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涵
異體字一直以來是漢字研究領域的一大重要課題,備受漢字文化圈的重視。日本近世關於異體字的研究材料主要收録於杉本つとむ所編的《異體字研究資料集成》。其中,《異體字辨》輯録的異體字最多、涉及的分類最廣;更值得一提的是,《異體字辨》亦是日本最早提出“異體字”這一術語的字書,作爲研究近世異體字的材料,其地位和價值都不容忽視。另一方面,《異體字辨》的成書深受《字彙》《字彙補》《正字通》等中國字書的影響,作爲中日漢字交流、域外漢字研究的材料之一,亦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但是,到目前爲止,關於《異體字辨》,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只有少數學者提到過該書的重要性和研究價值,而鮮有專門性、全面性的論述。
本文以考察日本近世異體字爲背景,在簡要介紹《異體字辨》該書及其作者之後,論述其在辭書学方面以及漢字研究方面的價值。
本節主要介紹《異體字辨》的成書時間、作者、成書目的及用途、主要内容等方面。
(一) 成書時間
《異體字辨》成書於近世前期。具體成書年代書中未有記載,作者中根元圭也未提及,但是,貝原益軒序有“元禄壬申下元日筑前州貝原篤信注”的落款。元禄年號在日本近世1688—1703年間,元禄壬申年則是1692年。因此,根據該序判斷,《異體字辨》的成書年代爲1692年。
(二) 作者
《異體字辨》的作者中根元圭,姓平,名璋,字元圭,近江淺井郡人,通稱丈右衛門,又因住平安白山街,世人稱白山先生。中根元圭作爲漢字學家並不出名,但是,卻是近世著名的和算家,著作多與和算相關,漢字學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筌蹄集》《韻鏡明解》《異體字辨》《增補多識編》《字彙直横圖諺解》等。
(三) 成書目的及用途
關於《異體字辨》的成書目的和用途,貝原益軒在其序中提及“辨正俗覈古今分同異昭得失”,即辨别漢字的正俗、古今、異同。《異體字辨》主要輯録的是近世的異體字,關於其收字範圍,書中導言提及“輯日用字至其非常字以俟後學而已”,即主要輯録當時的日常用字,並不涉及非常用字。
(四) 主要内容
(五) 版本介绍
《異體字辨》目前所能看到的刊本共有七種,分别是: 國會圖書館藏本二本、内閣文庫藏本二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本一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藏本一本、無窮會平昭文庫藏本一本。以上各刊本都是内容相同,只是在刊印的過程中存在外觀大小、題簽(或後題簽)的不同而已。如,無窮會平沼文庫藏本“異體字辨 左/右”,國會圖書館藏本“異體字辨 上/下”、内閣文庫藏本“異體字辨 乾/坤”等。其中,後兩本是以無窮會平沼文庫藏本爲底本的改裝本。本文使用的是收録在《異體字研究資料集成》中的版本,也是以無窮會平沼文庫藏本爲底本的。
日本每個時期都有字書湧現,如平安時代有《篆隸萬象名義》,《新撰字鏡》(892年)、《和名類聚抄》(934年)、《類聚名義抄》(十二世紀前半);中世三大字書《倭玉篇》《下學集》《節用集》等。這些字書收字很多,且大多注音、釋義、標注出典,非常有益於漢字的探源究變。同時,對於俗字等異體問題也有所涉及,如《類聚名義抄》(觀智院本)中收録了大量的俗字。但是,直到近世,没有出現一部專門整理和收録異體字的字書。近世初期,《異字篇》(元禄四年[1691]刊,雲石堂寂本)成書,但是由於收字較少,且與《異體字辨》年代太接近,並未被重視。元禄五年(1692)《異體字辨》作爲一本專門整理、輯録和檢索異體字的字書刊行,在俗字頻出、漢字字形使用混亂的中世末期和近世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杉本つとむ在《異体字とは何か》中提到:
