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忠, 白宝泉, 王 硕
(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 102206)
煤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1]。煤燃烧不仅产生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传统污染物,还是As、Se、Pb等痕量重金属排放的重要来源[2-5]。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这些重金属在尾部烟气中发生复杂的迁移转化过程,不仅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产物[6],还会异相凝结在飞灰颗粒表面上,或者始终以气态方式存在最终排入到大气中[7]。研究指出,熔沸点较低的As、Se在尾部烟气中便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8,9],而Pb属半挥发性重金属,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10]。王泉海等[11]采用化学热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As、Cd、Sb和Hg在常规和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向气相次氧化物及单质的转化,发现在常规燃烧方式下,痕量元素在高温时易挥发,而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的挥发则会受到抑制。闫蓓[12]计算指出,氧化性条件下As在较低温度时以As2O5(g)存在,高于900 K时,主要是AsO(g),还原性气氛下,550 K时以As2S2(cr)存在,高于700 K,AsO(g)是主要稳定存在形式,并有AS2(g)、AsH3(g)生成。Frandsen等[13]通过计算指出,标准氧化性条件下,当温度在1300 K以下时Se以SeO2形式存在,在1300-2000 K,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发生SeO2到SeO的转化。Malykh等[14]还发现,氧化性条件下温度高于1200 K时,还有少量Se和SeH生成。冯荣[15]通过热力学计算的方法分析了重金属Pb在锅炉尾部烟气中的形态分布情况,计算指出,在铅/煤/(氧+氯+硫)系统中,Pb在氧化性气氛下,低于900 K时主要是气态PbCl4,1100 K以上主要是气态PbO;还原性气氛下,Pb在中低温时主要是PbS,随着温度的升高,单质Pb的比例逐渐增大。Yan[16]考虑到痕量元素之间也可能发生反应,计算了As、Hg和Se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发现温度低于600 K时,有HgSe(g)生成,在500-1000 K时有AsSe(g)生成。
煤中的S、Cl等元素也会影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17]。刘迎晖等[18]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指出,Cl元素对Se和As的蒸发影响不大;张宾[17]通过实验研究指出,Cl元素对烟气中气态重金属的含量有较小影响,但S元素会增加烟气中的Pb含量;Wu等[19]利用化学热力平衡模型STANJAN建立了“重金属-CH4(燃料)-空气-Cl”系统,用于研究重金属氯化物与氧化物的互相转化,计算结果表明,As和Pb主要以氯化物形式存在,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氧化物的比例会增大;一些学者研究了垃圾焚烧过程中S、Cl元素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严玉朋等[20]计算指出,氧化性气氛下,S元素可抑制焚烧中Pb的挥发,Cl元素则促进挥发,还原性条件下,S、Cl元素均能够促进Pb的挥发,且S比Cl对Pb的亲和性要强;胡济民等[21]通过实验得出氧化性条件下,Cl元素的加入能够促进Pb向飞灰中的转移,与陈勇[22]的结论相同。
本研究基于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As、Se、Pb三种重金属在氧化性气氛和还原性气氛下、不同温度时在锅炉尾部烟气中的形态分布,同时还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的S、Cl元素对重金属As、Se、Pb形态分布的影响,丰富了烟气中气态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同时为经济高效治理重金属提供了理论支持。
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就是要在给定的初始条件(比如给定温度、压力和系统主要成分)下,寻找系统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时的各组分的摩尔百分数[23]。实际计算中最常采用的是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该方法跳过了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直接依据热力学定律从整体上分析计算,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煤燃烧过程及化学平衡组成的计算中。
