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芳
摘 要:江苏处在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上,而寧镇扬又是江苏多重战略叠加的交汇点。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功能是对接全球的贸易体系、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形成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经济增长极;对内功能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由“点”到“线”到“面”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形成对内对外全面开放新格局。但从江苏省到三市发展策略来看,还没有完全落实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存在南京特大城市的首位度缺失,宁镇扬一体化没有发挥出“区域增长极”和“区域协调极”功能,宁镇扬板块的承东启西、跨江联动的重要节点作用缺失等问题。宁镇扬一体化需要树立在“路”上、在“带”上的理念,与打造宁镇扬一体化对接江苏“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的思路上,构建宁镇扬一体化对接江苏“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如建立“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全面开放格局、构建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宁镇扬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建立宁镇扬一体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发展宁镇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关键词:宁镇扬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交汇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2(a)-003-04
宁镇扬一衣带水,经济合作和区域交流具有良好的基础,“同城化”发展也在向纵深推进。在都市圈一小时发展格局下,逐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交通便捷化,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区域性合作,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能力增强。在当前全国区域城市群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宁镇扬一体化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节点,无疑也升级为国家战略。在实现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形势下,宁镇扬一体化在战略定位上要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极和江苏经济中心,有必要与江苏“一带一路”全面开放倡议实现对接,从而在实现江苏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做大做强江苏。因此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宁镇扬一体化和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均是区域协同发展理论的应用,只不过前者更着重于国内区域间的合作和城市群协同发展,而后者为国际间的对外开放合作,目的都是要突破“点”的形式的个体发展,实现“面”“线”形式下的联合发展。对于二者的研究,其理论价值在于巩固早期国内外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阶段,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宁镇扬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城市集聚、市场一体化、产业等协同发展战略,以及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 (如镇江、扬州)如何对接展开多角度研究;另一方面学者又系统地探讨了江苏“一带一路”交汇倡议建设的若干问题,如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对接、民营企业对接、现代物流产业对接、文化对接、人才对接等。但还没有对将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本文从“面”和“线”的空间联接和拉伸的角度,对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中存在的不协调、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以及如何全方位地实现对接进行理论研究,并针对目前发展的状态,提出相应的对接政策意见。
1 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缘由及功能定位
1.1 江苏是“一带一路”中线通道的重要交汇点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形势下全面对外开放的倡议新思路和新举措。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进一步明确“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和核心内容。之后,广东、福建、广西、 浙江、江苏、山东、新疆、陕西、重庆等重点关联省、区、市积极跟进,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步入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2月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指出:“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发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江苏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沿海大开发的龙脊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域,经济地理位置极佳,表现出海、陆、空、水运多式联运交汇点的特征,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最便捷、最全面、最经济的交汇点;是长三角经济圈带动我国中西部发展,服务东北亚、中亚和欧洲的交汇点。江苏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集聚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大开发、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苏南现代化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宁镇扬一体化等多重战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全新时代。2019年5月江苏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五大计划”专项行动方案和《江苏省2019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至此,江苏已形成了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1+5+1”政策文件框架体系。到2020年,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将基本确立,到2025年,江苏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带一路”交汇点。
1.2 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功能定位
