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校资源开展STEAM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020-12-29 12:04陈丽玲方超刘雅楠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校园学科

陈丽玲 方超 刘雅楠

创新能力是指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家庭教育都越来越重视STEAM教育。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STEAM教育不是将重点放在某个学科上,而是放在引导学生采用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它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开展STEAM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体验,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堂阵地

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难以打破,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学科融合,对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适当延伸,或将其作为课后思考留给学生,从思维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在地理课中讲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就会涉及物理上与比热容相关的知识。教师进行适当延伸,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作业中,可以通过项目式的形式开展,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如我校八年级布置的“造一座桥”作业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文化、桥的结构特点、桥的功能等,并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各种材料创造一座具备承重、交通、美观等功能的桥,并对桥进行介绍和解说。这其中就涉及语文、历史、数学、物理、美术等学科。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思维到行动,都体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开设相关社团活动

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各个学校都会开设各类社团课程。学校在建构社团课程时,可以将资源进行整合,开发STEAM类课程。学校可根据情况开设信息、科学、手工、美术、3D打印、无人机等社团。或者以项目式的形式开展,让多学科教师协作开设项目式社团,如信息、物理、美术相结合,通过3D打印实现各种工艺品的制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让学生在个性化的社团学习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积极向上的STEAM教育氛围,能够更好地传播STEAM文化,从而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STEAM教育。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探索科学的意识,树立科学的信念,鼓励全校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艺术、善于合作、乐于分享,同时学校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可以从打造校园文化景观入手,对校园的物质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定期更新教学楼楼层墙壁上的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介绍科技领域的杰出人物,力争做到每面墙壁都会说话,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除了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支持,为学生提供一片创造的天地,建设可以满足整班学生的互动多媒体学习、俱乐部科创活动及全体学生的科普教育活动的STEAM教室,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科学求真室、陶艺室、信息技术室、创客室、车模室、航模室等特色功能教室,丰富的校园文化设施能够为学校开展各类STEAM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场地支持,也能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快乐。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校园论坛、QQ群空间、云盘等交流工具让学生进行创意分享、合作设计、探究性学习等活动,将STEAM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方方面面体现STEAM教育文化。

四、搭建各类竞赛平台

STEAM课程教育和相关竞赛会给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个性化的体验和更广阔的成长平台,更好地展示学习成果,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打下精彩的底色。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智能硬件科创赛、创新编程赛等,指定一个主题,使学生在竞赛中收获成长,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在观赛的过程中觉得有趣。可以开展创意挑战赛,让学生或者老师在上面张贴自己的创意或者创作需求,其他同学可以对他们的创意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想法者可以留言与其共同组建团队,共同实现自己的想法,满足彼此的创作需求等。想象一下,因为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各种小零件被组装到一块,创造出一些或许其他同学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儿,就像是一场魔法的盛宴。此外,我们不仅可以在校内搭建一些STEAM的竞赛平台,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加诸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类的科创比賽,让学生在这些平台中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增加相关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在评价上也应该有相应的体现,增加创新能力相关维度的评价模块,如创意、动手能力、分享交流能力等层面。同时,评价方式不应是教师单一评价,更多的是学生自评、互评等体验式评价方式。比如,学生可以自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个性化评价,学生完成的作品也可以通过云盘进行网络分享,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完善,也可以体验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进行评价与修改,也可以在现有作品上进行创意延伸。在班级、学校各层面的评优评先中,也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与此相关的项目,如创意之星、思维达人等。通过此类的评价转变,将带动教师、学生从根本上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

在不打乱学校常规秩序的情况下,通过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各项资源开展STEAM教育,让学生通过文化浸润、思维转变、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等,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玉佩.小学STEAM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创新人才教育,2016(3):71-75.

[2]余胜泉,胡翔.STEM 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13-22.

[3]赵慧臣,陆晓婷.开展STEAM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5):4-10.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校园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超学科”来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