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三社小学 徐雅玲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程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学多媒体主要有录音媒体、幻灯媒体、计算机媒体等,手机微信、QQ、空间、邮箱等名词也在学生中悄然兴起。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苦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兴趣以及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强加逼迫”,设计各种家庭作业练笔,让学生在这些单一枯燥的训练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双方“两败俱伤”,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寻求语文教学的新突破呢?
心理学上表明,越是高年级的孩子,课堂上表达的兴趣越是低下,我们总是会发现高年级的课堂总是“冷静大于活跃,沉默代替活泼”,难免给人“静悄悄的革命”的感觉,可那些静悄悄的背后,又有多少知识是装进了静悄悄的脑袋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适当参与、适当交流,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改变课堂上学生不说的尴尬现状,利用多媒体虚拟技术——“课堂点击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在网络上点击率是一项评判的重要指标,点击率是直观的有效反馈机制,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用点击率来激发学生参与“说”的兴趣。高年级的学生虽说心理生理上都较为成熟,但仍渴望得到肯定与鼓励。因此教师可以制作一张班级课堂点击率表,每节课课堂参与发言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后亲自记录自己被教师点击了多少次,点击率是多少,在学生中形成竞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赢得点击率。虽说这只是提高学生课堂表达的兴趣,但披上了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外衣”就会显得与众不同。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习作目标,乐于动笔、易于动笔是习作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习作的内在动力。许多学者都很重视习作要有“假想读者”,我们现在的学生习作读者一般只有教师、同学和家长,习作逐渐沦为了学习任务,学生提不起“千斤重”的笔,面对稿纸只会“白头搔更短”“竟无语凝噎”,作为教师也陷入了困境,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有假想读者呢?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
高年级大部分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QQ,他们每天都会发表不同的动态、日志,转载一些别人的精彩文章,引来同学、网友的点赞与评论,在这种开放共享的空间中,何不让自己写的东西也能占据一席之地呢?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一次习作都能尽量发表在自己的空间里,能发表的文章当然得经过自己的润色修改,不然读者太多可会丢了自己的面子,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点赞,评论,互相在空间里留言探讨,学会互相批改。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基本的评改方法,再转而评改自己的文章,努力使读者们读到更加完美的文章。另外,在空间里存在着大量的“假想读者”,或许某篇文章写得精彩可以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转载,阅读它的人越来越多,小作者也有可能成为“小小的名人”。而这也可以成为写好作文的强大动力,虽说不是用手用笔写出来的作文,但用指尖“写”出的精彩也别有趣味。作文,不再怕写,而是会“写”了。
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促进不仅局限于语文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语文课堂以外的语文学习之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都有着“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朗读兴趣的培养,朗读能力的提高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网络的交互功能,在学生、教师之间构成一个互动的交际空间——“班级好声音”。
“班级好声音”利用QQ语音或特定的朗读软件的功能,让学生在QQ语音上朗读优秀诗文、课文精彩段落等,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有部分学生总是羞于表现,就是开不了口去大胆朗读,害怕课堂上那些追随的眼光和竖起的耳朵。而通过QQ语音的朗读,学生面对的只是自己的书本或者手机,心理负担大大减小,可以轻松自由地释放自己的声音,甚至可以尽情表演,融入课文的情境。经过几次尝试,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本羞于开口的孩子也能释放出优美的声音,原本朗读平平的孩子也能让你刮目相看。当然,这种朗读方式不仅适用于检查预习作业,还可以成为学生假期的一项特别作业。在暑假期间可以利用QQ语音让学生进行“主题式”的朗读,提出关于“写人、写事、写物、写景”等各种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精彩段落,一周一次进行展示,解决了假期学生“读书难”的难题。学生开始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从“我不说”到“我爱说”,从“我怕写”到“我爱写”,从“要我读”到“我要读”,从“让我听”到“我想听”,这个过程充满着艰辛,但是多媒体技术充满着魔力,它与语文教学不断进行交互和整合,这种交互和整合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并衍生了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形式——“在线语文”新模式。如果我们能够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建立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的基础上,让它的介入能够恰到好处,让它与真实世界的语文教学相互链接,相互补充,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线”,那么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将会事半功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