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有太多的不平凡,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学校原定的开学时间都推迟了。在新学期开学时间越来越近的时候,许多学校都在筹备着网上教学,一时间,网上教学上了热搜。
一、网上教学不应该加重学生的负担
网上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应该增加生命成长教育、公共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和使命担当等方面内容。重点要安排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等方面的网上学习内容,确保不能给学生增加负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和科学应对疫情,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号召学生多看新闻,多关心时事,自觉防范疫情,增强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这比平时在学校生搬硬套创设情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实际得多。
二、网上教学不应该过度分散老师的精力
一个优秀的好老师,不一定是一个好主播。在课堂上站在学生中间,能够洞察秋毫、关注学生一笑一颦的老师,他会从容不迫地娓娓道来。但是,当老师面对摄像头的时候,没有了昔日那特定的场景,没有了学生的举止言谈,没有了和学生的交流,他不一定能够进入状态。网传的将美颜开过头了的中年男老师,用晾衣架做支架录课的老师,录课的同时家里孩子在哭闹的老师……也许,对他们而言,网上授课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老师,精力应该放在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雕琢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方面,而坚决不能过度放在如何美颜、如何调试灯光音效、如何摆拍上。否则,就在缘木求鱼,舍本求末。
三、网上教学要力求实效
对于在网上开展了国家课程教学的,一定要注重教学效果。老师和学生既然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就力求让学生学有所得,不能为了网上教学而网上教学。否则,网上教学就容易做成一锅“夹生饭”。等着正式开学以后,还得回炉,岂不是多此一举?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而网上教学,老师对于学情的掌握,其实是一个盲区。老师与学生眼神的交流、语言的交流、心灵的交流,都极为有限。到底哪些内容学生听懂了,哪些内容还没有听懂,需要继续深入讲解?到底哪些学生在听课,哪些学生在思想开小差,坐在电脑前面,身在曹营心在汉?老师到底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些,老师基本无从得知。本来充满互动交流充满温度的教学,现在基本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所以,既然开展网上课程教学,就需要想方设法,在教学效果上下功夫,让老师能够有效监管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动以来,力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网上教学要因学校、因学生而异
网上教学,尤其是网上开展国家课程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支撑。所以坚决不能进行简单的“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
在中心城市地区,可能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基本具备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的条件。但是,对于幅员辽阔的农村,对于留守儿童,对于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操作相关程序的家庭,他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即便他们非常想听课,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学校和老师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或家长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打印上传和批改作业。对于网上学习绝对不能做统一硬性要求。
网上开展课程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有人说,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需要我们所有教育人静下心来,齐心协力把网上教学做得尽善尽美。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