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琨
(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穆棱 157599)
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关于猪疫病的疫情新闻报道频繁出现,猪疫病已经成为阻碍和影响我国养猪产业健康、安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会给养殖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会给猪肉类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人类生命健康有深远影响。所以,掌握生猪疫病流行特点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特别必要,现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各地基层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必须肩负起来的重任,要求不断加强防疫工作,经受住生猪疫病流行的严峻考验,切实避免和降低生猪疫病发生可能性。
目前来看,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中抵抗疫病的能力呈现出不断增强的变化,正因如此疫病传播方式出现了不同,尤其是病原体的变异并发,更增加了非典型性猪疫病的发展。其中,猪瘟的发病和流行具有慢性病过程和地区性散发流行特点,初期不会明显表现出临床病理变化,最近几年猪瘟发病率逐渐降低,且发病形式趋于缓和化,部分成年猪由于体格健壮已经能够直接抵抗过去。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规模化生猪养猪发展中,垂直感染猪瘟病毒的现象愈加增多,病毒在母猪子宫内快速繁殖,加大了死胎或者母猪流产的几率,对防治疫病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时代在不断进步发展,社会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生猪养殖中的新疫病不断涌现,病原体传播方式区域多样化,很多地区的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在还没有研制出有效诊断防治现有疾病时,就出现了更多新疫病,包括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猪传染性鼻炎、仔猪皮炎、仔猪败血症等最近几年涌现的疫病,加大了生猪疫病的综合防治难度,十分不利于养猪业的良好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同时,经济建设对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各种寄生虫与细菌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有了诸多便利条件,一旦这些寄生虫与细菌性病原体流入近养猪场内,在没有做好抗菌消毒措施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病与细菌性疾病,损失巨大的养殖效益,同时加剧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养户缺乏专业知识,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很肤浅,而且也不愿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治疗生猪疾病,导致药量不足或疗程不够,致使病猪无法尽快痊愈,从而影响增重甚至使某些传染病继续漫延。养户盲目用药,或对治疗无效,或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更有甚者药物中毒、肝肾受损,加速生猪疾病恶化,增加病死率。药品纯度含量不够,这可能与某些制药商家为了降低产品价格,在制药时使用的原材料等级不够有关。中草药制剂用量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低,原因是多方面的,需得在种植源头上查起。
养猪企业特别是大规模养猪场,必须要重视其完整治污设施的建设工作,以无公害、减量化、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原则为指导,加强生猪粪便及其他养殖污染物的排污治理工作。建设生态沼气池,将粪便、尿液和污水排入其中,达到能源重复利用的目的,形成质量合格的有机肥料,打造无污染、可循环养殖模式,避免给寄生虫、细菌等其他生猪疫病发生创造条件,也能够降低养殖成本,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生猪养殖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方针。
各级政府要意识到在生猪疫病防控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仅靠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很难有效规范养猪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教育非常必要。积极组织对养猪农户、养猪企业、猪肉食品生产加工等相关企业人员的教育工作,使其能够对各种生猪疾病流行特点与防治有一定掌握,可以及时发现生猪疫情,立即采取正确的隔离、给药等诊治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扩大蔓延,同时能够向当地畜牧站做好情况上报,为当地生猪疫病的流行防控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工作实践中,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共享的重要举措。基层动物疾病检疫部门要与时俱进的在工作中引入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和掌握当地生猪疫病变化情况,严格控制生猪检疫工作,通过电子检疫出证系统的使用提升检疫效率和质量,从源头上将生猪疫情传播途径切断,避免由于外地引入种猪带有疫病引起当地大面积疫情发作。
清洁消毒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项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生猪疾病发生与传播情况。为此,养猪场务必要控制好养殖场病原,加强消毒工作,不仅要对猪舍、生猪接触的器物进行消毒,也要对来往进出的人员与车辆进行检查和彻底消毒,确保病原不会带进来,也不会传播出去。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消毒药物长久不换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养殖场要定期轮换消毒药物,以保证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