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吴冬浩
专业读书沙龙是一种严谨、深度的读书交流方式。应以教师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并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间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帮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用专业的行为去理解、去实践、去改革。
下文以围绕“教师观察”为主题开展的四次读书沙龙为例,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共读、研读、精读、再读等读书交流模式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实现教师先进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
经调查发现,有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因为各种原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变少,没有持之以恒的专业阅读习惯,长此以往知识面就会变得狭窄、专业理念变得滞后。在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纵然有专家引领、进修培训、园本教研等多种途径,但读书是最持久、最有效、最扎实的方式。开展系统的读书沙龙活动,将读书与园本教研有机结合,梳理适合不同水平教师的“书目清单”,促进教师制定有系统的读书计划:按照个性需求对照书单进行选读、共性需求通过聚焦问题开展共读,让教师充分感受专业阅读的重要意义,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专业支撑,从而获得强烈的成就感。
比如,围绕“教师观察”这一主题,在第一次读书沙龙中教师们共读了辛迪莉·维拉瑞尔的《向儿童学习》一书,接着展开读后感分享。
一位教师说:“‘牵手等待’这个小故事让我领悟到幼儿园教师工作虽千头万绪,但儿童始终是我们关注的中心,一日生活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值得我们去观察、发现的价值和意义。”
另一位教师说:“我看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画面,看到了一日生活中老师们对孩子们无处不在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对照作者的做法,我才发现自己错失了很多教育契机……”
教师的读书感受正是做好有效观察的前提。当教师们的话题回到“观察”上时,教师明显能抓住要领,结合书中的内容,可以在一日生活中从幼儿的情绪、经验、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开展分析和解读。
问题式的共读,促进教师有意识用专业的眼光去理解幼儿、读懂幼儿。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读书、不会思考,那等于身入宝山空手而返,失去了专业阅读的意义。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教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实施水平,这就需要教师“阅读+思考”,这样教育才能走向深入。开展案例式研读,借助一些优秀的案例,让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的阅读状态,不仅要读通读懂,更要思考案例背后的价值意义,在研究中达成智慧理解、促进智慧实践。
如,围绕“教师观察”主题,第二次沙龙研读一篇关于幼儿户外建构的持续性观察记录,通过三个问题引发教师的思考:第一问,案例中的教师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分析的?透过文字发现教师的观察涉及到儿童的数学经验、合作交往、创造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第二问,哪些指导策略有效支持幼儿的建构游戏走向高水平?经过研讨总结出:幼儿丰富的经验、开放性材料的投入、恰当的游戏介入、游戏经验分享等等;第三问,在案例文字梳理的方式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们总结发现:一篇完整的观察记录必须有“案例的白描、理论的支撑、科学的分析、有效的策略”四大方面。三个问题、三次不同角度的阅读,让教师带着问题去研读,用专业的视角去解读,用理性的思考去梳理,根据自身需求博采众长,使自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教育高峰,寻找最佳的实践策略,从而加速自身的专业成长。
书海茫茫,很多教师读书大多是蜻蜓点水、囫囵吞枣,长时间采用这样泛读的方式,读后也只能有不太深刻的印象。对于必须精心研究的内容采用精读的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效果,丰富教育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较好发展。在读书沙龙中针对难点内容,以思维训练游戏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既能改变枯燥、沉闷的读书形式,让读书沙龙的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又能帮助教师进入深度精读,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习得必须的专业技能。
如,围绕“教师观察”主题,第三次沙龙活动以德布·柯蒂斯和玛吉·卡特的《观察的艺术》一书为参考,用几个小游戏轻松学习观察技巧。
第一个游戏:观察图片“打电话的人群”,两分钟后把图片拿走,描述在图片中看到的一切。交流时发现大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有观察男女数量、姿态,也有观察神情的。可见,每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观察幼儿时应该先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镜”;第二个游戏:两两结伴背对背搭积木,一人完成一个设计,向“你”的同伴讲述“你”的设计。教师们聚精会神,配合默契,通过游戏体验到:讲述的细节越具体,就越可能成功发出“指令”,同理推之,观察的时候越细致,就越能走进幼儿的世界;第三个游戏:观察一段幼儿活动的录像,并在纸上分列两个条目“描述”和“解释”:“描述”是真实发生的细节,“解释”是教师所理解的可能正在发生的一切,帮助教师建立一种理性的观察思维模式,清晰地梳理“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
三个游戏的互动,将教师的阅读推向了深度,让教师更敏于观察、勇于探究,真正从“精读善思”走向“学以致用”。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读书与实践相脱节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脱离实践的读书者教育视角势必狭隘,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脱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思想的真理。”如果说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那么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一位优秀的教师=“阅读+反思+实践”。
浸润式再读就是回归教师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将研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地渗透在实践中,使之转换成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在围绕“教师观察”主题进行的第四次读书沙龙中,教师来到晨间体锻现场,对大班“小车体验区”中的幼儿进行观察解读。教师们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动作发展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等项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观察视角,综合运用前三次沙龙活动中的专业知识、技能展开现场观察记录的挑战。
有的教师运用“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梳理观察思路,正确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有的教师从材料的选择上发现幼儿对四轮平板车、二轮平衡车的选择频率很高,而对扭扭车、踩踏车选择频率较低,可见材料的百变性、挑战性直接影响幼儿的运动兴趣和探究欲望;还有的教师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对幼儿推车、蹬车、手臂滑车等动作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解读,在科学解读的基础上再思考如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策略——教师在实践中以阅读内容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实现了对阅读内容的再理解,真正使专业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专业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读书沙龙的开展,扩大了教师专业阅读的宽度和深度,丰富了教师专业阅读的路径和方法,提升了教师教育研究的能力,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将继续围绕“专业阅读”探索更有效、更多元的教师阅读策略,让“专业阅读”成为研究型教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