为了真实的模拟燃煤电厂锅炉的环境,计算的初始条件设为:温度区间选取为400-2000 K,步长为100 K,压力选定1个标准大气压,分别研究还原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条件,过量空气系数选取为还原性气氛0.8和氧化性气氛1.2,假设空气由79%的N2和21%的O2组成,选取的煤种为某电厂燃烧的烟煤,将C、H、O、N、S作为煤的有机组分,理论空气量按照煤中主要元素C、H、O、S、N完全燃烧所需的氧气量计算得到。输入煤的初始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输入煤初始条件
2.1.1 As的形态分布
还原性气氛与氧化性气氛下As+煤系统中As的形态分布计算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还原性气氛下,低于600 K时As主要以固态As2S2存在,600 K时开始大量生成As4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As4开始转化成气态As2,到1200 K时气态As2的比例达到最大,之后开始生成AsS、AsN气体,在1400 K时AsS气体的量达到最大值,到2000 K高温时,As基本全部转化为气态AsO,说明As在高温时以AsO为最稳定形态,这与闫蓓[12]的模拟结果相同。
图1 还原性气氛与氧化性气氛下As与煤的形态分布
氧化性气氛下As的主要存在形态是As2O5(s)、As4O6(g)和AsO(g)。800 K以下以固态As2O5存在;800 K逐渐转化成气态As4O6,900-1200 K时主要是气态As4O6,1100 K开始生成气态AsO,到1500 K以上则全部为气态AsO。
2.1.2 Se的形态分布
还原性气氛与氧化性气氛下Se+煤系统中Se的形态分布计算见图2。由图2可知,还原性气氛下,1100 K以下Se主要以气态H2Se存在,温度低于500 K时,H2Se发生分解反应,开始有固态Se生成。1100 K以上开始生成SeS气体和Se2气体,1500 K时SeS的量达到最大值,1200 K开始气态Se逐渐增加,1800 K主要是气态Se和少量气态SeO。
图2 还原性气氛与氧化性气氛下Se与煤的形态分布
氧化性气氛下,1300 K以下Se主要以气态SeO2存在,低于500 K时气态SeO2转化为固态SeO2,1300 K以上开始逐渐生成气态SeO,这是因为高温下SeO2开始分解,2000 K时几乎等量的SeO2和SeO共存,并有少量的气态单质Se存在,计算结果与Frandsen的模拟相同。
2.1.3 Pb的形态分布
还原性气氛与氧化性气氛下Pb+煤系统中Pb的形态分布计算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还原性气氛下,700 K以下时Pb主要以固态PbS形式存在,温度高于700 K后,固态PbS开始向气态PbS转化,700 K开始Pb也逐渐气化,1400 K以上PbO逐渐增大,Pb氧化生成PbO。
图3 还原性气氛与氧化性气氛下Pb与煤的形态分布
氧化性气氛时,1000 K以下Pb主要以固态PbSO4形式存在,在1000 K以上时PbSO4开始分解生成PbO,到1200 K时基本全部为PbO气体,少量气态Pb在1600 K以后开始生成,与冯荣的模拟结果相同。下式为发生的反应:
SO4(s)→PbO(g)+SO3(g)
(1)
2PbO(g)→2Pb(g)+O2(g)
(2)
为了研究S元素、Cl元素对As、Se、Pb的形态分布影响,在煤+重金属系统中加入了S、Cl两种元素,分别在还原性和氧化性气氛下,选取煤中原始S、Cl含量、5倍和10倍的S、Cl含量进行模拟计算。
2.2.1 S对As、Se、Pb的形态分布影响
2.2.1.1 S对As的形态分布影响
还原性气氛下,As+煤+S系统在不同S含量时,As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还原性气氛下随着S含量的增大,As2S2(s)在500 K温度以下逐渐转化为As2S3(s),1400 K时AsS(g)为As的主要形态。S含量的增大,S与As有较强的结合性,提高了AsS(g)的比例,表明还原性气氛下S元素对As的形态分布有较大影响。
图4 还原性气氛下不同S含量对As形态分布的影响
氧化性气氛下,As+煤+S系统在不同S含量时As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在氧化性气氛下,As的形态分布几乎没有变化,系统中加入S元素后得到的砷的硫化物非常少,S含量最大时生成的AsS最多也仅为2.69×10-8,因此,在氧化性气氛下,S元素对As的形态分布影响很小。
图5 氧化性气氛下不同S含量对As形态分布的影响
2.2.1.2 S对Se的形态分布影响
在还原性气氛下,Se+煤+S系统在不同S含量时Se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在还原性气氛下,随着S含量的增大,SeS(g)的含量也逐渐上升,到1500 K时达到了最大值,这表明在还原性气氛下S元素与Se有较强的结合性,更容易生成Se的硫化物。
图6 还原性气氛下不同S含量对Se形态分布的影响
在氧化性气氛下,Se+煤+S系统在不同S含量时的Se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氧化性气氛下Se的形态分布几乎相同,系统中加入S元素后生成的硒的硫化物非常少,S含量最大时生成的SeS最多也仅为2.39×10-7,因此在氧化性气氛下,S元素对Se的形态分布影响非常小。
