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 北京 100084;2.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武术的产生与人类最早的生存需要有直接关系,为了生存人们会进行狩猎活动,这种狩猎活动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成为了一种非单一性的活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会进行狩猎捕食,进入封建社会后狩猎这一活动也一直延续着,但是它的目的性和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很多改变和升级。季节不同这种狩猎活动也都有不同的称呼,春天打猎为蒐,叫“春蒐”,夏天打猎为苗,叫“夏苗”,秋天打猎叫“秋狝”,而冬天打猎为狩,则叫“冬狩”。清朝在狩猎上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活动叫“木兰秋狝”。“木兰”是满语的一种说法,它的汉意通俗的讲是捕鹿的意思,“木兰秋狝”看似是皇帝在秋天打猎的一种狩猎娱乐,其实在康熙年间它的政治意义就极具凸显,清政府通过狩猎活动,可以使八旗官兵既习骑射,又习劳苦,时刻保持八旗官兵传统的骁勇善战的本色。同时,皇帝可以借每年的木兰行围,定期接见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以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满蒙关系。清政府通过这种狩猎活动,是想弘扬满清的文化、教育自己的八旗子弟和加深与蒙古的外交。这种与武术行为有关的活动中,文化、教育、外交等价值已经呈现出显性状态。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分析出,武术和与武术相关的活动中强身健体,生存捕食早已不是其重点,它已经上升到了教育子民、传承文化、弘扬精神这种高层次的作用上。如今,在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的作用又该如何定义呢?在 “河南省首届武术文化外译与国际传播高峰论坛”会上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院李印东教授作为特邀嘉宾曾指出:武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息缩影,是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金钥匙,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新时代形象的金字招牌,是架起中国与世界人民沟通交流的金色桥梁。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文化在当今时代下的作用已经不单单局限在民族内部沟通交流上,而是在世界各民族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中有了全新的角色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好和发挥好武术的作用显的至关重要,在此契机的催化下国内武术发展路径和方向就应该有所突破和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化分层,武术的种种价值属性也在不断变化分层,不同价值属性在主次、大小、显性隐性上的互换都在时代的变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背景下,武术不管是从民间还是军事上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封建时代由于武功不仅可以求官问达、谋生安身,而且能够报仇解怨、行侠仗义,因此武术中的技击成分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并屡屡有所发展和创新。还有我们熟知的武举制考试,长安二年,武则天开设“武举”,以制度的形式选拔有武艺的人才,考核的主要内容为马射、步射、摔跤等内容,此后宋、明、清朝都有各种选拔武艺人才的制度。自武举制创立之初至清末最后一位武状元的诞生,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293位武状元,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唐朝的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算是他的代表作,郭子仪也凭借大大小小、内内外外的赫赫战功有了崇高的威望,让他在当时也曾两度拜相,清朝的武状元马全也曾因为骁勇善战而被当时的皇帝乾隆所重视,曾先后担任过江南、甘肃、四川三地提督,我们所熟悉的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也参加过武举制的考试。国家角度来讲武举制的设立是为国趋势,文武并进,从民间来看武举制的设立让身怀武艺的人有了封侯拜相的可能,二者合流,让习武之人的地位在社会中有了大大的提高。武举制的选拔虽然是为军队输送人才,但对于推动武术的发展也同样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武术在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让武术在时代运行下以小见大,促进武术的发展。当下武术作为重要的交流符号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代表,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更应该做出表率,当代中国武术人,应该拿出“养仕已久,为国分忧”的精神,来改造武术打造武术,让武术文化影响世界,提高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的地位。
近代武术被动体育化是历史的选择,其结果则是传统武术的精髓未能高度浓缩而被稀释、肢解,从而导致现代武术的发展在“打练分离”道路上愈演愈烈。武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西方体育的冲击,已经逐渐产生肢解现象,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导引养生等,都是武术的分支,一分为二来看,武术分解从好的一方面是武术这种肢解现象让其本身看起来更具普适性,不断地分支从武术中演化而来,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不断的分支,随着时代的久远和分层,这些分支会离武术越来越远,再重新回归武术就会很难,而武术的功能、价值、作用被拆解开后就让我们对武术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如何将中国传统武术完整的拼凑起来并组建一个新的武术体系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当今时代弱国无外交,没有过硬的实力在世界舞台上就没有话语权,所谓的“弱”不单单指某一个方面,而是某些方面或特定时间条件下的某个方面,它有很多的指向性,因为时代在变指向性也在变。