触分角色朗读时,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如课文读得不通顺,拖音,不关注标点符号和提示语。为了加强训练,避免每次分角色朗读总是几个固定的学生轮读,针对班级具体情况,教师可制定分角色朗读的基本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要考虑个体的差异性,有梯度,循序渐进。如下图。
读通、读顺 ☆
关注标点符号 ☆☆
读好提示语 ☆☆
不拖音 ☆☆☆
使人身临其境 ☆☆☆☆
有了这个标准,分角色朗读时,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生生互评,抑或教师评价,都有话可说,有章可循。当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其他同学都能屏气凝神,侧耳倾听,以便评价时能有的放矢。同时,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分角色朗读,想听听同学和教师对自己朗读水平的评价。如此一来,课堂变得异常活跃。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奇妙想象,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角色的语言要这样读。多元互动的分角色朗读评价把师生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课堂上,不加思考的表扬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学会使用具有艺术性、激励性的评价语,提高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水平。
以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为例,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的评价语言非常值得借鉴。一名学生读“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一句时,不紧不慢,有气无力。教师摸摸学生的头笑着说:“这到底是条近视的小蝌蚪,还是条有个性、有想法的小蝌蚪?故意这么慢吞吞,等乌龟都游到大海里去了,再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妈妈呢!”教师这幽默又不乏方法指导的评价语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他们在欢乐的笑声中领悟了读好这句话的技巧。当这名学生再读时,语速加快了,语调提高了,急切想找到妈妈的情感在朗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综上,教师应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分角色朗读,感知角色形象,促进文本理解,增进交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