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招聘背景下高校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与时俱进”的路径选择研究

2020-12-29 11:58陈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与时俱进

陈玲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招聘逐渐盛行。大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云招聘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提出“走人才强国之路,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其中,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会影响人才质量水平。基于此,文章以高校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当前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云招聘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提出云招聘背景下高校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与时俱进”的路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招聘;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应届毕业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2.1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2-0-02

0     引 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其开发的好壞直接关系人才质量。“云招聘”是综合运用云数据、虚拟空间、仿真、身份识别等技术,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双方通过互联网相互认知的过程。2020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新一届毕业生提出了新挑战,用人单位采取云招聘的形式招聘高校人才,对国家、社会、学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     高校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1   总量丰富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大概834万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另有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01万;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38万;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90万;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341万人,考研人数年年增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和稳预期”),其中,“稳就业”居

“六稳”之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总量丰富,就业岗位依然供不应求。

1.2   社会实践能力有限

高校应届毕业生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只有短短的实习经历,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缺少机会运用于实践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代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重分数、轻实践,繁重的第一课堂学习大大减少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导致应届毕业生很难迅速接手第一份工作,很难融入社会。

1.3   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近年来,我国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虽然大学教育中涉及就业指导教学,但着重理论教学,欠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且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透彻,面对就业时感到迷茫,对所应聘单位忠诚度不高,不利于大学生个人及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2     云招聘对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2.1   信息量大、覆盖面广

覆盖面广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云招聘以互联网为媒介,影响范围比较大。同时,在互联网上,单位和个人的信息可以随时更新,为双方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内容,有利于单位招聘到优秀人才,个人找到适合的岗位,为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人力基础。

2.2   成本低

云招聘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于招聘单位来说,云招聘不需要差旅、广告、中介服务、场地等费用,只需要信息公开费用,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抖音、QQ、单位网站等可以个人介入的媒介,费用几乎为零,且可以重复发布。对于求职者,可以随时搜索自己心仪的单位官网,查看相关招聘信息,选择自己向往的岗位投递简历,避免打印、交通、快递等费用。另外,2020年开始兴起网络招聘会,以往的招聘会都是现场举行,需要入场费、交通费、物料费等,而云招聘则节省了以上开支,可以更好地将此部分支出投入人力资源开发的其他项目。

2.3   方便、快捷、高效

云招聘可以由系统直接根据用户的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单位及人才,完成效率高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操作,且不需要整理成千上万份简历,再从中挑选人才。同时,还能为单位发展预留人才,为补充单位人才库提供保障,促进单位人才可持续发展,为人力资源开发补足燃料。

3     云招聘背景下高校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与时俱进”的路径选择

3.1   优化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较多,只有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才能促进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一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过去高校往往根据经验与常识管理应届毕业生,没有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管理方式,科学管理则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做好工作分析、职位评价、能力评价等工作,对毕业生内在规律进行研究,结合当前社会空缺岗位,制定完善的人岗匹配制度、方法及程序。二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由事务型人员向专家型人员转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于应届毕业生,就业不仅是为了得到物质满足,还要追求精神满足,即不仅要胜任工作,还要获得成就感。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培训,优化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管理。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由管理向开发转变。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员工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注重培养毕业生的学习、创新、变革意识,将每个毕业生都培养成人才,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3.2   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一是高校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二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程形式、内容。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丰富课程形式,不局限于“说教式”授课,尤其在大数据时代,云课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需与时俱进。三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针对经费不足的问题,各高校可联合单位、社区等社会组织创办或租借,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供物质保障。

3.3   制定應届毕业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高校在开发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政策、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等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一是加大对人力资源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发展优劣等情况的调查研究力度,明确本校毕业生的类型和人数,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为毕业生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做好有关开发工作。二是健全应届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当地政府应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建立人力资源评估评价机制。有关部门应对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效果或成果进行评估,评价应届毕业生人才就业情况,以更好地指导高校开发和培养应届人才。

3.4   突出政府责任担当

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开发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离不开当地政府的主动担当作为,需要政府优化就业环境、精准扶持毕业生、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效能,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技术、制度、资金、人力支持。首先,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在资金、政策、技术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给予鼓励和指导,倡导当地银行低息甚至免息贷款给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云招聘离不开互联网,但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给毕业生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陷阱,应届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对网络信息缺乏独立的辨识度,容易上当受骗。因此,政府应加强网络警察职能,及时肃清网络不良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完成云应聘。最后,政府进校指导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政府长期专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对人才开发具有经验和理论基础,进校指导能有效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合理性。

4     结 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应跟上时代步伐。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作为我国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对其开发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发展,高校急需转变过去笼统粗放的管理开发模式,以精准定位为核心,提高效率,制定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发展规划,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促进我国人才资源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新奇.新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路径和走向——制度变迁与政策选择[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徐,龚毅.沟通人才供求的云平台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人才培养,2017(4):95-96.

[3]王燕.云计算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14):271-272.

[4]赵观莲.网络在线招聘的新旧模式比较研究——基于云招聘的应用与发展[J].对外经贸,2013(4):127-129.

[5]魏冰.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招聘管理系统[J].科技信息,2012(19):108-109.

[6]黄枫珊.高职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导刊,2016(7):90-92.

[7]陈光年.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关系探讨[J].新经济,2016(20):88.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与时俱进
人力资源开发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发展影响
中小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黑龙江民俗文化与边境城市宣传设计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美术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谈信息化建设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