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酒泉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行动,扎实安排,与省上同步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常委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卫健、发改、公安等25个部门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靠前指挥,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督查落实,压紧靠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各级各单位闻令而动,全面做好卡口检疫、人员管控、医疗救治、物资调配、应急处置、舆论宣传等方面工作,形成了各司其职、整体推进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实行网格化管控,严防输入性病例发生,以“过筛子”的方式对四类重点人员持续进行地毯式清查,严格落实“三包一管死”措施,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经费投入,统筹财政资金3454万元,动员党员干部、工商企业、爱心人士和广大群众捐资捐物2482万元,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经受住了防输入、防扩散的严峻考验,取得了疫情防控“零确诊、零疑似”的阶段性成效,使酒泉成为全国17个、全省3个零疫情地级市之一。同时,选派4批24 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为打赢疫情防控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了酒泉力量。
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效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各项政策措施,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大会、疫情防控暨复工复产推进会、重点行业经济发展调度会等会议,制定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支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商贸流通服务业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市场消费工作方案等23项扶持政策,全面支持企业物流运输、员工返岗、税收减免,以“真金白银”坚定企业复工复产信心,推进各行各业恢复生产、重大项目复工建设,确保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至目前,全市196户规上工业企业持续生产和复工复产183户,复工复产率达93.4%,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 24506户,复工率62.16%,客运交通、物流货运全部恢复,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一是全面落实政策措施。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各项要求,成立由市委常委或市政府副市长带队的7个专项督导组包抓县(市、区)企业复工复产,对企业提出的用工困难、原料紧缺、订单下降等问题现场办公进行解决,全力做好企业生产所需的煤电油气等要素保障。由市级领导联系包抓尚未复工复产的规上企业,落实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简化企业复工复产手续,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产能恢复。
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召开项目谋划包装工作会议,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的“七大领域”“十大方面”、新基建七大领域等方面,谋划了总投资1.3万亿元的1090个项目。实行“不见面审批”,采取网上办理、视频服务、帮办代办等模式,加快项目可研、设计、规划、土地、环评、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办理。确定总投资2318.8亿元的106个重大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包抓推进,力促项目尽快开工,敦当高速、柳敦高速、大成光热、核技术产业园、常乐电厂、马桥公路、七瓜公路等102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预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出台项目审批、落地奖励、税费减免、企业用地、上市融资5个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42个精准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寻求商机,精准施策对接项目,举行网络招商活动和项目签约仪式,签约8个项目59.11亿元。
三是有序推进三春生产。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农业经济形势稳中趋好,预计全市春播面积279.3万亩,比去年增加1.71万亩,日光温室、钢架大棚蔬菜生产面积近2万亩,同比增加10%,主要农资储备量已达需求量的90%以上。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度,积极落实农机备耕工作,协调农资企业加大农资储备调运、销售,组织防疫人员深入养殖场开展动物疫苗注射,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全力满足三春市场需求。全市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1.5%,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已全部复工。
四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确定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提前完成项目审批、地勘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为按期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扶贫项目和稳岗就业扶贫项目优先给予资金支持,摸排贫困人口就业务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联系就业岗位。至目前,落实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2亿元,较上年增长10.4%,扶贫项目开工率达100%。开发88个村级光伏电站公益性岗位,组织5300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重心从脱贫减贫逐步向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转变。
五是强力帮扶企业解困。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性融资担保和金融贷款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中长期贷款等措施,帮助停产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至目前,金融机构完成授信1.99亿元,投放贷款0.76亿元,有470户小微企业获银行贷款15.85亿元,实际贷款利率均低于贷款发放日一年期贷款市场利率,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00万元以上。对77户企业5.58亿元实行展期、转贷、无还本续贷或延缓计息等优惠政策。金控酒泉融资担保公司新增担保14户,保额1.11亿元。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先后派出100多名干部启动了三轮企业复工复产用工调查,精准提供随时上线招聘、农村劳务输转、市外联系储备、异地专车接送等帮扶“工具箱”业务,确保企业员工有序返岗,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六是着力激发消费市场。为最大限度缓减疫情防控对消费市场造成的冲击,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支持本土农副产品、商贸流通、餐饮服务商户,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大力推广“互联网+零售+配送”“互联网+零售+生产基地”“盛天优鲜”网购商城等服务模式,应用网络团购、微信促销、在线下单等营销方式促进销售额增长。积极推进餐饮、商贸行业正常经营,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下馆子吃饭、进商场购物,引导市民尽快恢复正常消费,本土品牌餐饮和购物商场全面恢复运营。制定支持文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十项措施,落实“引客入酒”奖励政策,实行暂退质保金、提前兑现奖励等方式支持旅游业复工复产,酒泉西汉胜迹、鸣沙山·月牙泉等10个4A级景区和44家旅游星级饭店在3月中旬全部恢复接待游客。
(供稿单位:酒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