江苏处在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上,而宁镇扬又是江苏多重战略叠加的交汇点。宁镇扬一体化是指南京、镇江、扬州3个地缘相近的城市区域,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为区域经济的联合体;在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一体化过程。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功能是对接全球的贸易体系、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形成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经济增长极;对内功能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由“点”到“线”到“面”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形成对内对外全面开放新格局。
从对接的战略高度来看,宁镇扬一体化作为江苏“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节点区域,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两横三纵”区域间互联互通的交汇节点,充分发挥江苏中线交汇点功能性作用,形成大南京资源集聚的增长极,提升江苏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以城市群为支撑,扩大生产要素集聚和流通的规模和范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从对接的内容来看,以各城市为“点”,以区域一体化为“面”,以“一带一路”为“线”,形成珠串式的对内对外经济带对接体系。在对接机制上,要求发挥政策指导的功能性作用,高屋建瓴,统筹协调;在对接方式上,要求实现物流合作、产业合作、企业合作、城市合作、人文交流合作等的平台功能性作用。
2017年在提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宁镇扬一体化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重点推进主枢纽、主景区、主城区之间的快联快通,如加密过江通道 (仪征龙潭过江通道和扬州镇江之间的润扬第二过江通道)建设,宁句城际2019年全面开工,北沿江高铁和宁扬城际预计2025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实现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铁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区域,实现教育等公共资源互享、经济及资源整合的同城化趋势,以一体化发展提升南京的首位度,进而增进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功能和价值。
2 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7年是宁镇扬一体化具体布局和战略的重要实施之年,依据2017年、2018年、2019年近三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扬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三地同城化进程可以看出,虽然江苏省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期,但缺乏整合三大战略的规划和资源统筹的顶层设计,导致各城市与区域性一体化发展布局不明确,统筹协调机制不适用各城市实际发展的要求依然存在。就“一带一路”倡议来看,江苏明确了交汇点战略定位,但目前只把连云港作为战略支点;就宁镇扬一体化来看,省里及三市战略定位有偏差,省里并没有把宁镇扬一体化上升到省重大战略,南京市重点定位南京首位度和都市圈建设战略,扬州市要借宁镇扬一体化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而镇江市则要借宁镇扬一体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防止同城化后的虹吸效应。总之从省到三市发展策略来看,还没有完全落实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没有从顶层设计的整体性看待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战略意义。
从“点”带动“面”来看,南京特大城市的首位度,以及都市圈建设的贡献度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南京的城市内在功能级较低,经济体量以及产业转型创新规模所形成的全生产要素的集聚性不足以向周边形成辐射态势;第二,南京未能谋求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体系中的高端节点位势;第三,南京都市圈结构功能缺乏一体性,区域间产业和资源竞大于合现象普遍存在。
从“面”的一体化程度来看,宁镇扬一体化程度低,并没有发挥出“区域增长极”和“区域协调极”功能,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第一,南京都市圈的经济辐射功能不充分,南京、镇江和扬州经济活动的相关度不高,产业结构创新缺乏有效整合;第二,宁镇扬三地产业政策不协调,导致产业结构、园区功能、生產要素的聚集存在分散的多点分布状态,而缺乏外围的支撑和联动性,区域性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一体化程度差;第三,宁镇扬一体化市场体系培育不足,服务贸易行业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尤其是区域性港口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低,无法发挥综合物流的节点功能,不利于市场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流动和交汇,不利于“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的对接。
从“面”对接“线”的发展来看,一是,宁镇扬板块的承东启西、跨江联动的重要节点作用缺失,无论在物流体系、营商环境、国际产业合作地位、内外双向通达等方面整体落后于无锡市的发展;二是,宁镇扬板块平台建设落后,如国家综合平台、自贸区开放平台、对外交流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平台等,这均导致其对外开放水平低下,没有体现出联动三大国家战略的区域性桥梁作用;导致泛长三角区域在对接“一带一路”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上,存在结构性空洞,江苏交汇点全域联动的进程受阻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宁镇扬板块缺乏城市间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和跨区域互联互通的对外开放体系,推进项目建设的抓手不明确,城市间的行政分割没有打破,区域间产业聚集呈现出离心力大于向心力,产业聚合的规模效应低下。
3 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路径
结合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要求,找准定位,做好对接顶层设计。
首先,宁镇扬一体化要树立在“路”上、在“带”上的理念,使宁镇扬一体化战略融入地方和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其次,打造“路”上和“带”上的交汇点,实现东西联通、南北对接的核心区域软、硬环境建设。第一,从国家、省、市全面实施宁镇扬一体化对接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战略规划,确立一体化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要求,积极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建立健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交汇点市场开放机制,发挥交汇点平台建设功能;第二,进行国际国内全面开放的市场对接、产业对接、综合物流互联互通对接、区域合作对接等;第三,基于宁镇扬一体化的自然禀赋、城市发展基础、产业结构现状,从经济、政治、文化凝练一体化布局,做到宁镇扬三地全方位一体化,高标准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在产业分工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强化协作和分工,强化产业链、价值链一体化建设。