图7 氧化性气氛下不同S含量对Se形态分布的影响
2.2.1.3 S对Pb的形态分布影响
在还原性气氛下,Pb+煤+S系统在不同S含量时Pb的形态分布结果如图8所示。结果表明,在还原性气氛下随着S含量的增大,在1000 K温度以上,PbS(g)的比例逐渐增加,表明S元素与Pb有较强的结合性,更容易生成Pb的硫化物。
图8 还原性气氛下不同S含量对Pb形态分布的影响
在氧化性气氛下,Pb+煤+S系统在不同S含量时Pb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9。由图9可知,在氧化性气氛下随着S含量的增大,Pb的形态分布几乎相同,表明氧化性气氛下S元素对Pb的形态分布影响很小。
图9 氧化性气氛下不同S含量对Pb形态分布的影响
2.2.2 Cl对As、Se、Pb的形态分布影响
2.2.2.1 Cl对As形态分布影响
在还原性气氛下,As+煤+Cl系统在不同Cl含量时的As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10。由图10可知,在还原性气氛下,As的形态分布几乎相同,系统中加入Cl元素后砷的氯化物非常少,Cl含量为3×10-4时生成的AsCl3最多也仅为9.34×10-12。因此,在还原性气氛下,Cl元素对As的形态分布影响非常小。
图10 还原性气氛下不同Cl含量对As形态分布的影响
在氧化性气氛下,As+煤+Cl系统在不同Cl含量时的As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11。由图11可知,氧化性气氛下As的形态分布也几乎相同,系统中加入Cl元素后生成砷的氯化物非常少,Cl含量为3×10-4时生成的AsCl3最多也仅为1.39×10-8。因此,在氧化性气氛下,Cl元素对As的形态分布影响非常小。
图11 氧化性气氛下不同Cl含量对As形态分布的影响
2.2.2.2 Cl对Se形态分布影响
在还原性气氛下,Se+煤+Cl系统在不同Cl含量时的Se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12。
图12 还原性气氛下不同Cl含量对Se形态分布的影响
由图12可知,在还原性气氛下Se的形态分布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还原性气氛下,Cl元素对Se的形态分布影响非常小。
在氧化性气氛下,Se+煤+Cl系统在不同Cl浓度时的Se的形态分布结果见13。由图13可知,Se的形态分布几乎相同,因此,在氧化性气氛下,Cl元素对Se的形态分布影响非常小。
图13 氧化性气氛下不同Cl含量对Se形态分布的影响
2.2.2.3 Cl对Pb形态分布影响
在还原性气氛下,Pb+煤+Cl系统在不同Cl含量时的Pb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14。由图14可知,随着Cl元素含量增大,500 K温度以下有PbCl2(s)生成。
图14 还原性气氛下不同Cl含量对Pb形态分布的影响
在氧化性气氛下,Pb+煤+Cl系统在不同Cl含量时的Pb的形态分布结果见图15。由图15可知,PbCl2(g)在1100 K左右开始生成。随着Cl元素含量增大,PbCl2(g)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可能发生了下列反应:
图15 氧化性气氛下不同Cl含量对Pb形态分布的影响
PbSO4(s)+2HCl→PbCl2(g)+H2O+SO3
(3)
氧化性气氛下,As的主要存在形态是As2O5(s)、As4O6(g)和AsO(g)。800 K以下以固态As2O5存在,900-1200 K主要是气态As4O6,1500 K以上则全部为气态AsO。还原性气氛下,As低于600 K主要是固态As2S2,600-900 K主要是As4气体,900-1400 K内As2、AsN、AsS气体共存,到2000 K高温时,As基本全部转化为气态AsO。
氧化性气氛下,1300 K以下Se主要是气态SeO2,低于500 K时转化为固态SeO2,1300 K以上开始逐渐生成气态SeO,2000 K时几乎等量的SeO2和SeO共存,并有少量的气态单质Se存在。还原性气氛下,1100 K以下Se主要是气态H2Se,温度低于500 K时,开始有固态Se生成。1100 K以上开始生成SeS气体和Se2气体,1500 K时SeS的量达到最大值,1200 K开始气态Se逐渐增加,1800 K主要是气态Se和少量气态SeO。
氧化性气氛下,1000 K以下Pb主要是固态PbSO4,1000 K左右PbSO4发生分解,生成PbO,到1200 K以上时气态PbO成为最主要形态,少量气态Pb会在1600 K以后开始生成。还原性气氛下,700 K以下Pb主要是固态的PbS,从700 K开始,固态PbS开始向气态PbS转化,700 K开始Pb也逐渐气化,在1800 K以上高温时,气态Pb是最主要的形态。1400 K以上有少量的PbO开始生成。
氧化性气氛下,S元素对As、Se、Pb的形态分布影响均很小,但还原性气氛下,S与As、Se、Pb均具有将强的结合性:随着S含量的增大,相应AsS(g)、SeS(g)、PbS(g)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无论是在氧化性气氛下还是在还原性气氛下,Cl元素对As和Se的形态分布影响都非常小,这与前人的计算结论相同。而Cl元素对Pb的形态分布有密切的影响。Cl元素含量越大,Pb的氯化物PbCl2在低温段分布越多,说明Cl元素对Pb有较强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