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歌颂漫画

2020-12-29 00:00:00韩征
发展 2020年4期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漫画”二字最早起源于中国北宋时期。时过境迁,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漫画以幽默诙谐、讽刺挖苦、尖锐批判的绘画语言,将它推上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再加上互联网时代迅捷的传媒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漫画,是集幽默、讽刺、歌颂、长篇、科幻、卡通、水墨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艺术行为。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漫画的认知中总是存在着错误的理解,片面地将漫画认为是“小儿科”、逗乐艺术等。

本篇所探讨的,是在众多的漫画形式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歌颂漫画。

歌颂漫画,就是把积极正面阳光的人或事物用漫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树立榜样,弘扬社会正能量。在我看来,漫画艺术内涵的真谛,是作者思想中文学与哲学理念的集合,是其世界观和艺术思想在作品中的统一表现。它的核心创作法则依然是艺术冲动,是顺应自然,合乎人性的。因此更具有现实的审美价值。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美德,不仅是立业之本,更是强国之基。唯有注重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国民素质的提高,大国梦的实现才指能期待。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不能片面地把漫画只用来逗乐、幽默,或只一味追求讽刺与批判,而忽略了漫画对美德、积极、正面等人或事物的表现。在歌颂漫画的创作中,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将目光集中在道德榜样的人或事物中,弘扬并吸取中华传统美德精华,去其糟粕。在当今社会,力争用漫画艺术的感染力来提高读者的整体素质。还要在漫画的创作中躬行实践,融会贯通,才能在作品中留下时代的印记。

漫画艺术的创作基本形态,主要由思维意识形态和视觉形态两方面组成,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割裂。因此,这就要求漫画作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真实感情。好的漫画艺术作品,通常被人们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入地反映当下的社会现状,帮助人们了解和认知社会生活。在艺术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无论一幅画,一首歌或者是一段舞蹈,不但使我们能够得到艺术享受,而且还能使我们认知某个时代,某个区域的生活、生产状态。

2002年,“非典型肺炎”在中国广东发生,并迅速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在此疫情期间,引起了社会的恐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媒体对于“非典”高度关注。回顾当时的相关漫画作品,普遍都是以病毒的恐怖,或被感染后的症状等作为创作的主题;画面内涵比较单一枯燥,缺少了很多弘扬社会正能量;或歌颂广大医护工作者在“非典”疫情期间对社会的贡献等题材。对于平息社会恐慌、正确认识病毒等起到的宣传作用微乎其微。时至今日,2020年初在中国武汉也集中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之后在短短几月之内波及全球。但在这次事件中,我国广大的漫画创作群体就展现出了更宽泛的思想维度,歌颂漫画的篇幅数量与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不再是简单的搞个幽默,或者用漫画的形式再现一下病毒的可怕。更多的作品是在弘扬社会正能量,记录医护工作者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树立时代涌现出的楷模,用漫画的形式向广大民众普及防护知识等等。加之各种日新月异的传播手段,漫画宣传在这次事件中得到空前的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使人们在短期内对疫情的发展和防控有了更直观、更准确、更快捷的了解。

在我们团结进步,和平与发展的这个时代主题中,漫画作为一个艺术的分支,应该在提升艺术享受的同时,从更加广泛的维度,去展现社会正能量,歌颂时代楷模,记录时代英雄。而非一味地幽默、讽刺与批判。

(作者单位:兰州日报社兰州晚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