おそらく日本で最初の科学的方法による字書として、本書を高く評価してもよかろうと思う。本書の存在価値は各自の使用によって、いっそう輝きをます。(本書作爲日本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編纂而成的字書,應該獲得很高的評價。本書的存在價值將會在每個人不同的使用中愈發顯耀。)(筆者譯,下同)
以下,以《異體字辨》的導言和序爲基礎,結合其内容,簡述其辭書學價值和在漢字研究方面的價值。
(一) 《異體字辨》的辭書學價值
不同於《倭玉篇》《節用集》等字書,《異體字辨》是用於輯録近世日用異體字的專門性字書,輯録漢字多,條目全;編排和檢索方法層次分明系統化,具有科學性和便捷性。相對於日本歷代字書,具有較大的突破和創新。另外,《異體字辨》在成書的過程中深受《説文解字》《字彙》《字彙補》《正字通》等中國字書的影響,其研究亦能够爲以上中國字書在日本的流傳和影響提供强有力的佐證。
圖一
1. 科學便捷的檢索方法
《異體字辨》是日本字書歷史上最早開始使用筆畫和運筆檢索的字書。在其導言中有“悉以筆劃多寡序之,就中各分‘起横’、‘起直’、起斜’以作觀覽,雖然運筆先後人人不同,不可必泥焉”。書中按照筆畫數排序分類,然後利用起筆不同,在同一筆劃下根據“起横”、“起直”、“起斜”的筆運分步檢索。這一方法規避了一直以來按部首查字時歸部的分部繁多,歸部混亂的問題。並且,從字書的受衆來看,利用筆畫和運筆檢索的受衆面更廣,即使不知道漢字部首或讀音,也能通過數筆畫的方式檢索成功。這種利用筆畫排序、同時在全書中運用運筆檢索的分層次分步驟的系統的檢索方法(如圖一)在日本字書歷史上是非常大的創新和突破,杉本つとむ《異体字とは何か》高度評價了書中的運筆:
こうした分類は何らか示唆されたものであろうか。あるいは中根の発明か。現代の四角号碼による方法と基本的に同一の考えであり、すこぶる興味がある。せいぜい字画か分類するぐらいであるから、この新しい方法がもし中根の発明とすると文字研究史上·字書史上注目すべきものということができる。これは漢字の構造とも関連して考えられるわけで、現代に十分生かすに足りる。(這樣的分類或許是受到了某種啓發,或許是中根元圭自己的發明。耐人尋味的是,它與現代的四角號碼方法在基本上是一樣的。至少筆畫或者分類這樣的新方法如果是中根的發明的話,應該得到文字研究史上、字書史上的關注。這也與漢字的構造相關,足够活用於現代。)
2. 與中國字書的交流
近世,隨著中日貿易的交往頻繁,日本漢籍的傳入主要以商業渠道爲主。據嚴紹璗《漢籍在日本的流佈研究》,江户時代漢籍流傳日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种書籍在中国出版不到十年就會流入日本。《異體字辨》成書于1692年,此時,在中國影響力較大的幾部字書《字彙》《正字通》等已經傳入日本,且成爲影響當時日本漢字研究的重要文獻。這種來自中國的影響力在《異體字辨》中亦有比較明顯的體現,《異體字辨》亦成爲當時中日辭書交流中的縮影之一。關於在成書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將參考其序中提到的輯字之根據“於是根據乎説文,縱横乎諸説,探索傳記所載之古字,録其要用者”簡要論述。
(1) “根據乎説文”
雖然序中明確提及《説文解字》,但是,概觀《異體字辨》全書,所録字體皆爲隸定後的字體,而《説文解字》爲古體,因此,其所録之古字的來源並非《説文解字》。對“根據”一詞理解,本文認爲,是以《説文解字》爲基礎,展開注記和解釋。書中許多古字是由《説文解字》正篆或重文隸定而來。例如:
以上三個古字,無論《異體字辨》的直接輯字的來源如何,其根本上是基於《説文解字》的古文或重文經隸定或隸變而來,正如序中提及《異體字辨》的古字,是“根據乎説文”。另外,非“古字”也存在參照《説文解字》的情況。例如:
