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适能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分析和研究

2020-12-30 07:28马庆武陈赵蕾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质体育

马庆 武陈 赵蕾

(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5)

1、前言

健康不仅是个体生命与生活品质的反映,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提升到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高度。《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将健康中国建设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纲要》还特别强调应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 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体育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践是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的最后阶段,也是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为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一系列政策与法规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尤其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普通高校体育工作条例》两个政策性文件的颁布,对推动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借鉴美国体适能健康教育的历史经验,对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做出分析,从健康体适能视角下对构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建议,使体育课程与健康体适能的融合更加科学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研究过程中将通过人工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网络查阅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操作定义。

2.2、历史事件分析方法

从政治历史、学术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美国体适能运动发展的历史动因与价值取向进行了考查。

2.3、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

走访国内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评估方面的专家,听取他们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同行专家对体适能教学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3、“体适能”定义及美国体适能发展与借鉴

3.1、“体适能”定义

体适能,英文称为 Physical Fitness,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而不感疲劳,同时能享受其中的乐趣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作为描述人体机能与健康状况的专门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随后在西方国家与我国台湾、港澳地区广泛传播。从分类上看,“体适能”分为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前者主要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后者则主要包括:心血管耐力、体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韧性等素质。

3.2、美国体适能历史发展

美国的体适能与健康教育计划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美国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检测,到整个国家国民健康管理与促进,

体适能的发展与普及始终顺应了大众对健康的需求,同时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人本主义的观念也是息息相关。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的健康看作一个整体,体适能健康教育体也现出一个完整的教育形态。

3.3、美国“体适能”历史发展借鉴与启示

(1)美国“体适能”研究的重点。

美国体适能教育更多的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有严谨的测试指标,完整的测试体系,并与学校体育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以体适能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入手,细化各项锻炼指标,男女的运动负荷水平都有详细的数据,并随学生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随着现实的发展与体适能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测试指标不断修正始终保证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

(2)美国“体适能”研究的借鉴意义。

美国体适能研究涵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各个职业的社会群体;制定了不同的测试标准,对青少年与不健康的高危人进行了重点关注,做出了分类,细化了标准,提出了具体改善策略;而我国在重视加强对身体活动与肥胖人口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之间的关系方面,尤其是在针对我国大学生心肺耐力持续下降原因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

4、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4.1、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政策依据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国民健康素养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担负着普通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主要表现形式与重要手段,体育课程与运动技能实践是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和发展学生体质,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在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成的指导思想,通过课程体系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健康水平提高也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为实现以上目标教育部在1978年到2016年期间颁布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3个文件,从3个文件的颁布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强调纲要、标准与条例的贯彻落实。

4.2、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为适应教育教学形式的不断向前发展,学校体育不断深化改革来应对教育形式的变化,从全国各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来看,一方面,改革取得了许多成功的课程经验,但改革实践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与教训。如往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忽视了体能训练,从而导致出现了学生体质的全面下降;另一方面,尽管新课标在提倡多元化目标(4个领域)的同时,没有全面考虑到不同传统课程内容的健身价值,因而新课标只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适应,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发展”这个根本需要,或者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体育课程目标的重点不明确的情况;因此在新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纲要的指导下的特定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明确“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步回升。

4.3、体育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而体育教学改革之路该通向何处,经过几十年反反复复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从早期体育教学的硬性达标考试到现代的快乐体育,理念在变,教学形式在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在变,人们发现有些问题似乎难以两全,但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的不断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难道回到过去老路才是正确的吗。体适能的出现对我们有了很大的启发,健康是一切的前提,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要有科学作为保证,正确分析学生体质现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系统,让学生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有选择的进行锻炼,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变要我练为我要练,这些都是体适能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借鉴和方向指引。

5、建议

5.1、坚持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是新形式下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与具体操作方案,在两个文件的框架下进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主要途径,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一切改革的前提与出发点。

5.2、体适能健康理念在体育课程中的实施

健康体适能内涵包括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康复保健等内容,这与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体适能健康理念的理解让学生建立清晰健康概念和正确的健康观念,并依据所学知识尝试为自己开具简单的运动处方,通过对运动处方自我实践实现康复,建立健康自我管理的模式,实现体适能学习的内化,建立个人生活健康观念,以适应现今社会形态的变迁。

5.3、体适能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将心肺适能、肌肉适能、柔韧性几项内容作为重点融入课程设置,课程的基本结构应该遵循科学的规律,将心肺适能和肌肉适能放在一、二学期作为重点进行练习,柔韧性穿插安排,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学习健康体适能的评估与简单运动处方的设计。针对学生“心肺耐力”下降的现实应将中长距离项目的跑步作为考核内容,在练习手段可以是急步行、慢跑、游泳、跳舞、各类球类活动等。在课程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运动次数、运动强度、运动时限、运动方式,以及体适能锻炼原则的应用。

5.4、增强科技手段在体适能教育的应用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合理的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日益明显,例如:手机中运动app具有计步、测量运动距离、计算运动速度的作用,功能更加丰富的运动手环可以实现对心率的实时测量,运动量的确定、消耗卡路里的计算。使其成为个人健康管理与健身指导的助手。体适能不仅仅是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课后锻炼的重要方式,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科技手段使体适能教育更加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

5.5、加强体适能健康教育的普及

体适能在我国的传播时间较短,理论界对其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争论,由于国情不同许多专家对于体适能如何定义概念、适用范围、使用标准也有不同见解,近年来对于体适能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上观点趋于一致,体适能先进的理念应该在课程融入前就要做好普及,要让学生明白健康体适能的基本概念、分类、练习方法等,提高学生对体适能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以及学习后的效果。

6、小结

健康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也是国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随着体适能理念的逐渐完善和科学,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中,高校体育课程融入健康体适能学习内容是顺应当前改革的潮流,为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理念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成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助力,为学生实现身体健康管理、健康自我评价、体质提升提供路径。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质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我们的“体育梦”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