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清
(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 湖北 武汉 430070)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都源自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对特定体育运动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了解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怎样的信仰、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健身、娱乐方式和方法,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宗教与道德信仰。所以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认同,对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各民族以农耕、游牧或射猎等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掌握了劳作、骑射等各种必备生存技能的同时,创造着日益丰富多彩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形成了民族传统手工艺、体育以及民俗等文化形式。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民族和地域特征,形式各异的运动项目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历史,而各民族传统的重要体育活动则具有强烈的仪式感与象征意义,对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民族精神与信仰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从具有宗教仪式性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老少皆宜的游戏类项目,到富含丰富哲理和反映着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的武术等运动,无不展示了各民族在思想、艺术等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不仅在于劳作之余丰富人们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增进民族认同感,也是提升个人思想境界、道德修为与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文化自信主题下倡导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忽视体育文化的价值。
各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体育文化孕育和发展的基础,而体育文化的繁荣又使得各民族传统的生存技艺、民族精神与信仰得到传承,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延续,因此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从现存的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不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灵感大多起源于生产生活实践,蒙古族的赛马、满族的射箭等运动,都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下的必备技能。所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所以能够时代相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起到了向下一代传授生存技能、传递价值观和强化民族认同感的作用,满足了现实生产生活与民族发展的需要。其次当一个民族脱离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则其传统体育便失去了发展和传承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这是由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使得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渐渐得不到认同。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需要正视目前的信息高度开放、工业化与全球化等带来的影响,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机制。
由于各民族在生活空间分布与信息交流方面长期相对独立的格局被打破,加之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化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频率日益增长,使得近年来不仅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轨迹受到了冲击,汉族乃至世界各地的主流民族文化都陷入了传承困境。文化趋同现象虽然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就更多议题达成共识和维护和平的发展环境,却也让无数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面临湮没的风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在目前信息传播渠道与交通运输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各民族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撼动和破坏了传统体育文化和其它传统文化的发展根基。首先人们意识到了地域之间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在具备了条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们离开传统的生活环境,寻求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没有了传承的社会基础,又流失了传承人。其次外来文化也渐渐影响了依然生活于传统区域的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人们普遍将现代流行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所创造的成果视为先进文化,越来越多的人不认可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去了传承的动力,让各民族的体育文化活动无以为继。
与现代体育文化的冲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困境居多重要成因,由于在运动理念、价值观以及理论与物质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矛盾,而且现代体育文化与商业、传媒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强势的侵占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导致年轻一代忽视后者的健身与文化传承价值。首先就运动理念而言,现代体育强调各个项目的健身与娱乐价值,利用赛事直播和周边产品的开发推广扩大影响力,让人们痴迷于其竞技性和挑战性带来的感官体验。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入了过多的宗教、哲学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元素,在运动过程中所强调的仪式感和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人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追求相左。其次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融入了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从运动装备、运动理论与训练方法到宣传推广,都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而民族传统体育则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发展和传承,鲜有规范化的运动技能要求、技战术设计与竞技规则。因此不仅不利于其大范围传播和继承,还不符合现代人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日渐式微既是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是各民族基于自身的判断进行选择的后果。而在面对现代体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时逐渐放弃传统,既是各民族追求更好发展条件的现实选择,也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认同感下降、丧失信心的体现。因此在文化自信的发展主题下,应致力于重建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通过宣传推广与交流活动、政策支持以及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创造条件。
拥有系统化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训练方法,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尤其是在部分项目传承人稀缺和几近失传的情形下,首先应组织科研团队对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调研,走访掌握运动技巧、规则及其文化内涵的民众,收集和记录运动器材、活动内容与流程等资料。其次应结合相应民族的民俗、历史等方面的史料,对各项运动的文化内涵展开理论研究,并且借鉴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方法,编写规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材。助力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或者供社会上其它有兴趣的人学习和研究。
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得到认可,应借鉴现代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其影响力。首先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创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基于自愿原则鼓励民众参与。并且采用电视与网络直播的形式,让人们感知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其次在国庆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策划组织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交流活动,将体育文化做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宣传推广。
虽然目前各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了明显影响,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更多的人开始珍视被流行文化冲淡和同化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尝试为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因此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等活动日益频繁,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借助这一趋势,稳固自身的发展基础。首先可以将其融入地方特色旅游文化项目,以表演、互动等形式,让更多人知悉其存在并探究其文化内涵。其次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事件、人物以及传说等素材,做为制作民族文化题材影视作品、网络宣传片的主题和内容。从而通过与影视传媒的融合而利用其传播渠道优势,让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为更多人所了解,促进其在更广的空间内传播和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诞生于民间并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寄托,承载着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价值追求。因此虽然由于人口的流失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失去了活力,但在民间依然有最好的发展基础。所以要想保护和创造性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应鼓励民间社团的发展并为其创造条件。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落实传统文化的保护政策,对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民间社团给予支持,拨付专项基金或者提供场地设施等,使其能够有能力招募成员并开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训练,让民族体育文化有良好的传承条件。其次不同地方、级别的政府部门应共同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组织研讨或者观摩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有效的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通常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需复杂的设施和专业化器材,对参与者的体能和竞技水平没有过高要求,而是更加注重思想与文化的认同感,更加适合在民间传播。因此应探索将其在全民健身运动当中推广,既可以让传统的体育舞蹈、武术等项目广泛传承,又能够传播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构建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首先应针对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修建训练场馆、活动场地以及提供运动器材等。其次在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中推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比赛或节目展演向人们推荐有益的传统健身方法,宣传传统的体育运动价值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当中既有现代体育运动理念所倡导的强健身体的基本理念,更包含了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民俗、伦理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因此其传承和发展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文化自信理念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