4) “厂,俗鴈”,異體字是“厂”,正字是鴈,注記用語是“俗”。按: 《字學三正》“雁鴈,古文異體”。《字彙》“雁與鴈同”。《説文解字》:“雁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厂”是“雁”通過省略構件“隹”而來的省俗字,鴈又是“雁”的異體字,因此,“厂”又成爲鴈的異體字,并注記爲“俗”。“厂”與“雁”的關係之説出自《説文解字》。因此,《異體字辨》在考察“厂”與鴈時,參考了《説文解字》。
(2) “縱横乎諸説探索傳記所載之古字”
這部分涉及到的中國字書較多,本文就關聯性最高的《字彙》作簡要論述。關於《字彙》傳入日本的時間,根據花登《『字彙』の我が国字書史上に與えた影響》,慶安元年(1648)已經出現了風月宗之刊的《字彙》翻刻本,並且在江户幕府的紅葉山文庫藏書目録“御文庫目録”中,寬永十九年(1642)的條目里已經有了《字彙》,因此,《字彙》傳入日本的時間應該在1642年之前。杉本つとむ《異體字辨·解説》中指出,中根元圭創作《異體字辨》的參考之一是《字彙》,理由有二: 其一,從時間上,《字彙》和刻本在日本出現的時間很早,檢索書籍目録,寬文無刊記本、寬文十年本、寬文十一年本、元禄五年本的和刻本都已出現。並且寬文十一年《和字彙》,元禄五年《小字彙》等支流也相繼出版。其二,從内容上,中根元圭在《異體字辨》之前著有《字彙直横圖諺解》一書,該書是對《字彙》尾卷所附在《韻圖直横二圖》的解説。因此,中根元圭在著《異體字辨》時已經接觸到了《字彙》,並且進行了參考。本文從體裁和内容兩方面進一步展開説明。
體裁上,首先,按筆劃分類。《字彙》將漢字部首歸並爲214部,部首根據筆畫多少編排,每部中的字亦根據筆畫多少編排。同時,《字彙》卷首列有“檢字”項,“若疑難字不得其部仍照畫數在此檢之”,即不清楚部首的疑難字依然按照筆畫數檢索。《異體字辨》亦是先按照筆畫多少共分爲三十四畫,再根運筆運檢索。因此,在按照筆畫分類方面,《異體字辨》參照《字彙》的成分很大,正如杉本つとむ指出,中根元圭在根據筆畫對漢字進行分類時,毋庸置疑是參考了《字彙》。其次,利用運筆。《字彙》在卷首列“運筆”項,共有72字,其中有37字也被《異體字辨》收録。《異體字辨》在筆畫分類後,也按照“起横、起直、起斜”的運筆編排檢索,但是在細節方面,兩者存在較大的差異。如表一:
表一 《字彙》和《異體字辨》的“運筆”
表一中,“川”、“左”、“右”三字在運筆的起筆順序上,兩本字書都一致,這樣運筆起筆順序兩者完全一致的共有表中的4字。
“運筆”不同的情況分兩種: 第一種,兩者起筆不同,如例5);第二種,《字彙》中不是以筆畫作爲起筆,而是指出某字構件的先後順序。而《異體字辨》通書起筆以筆畫爲主。如例6)、7):
由以上三例可知,兩者在運筆細節上存在不同,對字構造的認識也有所不同。另外,中根元圭將運筆貫穿於《異體字辨》全書,這也是該書最大的獨創性和特點。《字彙》只在卷首的“運筆”項中列舉了72字,却没有把它列入编辑系統中。因此,可以説《異體字辨》在“運筆”方面,受到了《字彙》的“運筆”項的啓發,並對其進行了發展和創新。
在内容上,《異體字辨》的主要内容是廣泛輯録當時使用的異體字,而《字彙》中關於異體字也有詳細的記載,兩者存在明顯的相似之處。首先,關於異體字的注記用語方面,《異體字辨》中共有“同、古、俗、即、佛、本、篆、正、籀、通、隶、省、訛、誤”等14類注記用語,《字彙》中注記用語共有“古文、古某字,古作某
、本某字、本作某
、俗作、俗别作、俗字、俗某字
、即某字、同某、篆文、籀文、通作、隶作、别作、或作、今作、奇字、象某之形,象形
、某字之訛、一作某、又作某、某省文”等。《異體字辨》的注記用語中除了“佛”和“誤”兩類,其它的都出現在《字彙》中。兩者的相似度非常高,能體現出《異體字辨》對《字彙》的參考程度。其次,在具體字例處理方面,如注記“俗”類:8) “卆”,《異體字辨》: 卆,俗卒;《字彙》: 卒俗字。
9) 呩: 《異體字辨》: 呩,俗嗜;《字彙》: 俗嗜字。
《異體字辨》中注記“俗”類的共有302字,其中一半以上與《字彙》中的内容一致,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字彙》。再看注記“古”類,《異體字辨》中有1 373字,其中與《字彙》一致的有537字,逹三分之一以上。再看注記“篆”類,《異體字辨》中共有8字釋爲“篆”,8字與《字彙》完全一致。例如:
