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容,对在中国石油工业大发展的早期由王进喜为代表的光辉事迹和精神的高度概括。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探索实践“铁人精神”的重要途径,不仅是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抓手,而且对于发展和丰富“铁人精神”、赋予其新时代新的生机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铁人精神”时代内涵
(一)要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铁人精神”。
从“铁人精神”的内容来看,“爱国”是其核心、基础。铁人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1950年春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从他的成长经历中会发现,他从出生到成为石油工人的这27年,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通过艰苦斗争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27年,他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正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也正是有了和中国共产党同样的时代背景、成长历程,他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就时刻以共产党的宗旨和要求来严格约束自己,并且在石油工人这个岗位上做出了辉煌业绩。
铁人王进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爱国”,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改造力,而且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后产生的指导价值和时代价值。要讲好“铁人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其蕴含的真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解其人生指导思想逐渐与马克思主义同轨的历程与选择,理解“铁人精神”的形成主要源自王进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出于爱国的同理心。这是新时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讲好“铁人精神”时代内涵的最重要环节。
(二)要站在新的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讲“铁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这一重大的政治论断成为更深刻更全面理解“铁人精神”的时代坐标。“铁人精神”的“创业”的高度概括中,就包含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特点。
铁人王进喜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打井出油,非常注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在距离刚打完的一口井的13米的地方再打一口新井而创造性地实现钻机的整体搬家、“并车起钻”“三泵齐开”,在大型设备支持不够的前提下采用人拉肩扛、端水打井、用身体搅拌泥浆等。一方面,彰显了铁人王进喜身上所闪耀的理论结合实践、与时俱进的先进性特点;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王进喜作为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冲在前头、想尽办法完成目标的精神力量。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着许多重大的难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彻底解决作风不实、担当不够、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等问题。在新时代讲好“铁人精神”,就要深入挖掘铁人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精神,理解铁人无论处于什么地方、哪个职位都能够紧密联系群众、实事求是一心一意干事创业的精神品质。这是奋斗新时代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品,也是新时代讲好“铁人精神”的应该秉持的立足点。
(三)要从初心与使命的角度讲好“铁人精神”。
铁人王进喜不忘初心,要“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他知道牛出力最多、享受最少,时刻以老黄牛精神为人民付出、为国家奉献。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想着“等我病好了,要再好好干二十年”,从“少活二十年”到“再干二十年”。他勇担使命,夙夜在公,所想所念都是为祖国献石油,“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干工作先不要想困难,先干上去再说”,“要搞油就会有困难,你不去斗争,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他的敢于担当、永葆斗争精神振奋人心。他敢找差距,主动站上会议台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并带头填埋由于急功冒进打斜的油井,“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无不体现出在工作中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他狠抓落实,用一年时间就把“豆腐队”带成了先进队,为实现快速钻井争上白杨河,24小时吃住在井上“全天滚”等等,这些事例都是他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的鲜活写照。
在新时代,讲好“铁人精神”就要通过这些生动的事例来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用铁人王进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来引领和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从初心使命的角度讲好“铁人精神”,既是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铁人精神”实践的重要途径。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铁人精神”实践途径
新时代赋予了“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那么新时代实践“铁人精神”就必须顺应新时代新的特点、直面新的问题、做出新的改变、实现新的跨越。
(一)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落实“铁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铁人王进喜在为祖国献石油的历程中,就能时刻坚持问题导向。在国家面临西方经济封锁、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国家进口原油受挫的国际背景下,他准确认识到“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主要矛盾;这困难,那困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大的困难”,因此“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实际工作不断创新、全力以赴,在不断解决采油的实际问题中解决了国家缺油的大问题。反观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四大危险”,经受着“四大考验”,诸多矛盾和问题非常尖锐,如何才能化解危险、圆满回答考验?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发扬“铁人精神”,脚踏实地,一个问题—个问题去破解,“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干工作不要先讲困难,先干上去再说”。党员干部要有铁人般的钢铁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发展、谋幸福;要秉持铁人作风,战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前线。
(二)重视调查研究,在提升工作质量上践行“铁人精神”。
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党员干部如何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干好工作、干成事,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内容。铁人王进喜能取得辉煌的业绩,就离不开他善于调查研究、注重工作质量的工作方式和作风。为了节省时间尽快开钻,铁人王进喜带领队友们充分调查实际情况,研究钻机整体搬家方案,实现了整体搬家并当天开钻;提拔为领导之后从来不坐办公室,要么步行要么骑摩托车到井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工人身上有多少泥铁人身上就有多少泥”;在压制井喷的危急时刻,同技术人员研究决定用水泥代替重晶石粉并用身体搅拌泥浆……种种事例都生动再现了铁人王进喜对调查研究的重视,也体现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干成工作、获得辉煌业绩。党员干部要像铁^王进喜一样,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调查研究,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色。
(三)依托党校阵地,依靠学习推动“铁人精神”落地生根。
党员干部除了要加强自学以外,要充分发挥党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一方面,要在党校的课程设置中把“铁人精神”作为必修课来安排,要打造“铁人精神”宣讲专家名师队伍,把“铁人精神”讲深刻、讲生动、讲透彻;另一方面,要打造“理论专题+特色实践”课程体系,通过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实践“铁人精神”,加深对“铁人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新时代,在全党上下大学习的浓厚氛围中,依托党校阵地,“铁人精神”的落地生根既有土壤又有“空气”。
进入新时代,“铁人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需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内化“铁人精神”,并且用实际行动践行、延展。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铁人精神”才能是新时代的“铁人精神”,“铁人精神”也才能承担起新时代所赋予的时代价值和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