最后,以交汇点的区域定位,打造横向、纵向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合作平台。第一,打造“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综合物流体系,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综合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发达,促进了物流与供应链的有效结合,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供应链”的一体化模式快速升级到“互联网+物流+供应链”的一体化模式,智能化5G物流时代的推进,将进一步促使物流行业成为市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点,打造“大平台、全链条、智能化”供应链一体化新业态性质的物流生态圈,有利于形成宁镇扬对接“一带一路”区域节点;第二,依托港口打造蓝色经济发展新高地,提升蓝色经济在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区域的有机组合能力,实现蓝色经济国际国内互联互通的市场一体化发展;第三,打造宁镇扬产业合作平台,依托国际经贸洽谈会、博览会等活动,进行产业合作对接;依据开发区、产业园、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建设,谋取产业链发展优势;第四,以城市为依托,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开展教育、文化、医卫、体育、旅游等领域交流,提升城市魅力,增进“一带一路”沿线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聚。
4 宁镇扬一体化与江苏“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举措
(1)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全面开放格局,加强国际各领域的产能合作,提升宁镇扬一体化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国际产能合作根本目的是通过海外合作经营推进制造业的产业输出和能力输出,是在优势产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海外市场战略转换,输出边际比较优势产业有利于实现本国与“合作方”之间的垂直分工体系并带动本国技术以及设备的出口。基于国际产能合作基础上的宁镇扬一体化,需要谋求从“产品输出”向“资产输出”转变,谋求从“产能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变,谋求从“产品买卖”关系到“合作共赢”关系的实质性转变。
(2)坚持陆海统筹,构建陆海空间良性互动、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宁镇扬区域发展新格局。宁镇扬地处陆海交汇节点,需明确陆海区域和资源开发的协同机制,加强海洋功能区划与陆地工业规划、城市规划的衔接。依据陆海统筹战略,全面贯通海上三条蓝色经济通道,即第一条是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第二条是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第三条是经北冰洋连接北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与三条陆地国际运输通道,即北方通道 (中国东北部沿海—蒙、俄、欧)、中线通道 (中国东中部沿海—中亚、西亚、俄、欧)、南线通道 (中国东南沿海—中南半岛—印度),实现国内国外互联互通。
(3)促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竞争以及区域发展的整体形势,宁镇扬同城化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有机化、差序格局化重构,在空间形式上创造“中心首位城市+核心扩散区+区域城镇网状结构”,在整体机理上表现为“有机差序格局”;必须加强宁镇扬同城化核心功能要素的一体化建构,建立三地信息、资源、市场、服务、政府治理共享机制,激发城市经济联动发展的需求,实现全生产要素区域一体化的市场化建构;必须提升南京同城化都市圈的能级,推进宁镇扬“同城化”跨界新市镇的建设,创造世界型大都会发展区。
(4)构建宁镇扬一体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宁镇扬一体化具有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战略性的发展特征,优质高效的投融资支持体系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扶持和资助。如对一些战略性产业提供外交帮助、税收优惠和财政资助 (如提供启动资金、优惠借款、补贴、信用担保等);二是,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政策性金融主要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提供贷款,给予利率优惠支持;三是,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市场对区域合作创新的支持。如积极引导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涉港企业发展;建设完善产权流转、交易、评估体系等抵押、质押、担保的贷款业务;四是,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如建立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多层次融资担保合作机制,引入科技保险和涉海保险体系等。
(5)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宁镇扬三地科教资源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优越,但是还没有形成市场或政府主导下区域科技创新聚合力。打造宁镇扬三地科技创新体系,第一,整合三地科技创新的技术供给体系、科技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以及高端人才体系,实现共建、共享、形成梯度式科技创新链;第二,建立区域創新体系的内在机制,包括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区域技术转移的顺畅机制,建立企业创新主体的支持体系等;第三,打造创新型城市群,形成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态势。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拥有高度集聚的创新资源,对周边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的城市;第四,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和引导。如建立人才制度、创业创新制度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如通过建立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开发区等,引导创新机构、创新要素、新兴创新产业的高度聚集。
(6)发展宁镇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接江苏“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工程。第一,以“精美江苏”为主题,凝聚宁镇扬三地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政策、文化投资的协同性和联动性,进而打造三地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模式;第二,推进宁镇扬三地文化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如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平台,举办都市圈文化周、艺术节等多形式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动三地文化线上线下与海外各界的文化交融与合作;第三,探索宁镇扬三地文化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建立“一地准入、三地通行”的文化服务联动机制,推动跨地区文化产业连锁、项目联动、行业联盟,形成联动管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徐南平,洪银兴,刘志彪.创新型省份建设与江苏的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张建民,赵鸣,孟力强,等.江苏对接“一带一路”若干问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韩磊.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程度分析和路径优化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1).
张业华.深度对接 融合发展 争当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J].江苏政协,2018(05).
曹晓蕾,张远鹏,张莉.江苏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的战略对策研究[J].群众,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