首先说技击,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以及文化可以说是林林总总,而人们却对武术的技击性情有独钟,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技击,没有技击的武术就是无根之木和无源之水,在一定发展历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转化。其实随着火器在军事中大放异彩,武术就较之前相比开始出现失宠状态,使得武术在军事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使得武术的技击价值在军事运用中不可同日而语。武术的技击价值被弱化的同时,也激发了武术其他价值的彰显,一个时代对武术技击的需要减少,不代表所有时代都有所减少,武术的技击价值是不断演化的,它是可退可进的,这可以说是不同的时代需要赋予了不同的价值使命。武术的技击价值一直贯穿着武术发展的始终,在武术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促使了其他价值像支流一样散开和发展,时而辉煌时而落寞。如今,武术散打比赛是体现武术技击最丰富最直接的一项运动,但是由于规则的束缚,和章程的规定,又使得武术的技击性在散打比赛中被相对束缚化,例如,武术中的擒拿,在散打中是不能使用的。此时武术的技击性和冷兵器时代为主的武术技击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次,再来看武术的受众群体,武术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火种,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化和中华民族的智慧所衍生出的结晶,它是华夏文明极具代表性的一环,但是我们武术现在还为申奥问题所困惑着,武术应该在与世界对话中治于人而不受制于人,才能像足球世界杯和NBA一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但世界各国大众群体对于篮球足球的热爱及参与度已经让武术望其项背了。这种足球篮球的普及型不管是在各工作群体还是各年龄段,都能清晰的看到,尤其是在各大中小学,我们基本都能看到各年级学校之间会设有各种足球篮球比赛,但很少能听到有武术相关的比赛。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一经问世就火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自此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武术热。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自媒体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公众接收新闻媒体的渠道发生了改变,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大量出现如,抖音、微博、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对大众在接收主流媒体信息的时效性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业务水平及团队工作能力与主流媒体有较大差距,像CCTV、人民日报对各种信息的发布及编撰都是较为科学和高效的,而部分新媒体和自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就会造成很多的错误引导从而让大众混淆了对于信息对与错的视听。就好比现在网上被KO的太极雷雷、马保国之流,为了出名和成为流量人物,打着武术大师的幌子去和别人挑战被人KO。大众群体对所谓的武术大师没有判断的能力,有判断能力的习武之人又是少数,而自媒体和小众媒体为了抢占互联网的流量,和吸引眼球占据话题头条,往往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就造就了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的怀疑。
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发展必须在时代的要求和人们正确需求下进行扬弃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因为武术文化只有通过传统的超越才可能使它更具有包容性和丰富性,只有通过传统的超越才可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当然我们不能忘本发展、也不能一刀切的改革,应该以继承与超越并存,创新与发展并重的正确思路去继承去传播。在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武术不管如何发展都要时刻突出本民族特色和武术本色,防止被西方文化同化。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各拳种、各流派都有各自的技击体系,它们的出发点都是技击和格斗,因为武术的本质核心是技击,离开技击的武术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是他们的技击体系又都离不开踢、打、摔、拿四个字,尤其是“拿”顾名思义就是擒拿,擒拿是很多外国武技所不具备的功法特点,可以说“拿”这一技法是我们武术中独有的特色。武术在当下的突破口应该以技击为核心,以“擒拿”为特色,以踢、打、摔为基础,建构全新的武术格斗体系作为武术文化对外交流的一种新方法。
媒体是人们接收信息的主流,要大众改变对武术的怀疑还是需要靠媒体,如电影少林寺能让武术空前火热,一个雷雷、马保国就能让传统武术跌入谷底。武术散打是武术技击最直接的体现,2000年左右国内开展的武术散打王比赛让武术空前火热,国内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直播,对于武术的宣传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组织好专业的赛事或活动,由专业的人呈现给媒体,才能起到大众对武术的认可。由于现在大众接收信息媒体的渠道变多,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更容易混淆,一个碎片化的报道一个断章取义的解读,都容易把人们的认知和观点带偏。
在世界各国联系不断加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文明互相碰撞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武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和机遇也不失是武术涅槃重生柳暗花明的又一次机会,同时又让当代中国武术人有了更为艰巨的思考任务。时代的不同造就了武术的不同,使得武术在每一个时代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影响着。武术自古至今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足以见得它的顽强生命力,因为它是华夏文明的时代产物,它是中华儿女需要的结晶,它也是中华民族在当今时代与世界各民族对话最能依仗的精神需要。武术既然能从伟大的中华民族中脱颖而出并占据华夏文明的重要一环,就一定能从世界文明中脱颖而出占据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