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鹏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贺州 542808)
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符合当今无公害水产业、生产绿色水产品的行业发展趋势。随着食品安全与生态保护日益得到重视,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也逐渐趋向于环境友好、安全有效的新型渔药的研发和使用,而中草药相对于化学药物而言,对水产动物和环境更为安全和友好,加之其成本低廉,易于获得等优势,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水产业而言,如何利用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有效发挥其功效,最终实现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和改善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是目前所需要探寻的问题。
中草药的有效性能成分多且复杂,有很多著作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都具体对中草药的功效、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梳理。不同的中草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功效。目前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的具体功效主要有增强免疫、提供营养、保健补益、增强生理功能、抗菌、杀虫、抑制病毒、理气活血、提高消化吸收、提供维生素等[1],将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则可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水产动物体内的抗病因素以及提高其器官组织功能,进而形成抗御病原菌侵害的能力,最终实现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
由于生态环境以及水产动物自身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水产动物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健康问题,病情严重则会严重影响水产动物的健康甚至死亡,最终导致养殖者经济损失。常见的水产动物病害一般有烂鳃病、打印病、白头白嘴病、水霉病、小瓜虫病、锚头鳋病、赤皮病、肠炎病、草鱼出血病、车轮虫病、鲺病等。及时、有效地对其病害进行防治有利于减少水产动物病害现象的发生,改善水产动物的健康进而保障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中草药成本低廉、安全环保、易于获得,将其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产动物健康状况,常见的使用方法主要有投喂、浸泡、糖化和喷洒四种。
1.2.1 投喂
投喂是将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具体做法是先将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切碎,然后再与水产动物饵料进行均匀搅拌后投喂。当中草药药材是晒干后存放时,则需要将其切碎后熬制为药汁,最后将药汁连同药渣一同与饵料进行搅拌后再进行投喂。
1.2.2 浸泡
浸泡则首先需要将中草药捆扎成束状或者用纱布包裹成束团状,然后将其放在养殖场进水处进行浸泡,利用水的流动性与分子的扩散将浸泡出的药汁充分扩散,使水产动物充分吸收药效,最终实现病害的防治。当养殖场面积过大,药汁无法充分扩散时,则需要缩小水产动物的聚集活动范围,有针对性地对水产动物进行浸泡浴药。具体操作方法是捕获或者隔离水产动物,针对性地对养殖场水产动物进行浸泡浴药后再放回原养殖场。
1.2.3 糖化
糖化则是将中草药材与稻米粉、玉米粉、麦麸等充分混合、发酵糖化后进行投喂。经糖化后的中草药材,由于其适口性的改善,可以进一步被水产动物吸收。
1.2.4 泼洒
泼洒是中草药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治疗方法中的最简单、快捷的一种。其具体做法与投喂法相似,也分为新鲜中草药和晒干型中草药两种。新鲜中草药则需要将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同药渣一起泼洒;干制的中草药则需要将干制中草药材切碎,然后煎煮一段时间后再把药汁连同药渣一同泼洒进养殖场。
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中草药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研究处于定性研究的阶段,而定量研究的缺乏则导致我国将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定量研究科学数据的缺乏,最终导致中草药制剂剂型混乱、中草药处方针对性不强,疗效不确切等问题的存在[2]。具体而言:中草药制剂剂型混乱,导致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存在障碍,严重影响了中草药的药效;而中草药处方针对性不强,疗效不确切的问题也导致了其药效大打折扣。在水产动物的病害防治很难针对性下药,目前大部分的的处方多位一味或多味中草药的罗列、叠加,在临床应用中无法显示出确切的疗效和明显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由于我国中草药原料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病害防治。我国中草药原料缺乏统一质量标准、不同的产地影响了中草药品质的高低,最终影响了中草药功效。同一个处方因为不同的原料采购标准导致不同的药效,即针对水产动物某种疾病,用同样的药剂(采购标准不同、产地不同等)导致病害防治效果不同。
再者,中草药在水产动物临床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自然资源的消失、土壤污染的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中草药资源受自然资源减少或者消失的影响而减少,中草药原材料骤减,部分甚至濒临灭绝;而由于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的乱用,导致土壤污染的加剧,大部分中草药材受到污染,大部分药物残留的中草药材无法用药。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临床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中,要严格把握好中草药材原材料的质量关。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要统一质量标准,严格把握好其原材料的质量、产地的选择,避免原材料的污染。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临床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中,应充分结合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的原理,创新改变原有的药剂剂型,进而提高其消化利用率,最终实现疗效的大幅提升。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临床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中,除了要把握好总草药的质量、药剂剂型的改变提高中草药的药效外,还应充分结合西药的优势尽力弥补中药药理显效慢的不足,促进水产动物临床病害防治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概括而言,中草药具有增强免疫、提供营养、保健补益、增强生理功能、抗菌、杀虫、抑制病毒、理气活血、提高消化吸收、提供维生素等功效,将其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水产动物的健康,促进水产经济的发展。养殖者应在养殖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中草药具体功效、相关制剂配方以及使用方法等,充分发挥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和优势,进一步促进现代化渔业的生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