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党校教育”的前瞻性思考

2020-12-29 00:00:00田彩云
发展 2020年1期

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大发明,带来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革命,深刻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变革。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助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201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正式步入了“十三五”,面对“互联网+”浪潮。如何推动“互联网+党校教育”发展,如何创新干部培训方法,更好地拥抱“互联网+”时代,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党校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发,就如何开展“互联网+党校教育”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网络强国”战略,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比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61.2%。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发展利好政策持续出台,共同促进着网民规模持续增长。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十二五”期间,全国中小学基本完成互联网接入,每个学校至少需拥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实现了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全覆盖。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比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整体的27.2%。由此可见,“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在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改革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不断推动教育理念改革创新,助推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方式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现状

我国正在建设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也在积极推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ras简称MOOC)内容建设,要求到2020年实现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种种迹象正在表明,网络教育作为网络应用和教育两者的结合体,发展热度也在持续增强。

当前,国内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由学校或机构利用自身资源或依托学校资源搭建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有些平台主要是服务于各类考试应试,有些平台自身就是考试组织方创办,通过考试后还会颁发有一定含金量的证书证明。例如中公教育、人大网校、华图教育、中华会计网校。

(二)由政府或官方机构利用自身资源搭建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例如学习强国、智慧党建、党建工作平台。

(三)由机构通过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创办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其中包括知识问答、远程1对1形式授课、网络视频课程点播等。例如知乎网、百度传课、百度知道、腾讯课堂等。

(四)由机构开发的各种学习工具,由开发者搜集各种学习资源、思维导图、记忆训练方法、考试真题、知识点、命题预测等资源发布在其网站或手机app上,供用户在线学习、课后补习、考试前冲刺训练等,同时还提供了辅导教师在线互动等功能。在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模式有很大市场,为学生用户所追捧。例如作业帮、流利说英语、驾考宝典等。

(五)另外还有为学校设计的在线教育教学工具,例如云朵课堂,101学库。

从全国的视角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开始从教学手段向教学方式转变。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为例,基础教育中开放课堂、开放课程等实践形式正在如火如茶开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部分中小学实行了网络校园、数字学校、教育城域网、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教育数据中心、教育认证中心等项目,为基础教育教学系统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质量评价等环节提供信息化支持,积极探索“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涌现出了一批先锋胜学校,基础教育正呈现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对教学系统、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教学基础生态发展不断给出新的定义,也出现了大数据系统分析应用、云服务教学、BYOD的新型教学应用案例。

二、“互联网+党校教育”模式

在线学习、网络培训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培训趋势。对于党校教育学习而言,互联网技术不再仅仅是手段和技术保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引领作用。《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特别是网络培训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就是发挥优势、融合互补,在党校教育方面,就是取互联网之长补党校培训之短,促使党校培训扩容提质。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可以最大限度扩大培训覆盖面,有效解决党校培训容量有限与干部培训需求增长之间的供需矛盾,在线培训更是可以解决学员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工学矛盾等;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可以打破资源瓶颈,更广泛地整合师资、课程等培训资源,同时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学员培训成效进行分析,促进培训绩效的提升。

在“互联网+党校教育”平台建设方面,部分省(市)委党校已走在了前列,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搭建了内容全面、功能强大网络培训平台。目前,国家行政学院、中联办、国家民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湖北省委组织部、新疆兵团组织部、宁夏自治区委组织部、甘肃省公务员局、大连市委组织部、抚顺市委组织部、辽宁省人社厅、湖北行政学院、青海行政学院、天津行政学院等20多家公务员(干部)培训机构搭建了在线学习平台。其中,部分省市(区)实现了对公务员在线学习培训的全覆盖。

三、“互联网+党校教育”模式前瞻

党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结合“互联网+”,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首先要对“互联网+党校教育”的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长远规划。要把“互联网+党校教育”纳入各级党校的工作计划和远期建设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党员干部网络培训制度,将每年参加网络培训学习的情况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相应规范,做好课题课程规划设计、拍摄录制剪辑,课程上线前需经过一定层级的审核,课程上线后要能够跟踪答疑、在线考试,所有课程完成后颁发证书,保障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一)搭建在线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干部网络培训时,参训学员可以从报名开始,自由网上选课,自选时间参加网络学习、交流,课程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考试、评估等。平台数据库需要集中丰富教学资源,能支持网络幻灯片放映、视频点播,后台管理系统要实现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系统架构,组建专业团队进行运维支持。不仅能扩大平台容量,保障更多党员干部注册学习,而且还要实时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情况、响应时间等综合信息,将用户的请求导向离用户最近或者负载低的服务节点上,使用户就近访问、错峰访问,提高访问速度。

(二)拓展学习平台功能。平台内容和功能不仅关系用户体验,而且关系到在线学习和网络培训效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员需求的变化、课程资源的丰富,倒逼学校完善和优化平台内容,拓展和丰富平台功能。要能紧密联系时事热点与政策解读、政治理论、党史党建、法治理论与法治建设等当前生活中最新内容,还应当链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等,为学员学习培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打造移动学习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成为现实需求。下一步,必须立足学员移动学习需要,打造移动学习平台。更新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思维,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标准和方案适应移动端学习特征,设计开发一批幻灯片式、讲课式、情景剧式微课程,开发内容定制和师生互动功能,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要和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要求。

四、结语

“互联网+”的浪潮席卷而来,党校教育顺应时代趋势,积极作为,加快融合建设步伐,是党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