以上,《異體字辨》在異體字的注記用語和具體字例處理上對《字彙》的參考和借鑒程度比較高,《異體字辨》能够爲《字彙》在日本近世社會中的影響提供有力佐證。另一方面,《異體字辨》對于《字彙》具有一定的創新,亦體現了中日辭書交流中的繼承與發展。
(二) 《異體字辨》在漢字研究方面的價值
《異體字辨》明確以日用“異體字”爲内容,直接反映了當時的漢字社會狀況,亦體現出在經濟文化發展繁榮,教育比較普及的社會背景之下,人們對於漢字的使用觀念和使用意識。在瞭解漢字在日本的傳播過程,推進跨文化漢字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價值。本文將從以下角度簡述《異體字辨》的漢字研究價值:
1. 日本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異體字”
就“異體字”這一説法,根據杉本つとむ(1978)之説,《異體字辨》的作者中根元圭是第一個明確提出“異體字”這一説法的人:
私見では「異体」の用語で、明確でかつ古いところは、次の『異体字辨』(元禄五年序1692)の<導言>であろう。凡字逢異體而欲知其字正體者須就<歸正門>考之(後略)さらに、<導言>を読んでいくと、<正字>に対する用語として用いているようである。しかも、ここで集めた異体は<日用ノ字>で<非常ノ字>ではないと述べている。編者の立場からいけば、日常よく見られ、用いられる異体を認めて収集しようとしているとしていることも確かである。しかも出來上がったものを見ると、<古字·籀文·俗字>などの注記がある。これは発生的な点で注記したまで異体字としては、時代には関係なく同時代的なものの正と異の対応で考えていると判断してよさそうである。(我個人認爲“異體”這一用語,最明確且最早出現於《異體字辨》(元禄五年序1692年)的“導言”中。凡字逢異體而欲知其字正體者須就“歸正門”考之(後略)。而且,根據“導言”可知,它是與“正字”對應使用的用語,同時文中收集的異體是“日用的字”,不是“非常用字”。從編者的立場看,確實是打算認可并收集日常常見的、多用的異體。從其完成來看,文中有“古字、籀文、俗字”等注記,是對當時發生時的現象進行的注記,所謂異體字,與時代無關,是根據同一時代的漢字的正和異的對應而進行判斷。)
異體字就是彼此音義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嚴格地説,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異體,才能成爲異體字。但是,一般所説的異體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嚴格意義的異體字可以稱爲狹義異體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稱爲部分異體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廣義的異體字。
圖二
另一方面,《異體字辨》雖然輯字多且注記比較全面,但是,對於每一種注記用語,作者並没有提出明確的界定和概念,即什麽類型的異體字屬於“古”,“同”和“即”等相似的注記用語該如何判斷。注記用語的内涵和外延仍然是作者留給後世學者的研究課題,也爲深入研究近世異體字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研究思路。另外,《異體字辨》無論是在異體字的數量,還是在檢索“正體”或“異體”的快速便捷性方面更勝一籌,但是其所輯録之字無注音、無釋義、無出典,這些空白都爲後世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 開啓近世異體字研究
