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020-12-29 12:02安宇
奋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中非共同体命运

安宇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人类向何处去”日益成为一个全球焦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历史大势,站在全球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着眼世界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部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收入了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9篇重要论述,提出了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具体主张,提出了“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等郑重倡议和合理建议,深刻回答了“构建什么样的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键问题,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一、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而产生的安危与共、荣损相依、合作共赢、权责共担的总体意识。当今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复杂发展态势,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空前增加,人类面临着众多严峻的全球性挑战,诸多世界性问题已不可能单靠某个或某些国家解决。当前,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不断反复,人类正面临着共同危机。在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更加需要各国积极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和意识,勠力同心、同心同德地开展全方位合作,有效地应对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开辟前进道路。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指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为一种先进的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界限,将整个人类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考量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价值理性,解决全球问题、保障人类延续、促进人类福祉。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中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不难发现强调各国应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在于:崇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商共享,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以期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化解分歧、正视差异、平等相待,筑起文明交流互鉴之基;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架起国家合作共赢之桥。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会见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再次强调,“国家间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不能动辄就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历史和现实生动说明,不论相隔多远、差异多大,只要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并肩、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经验,更是人类社会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远方的必然选择。

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探索深化协作的有效路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那样,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描绘的理想图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脚踏实地,积极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及非洲命运共同体建设,依托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集团、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多边合作组织,通过深化协作,凝聚共识,努力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

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进的第一步。中国地处亚洲,亚洲的发展状况事关亚洲人民的切身利益。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深情讲道,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近年来,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基本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特别突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通过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加强人文交流等途径,以构建亚洲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为有效依托,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尝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使其天然具有命运休戚与共的情感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建设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正确的义利观,通过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大力推动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通过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将中国与拉丁美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为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促进的典范;通过坚持以开放包容心态看待对方,用对话交流代替冲突对抗,创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和谐相处的典范。

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最不发达国家最多的大陆,这决定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打造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中的意义更为重大。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深刻总结中非合作共赢的启示,进一步阐明“打造什么样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如何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议题,为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未来三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八大行动”。这一宏伟目标和倡议,顺应中非合作大势,赋予中非命运共同体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必将有力促进中非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

三、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面对诸多新挑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18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中作出深刻预判:“全球治理体系的走向,关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关乎全世界繁荣稳定。”在此形势下,中国积极倡导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秉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原则,敦促各方切实遵守共同制定的国际规则,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大家的事商量着办,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应该由所有利益方平等参与、集思广益、共同商议;所有参与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并持续加以推进;让全球治理体制和格局的成果公平地惠及所有参与方。中国倡议的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典范,第一次为处于“地球边缘”的国家提供了公平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坚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幟,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要求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思潮不符合人心和世界时代大潮,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回应时代问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现实和要求,回应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时代要求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责任编辑/胡蕊

猜你喜欢
中非共同体命运
爱的共同体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