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2020-12-29 12:04薛鲲鹏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明度美术

薛鲲鹏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以传授美术技能为目标,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重视技法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探索和表达,导致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索然无味。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各项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就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实践和体会。

一、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指导课前学习

课前学习,是课堂重心的前移,是脱离课堂和教师的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学案,预习任务要简要、明确,要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通读教材,了解重点和难点。利用已学知识和各种资源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人美版八年级下册《两个外国美术流派》一课,笔者根据这节课的三维目标——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分析比较,能对两种风格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表达自己的见解;增进对美术作品欣赏和了解的兴趣,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在三维目标的驱动下,教师精心设计课前自主预习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者利用其他资源,思考和回答下面的问题:

1.查资料,了解新古典主义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印象主义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2.印象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有哪些画家和代表作品?

3.观察《布罗格利公主》,结合中国古代社会要求妇女笑不露齿、语莫掀唇,你能想到什么?

4.在镜子前放一个苹果,镜子会映出苹果,结合这个现象,观察《莫奈夫人和儿子》,你能想到什么?

5.新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6.用自己的语言,评述本课的一幅作品。

上面这些问题,既有美术的基础知识,也有提升审美水平的功能,既重视学生掌握知识,也重视学习的趣味。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思考、探索,既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课堂上学习、讨论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开启思考起点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要善于借助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为之后的学习拉开序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创设情境,为他们的思考开启一个起点。

如在《两个不同的美术流派》一课,笔者出示我国领导人夫妇出访外国的照片,照片上人物着装端庄、典雅,我就对学生说:“国家领导人出访一定十分注意形象,着装一定是十分考究的,他们的着装风格一定会代表这个国家的最高审美水平或者会反映这个世界上广泛认可的审美形象。对比照片和《布罗格列公主》,你觉得相同点是什么?”学生经常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这是熟悉的事物,学生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了,不但乐于顺着这个问题往下思考,教师往后的教学活动也易于开展。

三、指导方法,为学习铺设路径

除了创设情境外,教师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用旧知识叩开新知识的大门。比如说,在观察中,教师要点拨学生不单单可以观察人物,也可以观察人物所在的空间,这样就会多一些发现,要将新问题与旧问题对比,抓住与之前所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两个不同的美术流派》一课,学生学习新古典主义绘画,学生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布罗格列公主的衣服上,拿破仑加冕仪式的人物身上。我提示学生:人物总是被布置在空间中,你们观察空间,看能发现什么?很快,学生在画面上就发现了一些或纵或横的线条。我又提示,城市的道路也可以看作线条,然后学生由这些线条联想到画面的秩序。

四、心怀期待,留足思考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留足观察或思考的时间,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答案是浅显的。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或者为了赶进度,总是代替学生提问,代替学生回答,这就抹杀了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停滞不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慢下来,为学生多做一些引导,再多一点等待,学生很可能给出让我们惊喜的答案。

笔者在上人美版七年级《色彩与生活》一课时,先讲解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再展示生活中的色彩图片,让学生分辨色相、明度和纯度,教学过程很少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时间,有一次上这节课时,因突发小事件课堂暂停了一段时间,我听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如果一种颜色,加了白色,明度变了,纯度也变了,那么明度和纯度的变化有什么联系?”学生的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讲过,也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过,但是因为这次一个突发小事件,学生突然有了自己思考的时间,而且发现并提出了这个问题,让我非常惊喜,也让我对自己备课不足感到自愧,这件小事让我在后来的教学中对学生更有耐心,對学生的思考更加信任,也对思考的结果充满期待了。

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不仅局限于以上列举的几个方面,这些仅仅是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美术以活动为起点,以形成审美素养为目标,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国家建设的需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时刻关注学生,提升美术教学效果,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实践,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新古典主义明度美术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印刷颜色的明度预测评价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精选家庭的新古典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