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与其他的教学活动相比,德育虽然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其在长时间的积累中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而因为其具有见效慢、持续性强等特征,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大对德育起始阶段的关注度,而这个阶段正是幼儿阶段。另外,因为幼儿具有特殊性,所以幼儿教师在实施德育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有效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新途径
一、创设德育环境,陶冶幼儿道德情操
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幼儿创建一个教育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有效陶冶其情操。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为此,教师可以从校园环境着手,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如,在新生幼儿入校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一同迎接这些幼儿,让他们感受到校园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爱。在生活中,教师要让幼儿每天早晨和晚上主动和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小朋友“问好”“说再见”,学会说“谢谢”“不客气”“对不起”以及“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一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看望和照顾孤寡老人、参与植树活动等,让幼儿在这些公益活动中接受德育。最后,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与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幼儿年龄比较小,模仿能力强,所以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较强的模仿,为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关注和激励幼儿
德育对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德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将其停留在课堂上,还要在日常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具体如下:
1.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以及习惯进行培养的时候,必须要对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让他们明白哪些事情是对的,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对的,不可以做。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正负强化的方式让幼儿在无形中养成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游戏活动、讲故事等,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主动思考,从而使幼儿在参与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
2.抓住幼儿常规教育
在幼儿日常教育中,教师要将德育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起来,从常规教育着手,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对日常生活进行明确,从而使幼儿形成较强的自律能力与生活习惯。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分享习惯、合作习惯、节约意识与习惯、自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让幼儿可以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吃饭等。又如在玩玩具的时候,要让幼儿明白轻拿轻放,不影响他人;在吃饭的时候,要养成爱惜粮食、不浪费、保持桌面干净等习惯。
三、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幼儿道德品格
幼儿教师在针对幼儿进行德育的时候,不可以总是对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教授,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幼儿的能力以及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使幼儿在参与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置身于其中,亲身感受、体会道德品质的感染与熏陶,从而使思想道德与品质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实现德育的开展与实施。
在具体教育中,教师可以对主题活动进行组织与开展。如植树节、母亲节、五一勞动节、父亲节等节日,教师可以指定与节日相符合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德育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劳动热情,使其更加关心父母、尊重老师,实现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2]。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年龄以及认知特点开展趣味性活动,如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并让学生开展该活动,在活动结束以后,让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以此实现对幼儿的德育,提高教学成效。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道德品质与行为修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的时间。为此,在具体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深入分析德育,给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并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从而有效渗透德育知识,实现对幼儿的德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晓琴.幼儿园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吉林教育,2017(37):159.
[2]刘新华.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6(4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