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扶贫脱贫奔小康的发展历史回顾

2020-12-29 00:00:00王荟
发展 2020年1期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块不能被称之为肥沃的土地,弥漫过狼烟战乱,也迎来过驼铃丝雨。残酷的自然条件,落后脆弱的农耕经济,疾病灾荒,使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曾历经过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极度贫困的磨难。陕甘总督左宗棠更曾发出“陇中苦瘠甲天下”的哀叹。而今的甘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2018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5390元。到2020年,我们相信甘肃的“贫困”标签,亦将被“小康”所取代。“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这其中经历的70多年的风风雨雨,让我们一同忆旧抚今。

一、救济式扶贫——绝不饿死一个人(新中国成立初期——1978年)

甘肃地理条件恶劣,灾害频繁,长期以传统农业为经济基础,广大劳动人民缺少受教育的机会,低效的农业生产导致抗灾能力脆弱。抗战胜利后,甘肃省民生凋敝,农田、水利、经济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贫困落后程度可想而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甘肃的贫困极为重视。囿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这一阶段的扶贫主要以救济救灾为主。“节约互助、以工代赈、生产自救、政府必要的救济”是这一阶段救灾方针的关键词。1951年,甘肃省各级民政部门组织救灾提出大灾之后“绝不能饿死一个人”“生产与节约并重”等口号,确定民政工作以建政、优抚、社会救济为主要内容。国家发放救济粮款和补助,灾区人民积极开展自救和互助互济活动是这一阶段开展扶贫救济的主要内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头一年)的66.77元缓步提升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00.93元。据《甘肃民政大事记》记载,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间,全省较大规模的救济式扶贫到达20余次,几乎是凡灾必救,惠及数百万人次。在该阶段基本上解决了灾民的生活、生产问题,对甘肃的整体低下的贫困状况起到了重要的改善作用。

二、“三西”扶贫拉开甘肃扶贫攻坚序幕(1982-1992)

“三西”扶贫指1982年12月国务院启动实施的甘肃河西地区、定西市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业建设扶贫工程。“三西”地区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集中连片最困难的地区之一,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省中部干旱贫困地区,农村贫困面更是达到74.8%。“三西建设”拉开区域定点扶贫脱贫攻坚序幕,主要思路是:兴河西、河套产粮之利,济定西、西海固缺粮食之贫,使其逐步发展林、草,逐步改变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对定西和西海固实行以工代赈,扶助生产建设;组织定西和西海固人口密度过大、生产生活条件极端困难地区的群众,采取自愿“拉吊庄”(先由青壮年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田,逐步安家)的办法,有计划地搬迁到当地新灌区和河西、河套,实行山川共济,统一规划,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目标是:三年停止生态破坏,五年基本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国家连续10年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简称“三西”资金)支持“三西”地区农业开发建设。经过10年的努力,甘肃中部干旱地区贫困状况明显缓解,全省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254万人减少到1992年的547万人,农村贫困面由74.8%下降到28.9%。“三西”扶贫在甘肃境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三西”扶贫在我国扶贫开发历程中具有开创性、先导性、示范性意义。它首开了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之先河,在改革单纯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集中力量实施片区开发、易地搬迁扶贫、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等方面所做的成功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八七计划》+“四七计划”+“三西”后续政策组合拳助跑甘肃脱贫事业(1993-2000)

1992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2亿元“三西”资金预算计划延长10年。199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以下简称《八七计划》)。纲领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落实国家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共甘肃省第八次党代会制定了《甘肃“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指出要从1994年到2000年用七年时间,重点解决临夏、甘南、天祝、陇南等区域4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信贷优惠政策、提高补助标准、鼓励兴办乡镇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

《八七计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对甘肃的扶贫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三西”后续政策的追加保证了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四七计划”立足甘肃实际推出了政策的具体落实和工作机制。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多重叠加效用和甘肃上下一心的努力下,甘肃定西、河西地区极端贫困状况得到了大力改善,甘肃的贫困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2000年,甘肃全省10个贫困市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325元增加到2000年的1334元,人均占有粮食由152公斤增加到350公斤,贫困人口由547万人减少到68万人(不含128万返贫人口)。甘肃省的贫困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2010年)》推进甘肃扶贫跨越式前进(2001-2010)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2010年)》指出,该阶段要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与此同时,2000年和2008年,国务院又先后作出决定,再延长“三西”资金计划,并从2009年开始,每年增加到3亿元直至2015年。在这一阶段,甘肃省先后出台了《甘肃省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意见》《关于建立扶贫统计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指引支持和当地政府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全省各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2010年,甘肃省全面完成“两基”攻坚,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2%。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省的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6.1%,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至3308元。甘肃扶贫跨越式前进,改善极端贫困的目标取向逐步被“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追求所取代。

五、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指导下的精准扶贫系列政策吹响甘肃扶贫攻坚战号角(2011年至今)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多次展开论述,相继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扶贫扶志、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重要思想等重要思想。2018年,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脱贫攻坚目标标准,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等重要思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亦吹响了甘肃扶贫攻坚战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给甘肃的脱贫攻坚工作点亮了方向,明确了抓手,坚定了信心。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指导下,甘肃坚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推进产业扶贫,实行党员干部驻村扶贫、贫困户动态管理、精准建档立卡、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贫困县减至39个,未脱贫人口降至111万,贫困发生率降至5.6%,累计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甘肃扶贫脱贫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亦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重要关头。2019年,甘肃省目标为集中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将实现8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1.3%,29个片区县、1个插花县摘帽。到2020年,甘肃目标锚定为和全国同步实现脱贫进入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励精图治,咬紧扶贫事业不松口,狠抓脱贫攻坚不放手,累计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70年的脱贫史亦是饱含血泪、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当下,脱贫奔小康的征程到了冲刺阶段,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甘肃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总结取得的教训和经验,我们有信心:重锤擂鼓克攻坚,富民兴陇誓脱贫。到2020年,甘肃省必将和全国同步实现脱贫进入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