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艺术学校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在新疆“死亡之海”罗布泊的西北方,坐落着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风云过往。但是,无论过去多久,我们也不能忘记,正是一代民族精英,科技人才,无畏艰难,勇于创新,把功绩写在大漠秘密的事业中,用信念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我是一名有着“马兰情结”的年轻教师。这个曾经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神秘地方,怎么会成为我不能忘却的记忆?
2011 年,我来到艺校影视科从事戏剧表演教学工作。有幸在2015 年,我接到学校的任务,带领我校2013 级全体影视同学到新疆,参加电视连续剧《有一个地方叫马兰》的实践拍摄。我们师生同往,坐了将近40 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目的地马兰。刚一下车,就像到了一个火炉子里,热得喘不上气。仅仅过了一两天,好多同学开始出现对当地气候的不适应,身体上出现异常反应,有流鼻血、头晕、恶心等症状。这可怎么办啊?环顾眼前,千里之外的大漠深处,戈壁滩上人生地不熟,这时学生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去照顾疼爱他们。那么,在这个紧要关头,我就应该有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去奉献我的爱。中午我顶着酷暑,步行来到驻地部队的医院,买回来藿香正气水给孩子们吃上。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又跑到超市买了几斤绿豆回来,给孩子们及时熬上服用。看到孩子们的病情有所好转,我这颗心才慢慢地放下来。同时,孩子们也很快地融入到了剧组的拍摄中。
在暑假两个月的高温下,我们大部分的拍摄是在戈壁滩,但我们无心去感受大漠孤烟的美。当时的地表温度高达70 摄氏度,自然环境相当恶劣。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样子的鬼天气在等着你。记得有好几次在拍摄现场遇上沙尘暴,昏天黑地,看不到太阳。大风过后,我们的脸上、身上全蒙上了一层黄沙,同学们的脸被风打破了,流出淡淡的血水。有几个学生提出不干了,嚷着要回家。回去?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怎能说回就回!这不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了吗?!为了能快速治好学生们受伤的脸,晚上回来我给他们烧好开水,用热毛巾敷擦他们受伤的脸,来缓解疼痛。为了更进一步坚定他们的意志,我用马兰精神感动他们。于是,我亲自联系了驻地部队的教导员,带我们去参加马兰博物馆,了解老一代革命者的英雄事迹。
林俊德将军,一生扎根马兰,献身国防。在得知自己的生命以天计算后,他选择放弃治疗,插着管子,吸着氧气,工作到最后一息。他说:“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我要工作!”这样感人的英雄事迹,举不胜举:第一次氢弹试验,旋转如陀的巨大“蘑菇云”出现在天际,巨响传来,地动山摇,人们欢呼着“成功了!成功了!”。看完这个真实的感人视频,那些打退堂鼓的同学也流下了深情的眼泪。我和我的学生们,都被老一代革命者的这种家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一定坚持拍摄到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剧组的拍摄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没有确定的时间,我们亦是如此。尤其是在拍摄夜戏时,经常是一熬就是一整夜。我的学生们就在现场坚守,随时准备拍摄。多少个夜晚,饿了就吃上一口面包,渴了就喝上一口矿泉水,困了就在帐篷里打个盹。由于冷饭、冷水的饮食,有几个同学拉肚子,肚子疼得爬不起来,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我赶紧又步行到离我们驻地很远的商业街,买回来几个暖水袋给同学们用上,这个办法可管用了。他们说:“老师你就不用关心我们了,你看看你的脸和眼睛吧,你累得也不成样子了,你的熊猫眼又出来了。”
这些才刚刚十六七岁的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拍摄环境下,他们放下抱怨,丢掉怨言,不怕苦不怕累,用坚毅行动表达着对马兰精神的崇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与追求……剧组工作人员也送来了认可与肯定,部分学生还兼顾做起了统筹、导演、场记等相关助理工作。看到他们的成长与变化,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深感欣慰与自豪。
两个月转瞬即逝,我想,这次马兰之行,不仅仅是学校交给我的任务,更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次经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液。
从教十年以来,我深深热爱着戏剧表演这个专业,它已经成为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我每年担任跨专业跨年级的表演和台词两门专业课,有时累得真是不想动。可是一想到在马兰奋斗牺牲的战士们,我又鼓足了奋斗的勇气。
马兰精神是光辉的,教师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我想,正是在这平凡的事业中,埋藏着一颗热爱学生的红心。爱,就是我从事平凡教育事业的动力!伴随着努力和信念,我一定会让我心中的这团爱的火焰越烧越旺,在平凡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