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艳
对话与我们每个人相伴相生。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对话,和由对话所导致的联系支撑着我们的存在”,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永恒展开的对话,对话的质量关乎生命的质量。
对话与教育水乳交融,东西方很多教育家也都在对话中展开教育活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彰显了“启发式”教育的魅力,诞生了一部经典对话录《论语》;苏格拉底通过不断地引导、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有了著名的“产婆术”。从广义来讲,人不是受教育者就是教育者,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相遇使教育得以发生,教育离不开对话,人与人在教育对话中遇见更好的“我和你”。
与对话相近的词语有很多,如谈话、交流、互动、辩论等等,对话与这些词语的意义有所关涉,但是又有较大区别。关于对话,《现代汉语词典》有这样几个主要义项:一是指小说、戏剧里人物之间的谈话;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接触、协商或谈判,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三是在有隔阂时或重要事情上互相交谈。《韦氏词典》中关于“对话”的定义是“寻求相互理解与和谐”。英文中,“Dialogue”来源于希腊字根“Dia”,意为“穿透”,“Logues”的意思是“语言”或“意义”,因此,“Dialogue”有穿透字面的意思。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试着给对话下定义,笔者认为,对话是指基于平等主体间的用言语方式进行沟通,达成理解与努力形成共识的人际交往过程。
对话是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对话也已经渗透进人类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现实生活中,那些主动而充分开展对话的领域,我们能看到顺畅的沟通、友好的往来、智慧的治理、和谐的氛围。反之,则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到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不同文明、宗教之间的分歧,小到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暴力。
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话的缺失、中断和低质,常常使教育陷入“家校矛盾”“师生纠纷”“家庭大战”“亲子冲突”“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问题丛林。学校和家庭是最需要对话的地方,但往往也是对话最易缺失的地方,因此,唤醒师生、家长的对话意识,提升其对话素养,很有必要。
从对话发生的对象关系来看,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性对话、人与自身的反思性对话、人与知识之间的认识性对话,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发现性对话,等等。人生活在关系中,因为有了关系,才有了“我”“你”“它”不同的人称。哲学家马丁·布伯把人的关系分为两类,即“我—它”关系与“我—你”关系。在“我—它”关系中,“它”只是“我”认识、利用的对象(包括物或人),“我”与“它”是主客体二元对立而非交融的关系。而在“我—你”关系中,“我”与“你”双方之间是具有完整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1]主体间的对话要达到平等、尊重、理解与共情的理想境界,既要有待别人如同待自己共情与换位,也要有看自己如同看别人检视与反省。
在对话中相遇的“我”和“你”,无论地位高低、年龄长幼,都应该做到彼此尊重、真诚交流。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堪称“教科书式经典”的对话案例。陶先生听闻了传遍全校的“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何必天天咪嗦哆”的“歪诗”事件,他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动气发怒,而是诚挚地邀请那个“油腔滑调”的小作者来对话谈心。谈心的过程中,陶先生没有指责,更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和小作者谈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与人生的关系,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陶先生的这一次“民主讨论”,给了小作者莫大的鼓励,先生的娓娓道来让他心悦诚服。他不仅认识到了自己认知的偏颇,主动提出“检讨”,还决定去说服其他和他有着同样思想倾向的小伙伴。
校园里类似这样“突然冒出来的”不是特别主流的现象经常会出现,如何把它变成一个教育契机,考验的是校长和教师的教育智慧。陶行知先生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我们要学的不仅是他在教育过程中的对话策略和技巧,还有他深入骨髓的对话精神,更有他一以贯之的民主教育思想和他博爱的人生境界。他在给长子陶宏的信中写道:“人生最大目的还是博爱,一切学术也都是要更有效的达到这个目的。”陶先生打心眼里爱教育,爱孩子,他以慈父般的眼光欣赏每一个孩子,甚至是“崇拜”每一个孩子。他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告诫成年人“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他对即将做教师的师范生说:“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变得是和小孩儿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为真正的先生。”[2]
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团体之间如能开展平等、友爱、智慧的对话,许多的误解、分歧、矛盾、争执都将得到消解,进入对话的“我”和“你”也会变得更美好。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与别人对话的前提。先哲老子曰:“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认识自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的天然性情多倾向于本我、自我欲望的满足,在沟通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与他人对话的困难,这就需要经常操练反观自我的对话。
与自己对话时,需要把自己当成别人看待,或者说,是一个“我”与另外一个“我”,甚至两个“我”展开对话。哲学上经典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曾子的“每日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都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探索、自我觉醒、自我批判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值得学习与借鉴。
教师不但要养成与学生对话的习惯,更要经常检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堪为人师”,养成与自己对话的习惯,学会在对话中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著名教育学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学生也可以通过静思、写作等方式与自己对话,逐步认识自己。笔者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作文《我是谁》,一位同学在文中写到:“我是谁?这还用问吗?我当然是张世安喽!没想到老师竟然让我们写这么简单的作文。咦?不对哦,仔细想想好像也没那么简单。如果当初我的父母给我取的不是这个名字,那我岂不就不是张世安了。那我到底是谁呢?哦,对了,我是建平实验中学的学生。咦?似乎也不对哦,如果当初我没进这所学校,那我就不是建平实验中学的学生了,而且以后我会毕业,会进入新的学校,会参加工作,会有新的身份,那时候的我,又是谁呢?那么我是妈妈的女儿,我是朋友的朋友,这些对又不全对。真正的我是谁呢?或许我就是我,一个外貌、样子、性格独一无二的我。”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青春期的少年,通过与自己一次次对话,向心灵深处探寻生命的奥秘,最终认识到了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什么身份,也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需要常常以旁观者“我”的身份来看自己,与生命内在的“我”进行对话。
“基于平等、经由沟通、达于理解、形成共识”这四个要素是对话最突出的特质。无论对话双方的社会地位有多么悬殊,一旦进入真正的对话,位高权重者需放下自己的地位与权威,以真正平等的姿态展开对话;同时,位低势弱者也要去除心理障碍,充满自信,维护自己的人格独立与合法权益。
同时,一场成功的对话还要遵循“五不原则”:一是不唯我独尊,一旦自以为真理在握,就会把不同意见当成冒犯,对话就无法顺利展开。二是不先入为主,如果头脑中对对方有了成见,就会戴有色眼镜看人,很难客观地去理解对方的诉求。三是不强词夺理,如果总是急于构思反驳对方的话,对话就会异化为一决胜负的辩论。四是不疑神疑鬼,没有了坦诚相见,没有了相互信任,对话一定会陷入僵局。五是不志在必得,对话是一个历险的过程,要做好预先的假设可能被修正、甚至被颠覆的准备。
此外,对话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对话者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灵活地调整对话策略。沟通的过程既是带着共情去聆听的过程,也是一个真实表达自己观点与诉求的过程,更是一个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过程。高质量的对话不但能使人放弃成见,形成共识,还能激发灵感,实现创意。
教育对话,不仅能正向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还有利于形成师生、家校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良性关系,构建民主自由、公平公正、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