由於近世文化繁榮,教育普及,出版業繁榮等特殊時代性的影響,漢字的發展也呈現出多樣性,應運而生了一系列漢字相關的字書。《異體字辨》成書于1692年,在其之後,出現了一批題材和内容與其相似的字書。作爲成書較早,且輯字較多的異體字字書,《異體字辨》對後世字書存在一定的影響。本文從以下幾方面簡要説明其與近世其它字書的關係。
(1) 體例上,《異體字辨》不同於日本傳統字書,以筆畫多少分類排序,在其後出現了數部字書,都按照筆畫多少分類排序,如《倭楷正訛》(1753年)、《楷林》(1793年)、《省文篆考》(1803年)等字書。另外,《異體字辨》的“好異門”主要以全面輯録某字的異體字爲主,異體字的數量從一個到十幾個都有。如,“長”的異體字就有11個,如圖三。而《正楷録》(1791年)的附録“弁似”也採取了類似的方式,從二字相似到七字相似,如圖四。且關於“弁似”,其序中解釋爲“疑似的な異体字の地位にあるということになろうか”(屬於疑似異體字之列)(筆者譯)。“弁似”類同樣被運用於《古今字樣考》(1861年)中。類似的輯字方式,恐怕也有參考《異體字辨》的成分。
圖三
圖四
(2) 内容上,《異體字辨》收録了5 002個漢字,其輯録漢字的數量在近世的字書中最多,因此,在内容上,或多或少會成爲後世字書的參考。如“厂”作爲“雁”的俗字被收録在字書中,最早見於《異體字辨》,其後,《同文通考》和《省文篆考》等字書中將“厂”作爲“雁”的省俗字收録。另外,《異體字辨》附録中有89個“和俗字”,這亦是日本較早出現的關於“和字、國字、國訓”的收録,之後的《同文通考》《和字正俗通》等字書繼承了該89字,並對其做了進一步的擴展和研究。因此,無論是在從體例還是内容上都不難看出,後世同類字書對《異體字辨》或多或少進行了參考和繼承。在近世異體字研究中,《異體字辨》最早提出“異體字”説法,且展開了詳盡的分類,其先導性的作用和價值毋庸置疑。
3. 可以發掘一些特殊的用字現象
近世社會文化繁榮,用字現象複雜,出現很多特殊的位相用字和個人用字,這些用字亦出現在《異體字辨》中。根據《異體字辨》導言中提到的“輯日用字至其非常字以俟後學而已”,可以認爲,作者輯録與書中的5 002個字都是當時的日用字。由此,杉本つとむ指出:
本書の異体字が日用ノ字である点も注意したい。そこに本書が中世·近世の日本の漢字を考え上の絶好の参考書であることにもなるのである。(需要注意本書中的異體字是日用字這一點。因此,本書是研究中世和近世日本漢字的絶好參考書。)
本文簡要介紹了成書於近世初期的《異體字辨》及其作者,初步論述了其辭書學價值和漢字研究價值。本文的主要結論可以概括爲: (1) 《異體字辨》在筆畫分類、使用運筆、註記用語、檢索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創新性,突破了歷史傳統模式的同時能給後世一定的啓示;(2) 《異體字辨》和中國字書《説文解字》《字彙》等的特殊關係,能够反映近世中日漢字交流狀況,其本身也是近世中日漢字交流研究的寶貴材料之一;(3) 《異體字辨》在近世成書較早,在其後出現了一批題材類似的字書,無論是在内容上還是體例上,都對近世的異體字研究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成爲近世異體字研究中的先導性著作;(4) 《異體字辨》輯録異體字數量較多,且都爲近世“日用字”,其材料的豐富性可以給疑難字和特殊字的考證提供一些綫索和證據,也可以幫助我們窺探近世漢字的發展、用字社會的狀況、近世文化文學用字的多樣性,同時這在域外漢字的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
作爲被評價較高但是研究較少的近世異體字的材料之一,《異體字辨》仍是一處未開發的寶藏,有待學界的進一步挖掘和研究。今後將在異體字注記用語的内涵解讀、《異體字辨》與中國字書的對比以及異體字在日本社會的具體使用狀況等方面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