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柱
浅谈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林立柱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畜牧兽医站 273300)
鸡的产蛋期一般是指21周龄到72周龄这段时期,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降到50%左右淘汰前的这段时间。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因数对蛋鸡的有害影响,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创造一个有利于蛋鸡健康和产蛋的最佳环境,使鸡群充分发挥生产性能,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得的产出,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刚刚进入产蛋期的母鸡,虽然已到达性成熟阶段,开始产蛋,但机体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继续的增加,鸡大约在40周龄时,机体的生长发育才会基本的停止,这时,鸡的增重较少,40周龄以后,由于脂肪的蓄积,体重会继续增加。(2)处于产蛋期间的母鸡,对饲料、饲喂设备、鸡舍的温度、通风、光照等的改变及饲养人员的改变都非常的敏感,会对鸡群造成应激,影响产蛋。(3)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不同。母鸡刚到达性成熟时,成熟的卵巢会释放雌激素,使母鸡的储存钙的能力增强。随着产蛋高峰期的到达,母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会变强,采食量增加,到了产蛋后期,其消化吸收的能力会减弱,但此时脂肪的沉积能力会增强。
2.1 温度 (1)无论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蛋鸡的产蛋性能。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会使蛋鸡的产蛋率下降、鸡蛋变小,蛋壳品质变差,破蛋、畸形蛋增多。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特别是气温突然下降时,产蛋率也会降低,但此时的鸡蛋较大,蛋壳质量也正常。(2)温度不仅会影响产蛋鸡的健康和产蛋性能的发挥,还会对产蛋鸡的饲料报酬造成影响。蛋鸡在适宜的温度里可以按照自身的需要,调整采食,来维持自身所需要的代谢,温度过低时,为维持自身体温,鸡的采食量会增大;而温度过高时,鸡的采食会减少。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采食量会下降1.1%。产蛋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3~ 23℃,一般多保持在7~22℃,冬季不宜低于4℃,夏季不宜高于30℃。
2.2 湿度 (1)鸡舍内湿度的来源。一般情况下,鸡舍内存在一定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由外界空气带入的水汽;鸡体通过呼吸、粪尿等途径排出的水汽;鸡舍内的地面、墙壁。水槽的蒸发等。(2)湿度对蛋鸡的影响一般是与温度相结合共同起作用的。温度适宜时,湿度对产蛋鸡的健康和产蛋性能的影响不大,只有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才会有较大的影响。如:高温高湿会导致鸡体散热困难,体内积热,采食减少饮水增加活动减少,产蛋性能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中暑死亡。除此之外,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导致鸡群生病等。低温高湿时,鸡体失热过多,会使鸡的采食量增加,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通风换气 是调控鸡舍空气环境状况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可以排出鸡舍内污浊的空气,保持鸡舍内空气的清新和舍内的空气流动,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温湿度。
2.4 合理的光照 对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作用,除了可以保证鸡群正常的采食饮水和活动外,还能增强性腺的机能,促进产蛋。在鸡的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光照时间只能增多,不能减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会导致鸡的兴奋不安,并会诱发鸡啄癖症,严重时会导致脱肛;光照时间过短,强度过弱,有达不到光照的目的。因此要控制好合理的光照。
2.5 产蛋鸡的饲养密度 会直接影响着鸡的采食、饮水、产蛋等,因此,要提供合理的饲养密度。
3.1 整顿鸡群 鸡群在转群上笼或转入其它饲养方式的产蛋鸡舍之前要进行整顿。严格淘汰病、残、弱、瘦、小的不良个体。在转群前对全群鸡进行驱虫,主要是驱除肠道线虫。针对育成鸡的发病史,全群投药1~2次,疗程3~5d,进行鸡体净化。经过整顿后白壳蛋系的母鸡体重1.2~ 1.3kg,褐壳蛋系的母鸡体重1.4~1.5kg,使鸡群健康一致,有一个理想的体重和体形。
3.2 转群 应在开产前完成,在17~18周龄,最迟不超过21周龄时进行。为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再转群前2d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双倍的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专群当日连续24h光照并停料供水4~6h。转群应尽量在夜间进行,抓鸡时要抓鸡脚,不能抓颈抓翅,动作要迅速不能粗暴;转群后要注意保持鸡舍内的安静,饲喂次数适时的增加1~2次,并保证充足的饮水;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双倍的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2~3d。经常观察鸡群,防止意外的发生。
3.3 补充光照 一般从18~20周龄开始,每周延迟长光照0.5h,直至将光照增加到14~16h后恒定不变。如果到达20周龄时,鸡群的体重仍没有达到标准体重,这是可以将补充光照的时间往后延迟一周,即在第21周开始时进行。
3.4 更换日粮 一般在18~19周龄由育成鸡饲料逐渐更换成产蛋鸡饲料。
(1)根据产蛋鸡的年龄和产蛋水平,可以人为的将产蛋期分为若干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产蛋鸡群对蛋白质、能量、钙等物质的需求量不同,需要饲喂不同的饲料以满足其需求,这种的饲喂方式成武分段饲养。常用的有两段制和三段制。(2)两段制是以50(或42周龄)为界限,通常认为50周龄以前是鸡的产蛋高峰期,又是生长阶段,日粮中的蛋白质控制在16%~17%左右。50周龄后,鸡群的产蛋率开始下降,此时粗蛋白质下降为14%~15%。三段制是从20~40周龄为阶段,40~60周龄为第二阶段,60周龄后为第三阶段,根据产蛋水平,三个阶段中的蛋白质水平不同,饲养时,注意合理的添加蛋白质,以维持产蛋的需求。采用三段制饲养法,产蛋高峰期出现早,上升快,高峰持续的时间长,产蛋相对而言多,种鸡可以提早利用种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鸡群开产前必须增加饲料配方中钙的含量,以提高开产母鸡体内钙的贮备,这样有利于提高母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
(1)每天按时开关灯,合理安排光照时间;确保水质良好的饮水全天候供给;定时喂料,喂料以3次/d为宜,3次的喂料量分别占全天喂料量的30%、30%和40%;勤拣蛋,一般拣蛋2次/d,每次拣蛋时要轻拿轻放,破蛋、脏蛋要单独放,并及时做好记录。(2)固定饲养员,减少应激。注意观察鸡舍环境变化,使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密度、供水、供料等符合要求并力求合理和相对稳定;根据生产情况需要调整日粮时要注意防止突然改变,最好有一个周的过渡时间。(3)搞好鸡舍内部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清洗食槽和水槽,并注意消毒防病。(4)不同季节管理要点不同。春季:温度上升、光照加长、利于产蛋,但疾病较多,注意防疫。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增加采食量。秋季:保证光照时间稳定。冬季:防寒保温,增加舍内温度和注意通风换气。(5)经常细心观察鸡群,也是蛋鸡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早饲、晚饲及夜间都应注意观察,主要观察鸡群的健康、采食情况、饮水情况、鸡粪情况、有无啄癖鸡、产蛋情况等情况。每天记录好鸡群的耗料情况、产蛋情况、变动情况、环境条件以及卫生防疫等资料,便于与该品系鸡的生产性能指标相比较,进行分析,找出不足,纠正和解决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乔雯, 晁娅兰. 冬春季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 当代畜牧养殖业, 2018(3): 17
[2] 丁川, 仇爱华. 夏季产蛋鸡的饲养管理[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11): 87.
[3] 郑新毅. 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3(12): 16-18.
(2019–11–18)
S831.4
B
1007-1733(2020)01-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