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蜻 杨健科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51)
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逐步提高,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发展体系和最大消费潜力国家,近年来,陆续到中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除了被中国经济的潜力所吸引,更多的也是中国风在全球流行,让他们对古老的中国文化产生好奇。特别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周边的国家来华留学生尤胜。面对这种情况习总书记曾在19大的报告指出走文化自信道路,面对如此好的时机,我们更应该展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此篇文献将对于目前面对留学生传统武术课程设计做出理论探讨。
特别是近几年来,针对留学生的课程设计。在知网上进行检索,总体来说对此所进行研究的论文较少。结果发现,截至目前,关于留学生语言教学的有182篇,其中期刊144篇,硕士研究论文38篇。对于留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教学的论文就只有10多篇,与武术教学相关的有30多篇。相对来说,留学生武术教学这一块区域研究很少。本文总结各项体育运动课程在留学生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个大致的理论探讨。对于留学生在中国接受中华传统武术课程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目标实现的原因。刘贝(2017)在《新疆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论文中讨论到其留学生以中亚国家为主,其中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留学生人数所占比例最多,这与新疆地理上与之相邻,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与之相近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有少部分留学生来自东南亚、欧州、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是通过影视节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和喜爱,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对于传统武术课程的开展都表示很大兴趣。张倩(2014)的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留学生大部分对中国传统武术感兴趣的比重增多且愿意深入学习,但不足的地方是很多人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只停留在武术的技术教学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历史等知识了解很少 。此外,王振兴(2013)也表示留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习动机比重更大,研究得出在传统武术教学上也要加深武术文化的文化普及。吴霞(2011)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学历的留学生学习中华传统课程的目标不一。例如在武术动机调查中,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接受调查问卷,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博士生更加注重其强身健身的功能,而研究生和本科生则更加偏重其攻防技击性,对武术更多占爱好成分。总结上述,针对不同地区来的留学生和不同年纪的留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有相同处也有不相同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设此种课程前充分做好充分的调查。针对不同地区来的中国留学生分开教学,充分了解其特点,结合留学生的特点针对展开教学活动,尽量保证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学生所喜欢的。
经过文献分析,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开展很久,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学者都对其教学课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致的总结如下:
李可有研究指出应根据留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满足留学生的兴趣的条件下传授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技能和锻炼方法,让外国留学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王想成(2013)现状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例如有的老师光是技能型的,在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的积淀有欠缺。有的老师光是理论型的但在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应变能力等方面又欠缺。尹好好(2013)在论文中指出对于教学设计大多数都是在基础理论上,只限于单纯的生字、语法、结构的练习,很少结合中国文化特点、社会风俗和人情习惯来给留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李苏恒(2018)对于留学生教学设计提出情境教学的构想,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使学生自己去主动参与并且想去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信可思(2013)指出相关传统文化对外教材编制欠缺专业性和权威性,或说是单一化、片面化。强调留学生课程应注重课程各元素的文化性,结合留学生本土文化设置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规律设计与管理课程,同时要避免文化工具主义和留学生课程中狭隙的文化主义。这种观点非常新颖,是众多相关研究不可多见的,但却道明了当代留学生教育的弊病。
面对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大概有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设置单一;(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因材施教,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授课老师和留学生在课上和课下交流很少;(3)课程设计当中没有考虑留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了解度,结合皮尔杰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去设计课程。因此造成课程难度过大,导致很多留学生对此出现厌学的状况。例如:武术教学中以24式太极拳,对于没有中华文化基础的留学生来说套路的走向以及为什么要有转向和方位的变化,在课上是很多老师没有说明和让留学生很好理解的。而且每个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因为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在课堂上讲述。因此在教学过程消磨了留学生对武术学习的耐心和兴趣。对此张磊子(2016)就指出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和太极文化内涵分析两方面指出将太极拳攻防原理引入教学的必要性,并且主张把武术段位制推广到武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范金玉(2010)则是提出根据所在高校与留学生本校的教育合作战略来进行的教育计划实施。这就是说把传统武术课程规划进入留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中。这算是一种干预手段,让留学生主动去学习传统武术课程。张雪婷(2015)提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结合两国文化的共通性设计课程内容。李可指出根据留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满足留学生兴趣的条件下传授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技能和锻炼方法,让外国留学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领会中华民族精神。
杨原关于武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指出武术教学中不适应需求、一刀切的课程设置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弊病。也有学者指出在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引导也很重要。对于有些以竞技武术和散打等缺乏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现代武术为教学内容的现象提出以身体体悟作为教学途径,这种方法也适用于留学生以身体体悟为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还有学者提出留学生课程实施上配乐和表象训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武术动作技能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主动性,同样适用于外国留学生的武术教学。
经过以上总结,在课程实施上教师应该在教学方面营造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场景中,并结合留学生自身文化特点,同时又添加一些中国元素,创建一种中西结合情境教学模式中教授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一个舒适融洽又新颖的环境中学习。在课堂上老师的言语引导和肢体动作示范也特别重要。在此过程结合眼神交流和有意无意注意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在一定课时的教学后,组织一定的段位制考核和学分鼓励机制,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动机。另外,例如针对于武术动作的学习可以与互联网教学翻转课堂相结合,课程的录播让学生可以课下根据视频模仿,同时,在数据后台监控到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课上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互相记录,并且上传到老师邮箱,让老师可以观察到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再根据反馈,下节课对其课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
留学生的教学评价除了一定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论考试30%,还有平时成绩30%,以及技术考核的40%。同时对留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经过专业的分析和平时的监控可以让表现对传统武术文化很有兴趣的学生中挑选一两个给予他们一定的薪酬,帮助老师教学。在后续的期间继续对其进行培养,如果几年下来考核及格也可以将其应聘,让其回本地孔子进行传统武术教学。并制定一定的定期回国考察培训计划。让其能够继续服务我国传递中华传统武术。并且可以依据其表现考核,可以授予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其能够很好的传播中华精神。
留学生教学一直是对外教学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前面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此次讨论。但通过文献查找发现这方面的发展还是不容乐观,需要更多的人去实践和为之奋斗。面对留学生的教学问题,我们更多的是给留学生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武术产生更深的兴趣,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主动的去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带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消费。习总书记在19大已经提出现在中国要走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全世界高速发展,全世界人民都关注中国的情况,这是发展我国文化自信的好时机。希望此篇综述能在一定的方面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