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的结晶行为

2020-12-29 07:02宋文波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晶型结晶度接枝

袁 浩,邵 清,李 娟,宋文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

接枝改性是制备功能化聚丙烯(PP)的一种常用方法。与其他改性方法相比,接枝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一直备受关注[1]。接枝改性对PP的结晶性能有影响。常艳杰等[2]对比了熔融接枝法和预辐射接枝法制备的马来酸酐(MAH)接枝PP(PP-g-MAH)的结晶性能,发现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制备的PP-g-MAH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均低于熔融接枝法制备的PP-g-MAH,且产物的升降温曲线均出现双峰,预辐射接枝法会改变产物的晶型。肖潇等[3]通过固相法在PP上接枝苯乙烯(St)/MAH双单体,发现产物的晶型没有改变而结晶度降低,同时结晶温度上升,认为接枝形成的侧链可以起到成核剂作用。孟晓梅等[4]研究了PP与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接枝物的结晶动力学,发现接枝率为0.21%~0.62%的试样在等温结晶时结晶现象最明显。周帅等[5]对PP和乙烯基硅烷/St的双单体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接枝物在不同冷却条件下产生的晶型也有所不同。本工作选用等规PP作为基体树脂,通过水相悬浮接枝法,制备了不同接枝率的St接枝PP共聚物(PP-g-S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光谱(XRD)、偏光显微镜(POM)等对产物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P-g-St接枝率与结晶性能的关系。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P粉料T30S,熔体流动速率(MFR)为3.7 g/10 min,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过氧化苯甲酰(BPO),化学纯,含水量25%(w),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St,分析纯,纯度98%,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前通过减压蒸馏纯化以除去阻聚剂;乙酸乙酯,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PP-g-St的制备

将2 kg PP粉料加入到配有机械搅拌的10 L反应釜中,氮气吹扫以除去体系中的氧气;在氮气保护下,将配制好的w(BPO)为2.5%的BPO/St溶液,均匀滴入反应釜,搅拌混匀;将物料升温到60 ℃溶胀2 h;进一步升温到90 ℃,搅拌30 min;再将2 L去离子水(超声除氧,90 ℃)加入反应釜中继续反应4 h,过滤,氮气吹扫干燥,干燥温度70~80 ℃。

采用德国W&P公司生产的ZSK25型双螺杆挤出机将接枝产物和0.5%(w)抗氧剂熔融共混,使用德国C.F.Scheer&Cie公司的SGS0-ET型造粒机获得颗粒。

1.3 测试与表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的IR2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将试样熔融压制成厚度为50 ~ 100 μm的薄膜,波数为400 ~ 4 000 cm-1,分辨率为4 cm-1,扫描32次。

MFR:采用意大利Ceast公司的CEAST7026型熔体流动速率仪按GB/T 3682.1—2018测试,温度为230 ℃,负荷为2.16 kg。

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测定:取2~4 g接枝产物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酸乙酯抽提24 h,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及其均聚物,烘干称重,接枝率及接枝效率分别按式(1)和式(2)计算。

式中:GP为接枝率;GE为接枝效率;w0为PP的质量,g;w1为PP-g-St抽提后的质量,g;w2为加入的St的质量,g。

DSC分析:采用美国PE公司的Diamond DSC型差示扫描量热仪,氮气气氛,先升温到200 ℃,保持3 min以消除热历史,然后降温到50 ℃,再升温到200 ℃,升降温速率均为10 ℃/min,根据第二次升温曲线获得试样的熔融特性数据。

POM观察:采用德国Zeiss公司的Axio Imager A1m型偏光显微镜搭配英国Linkam公司的THMS600型热台进行测试。取约1 mg试样,置于直径为16 mm的圆形载玻片上,覆盖聚酰亚胺薄膜,于210 ℃熔融热压,得到厚度约为5 μm的PP-g-St薄膜和PP薄膜。将薄膜置于热台上,于210 ℃熔融3 min消除热历史,以10 ℃/min降至室温,在正交偏光下拍照。

XRD测试: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的X′Pert MPD型X射线衍射仪表征试样的晶型特征峰。采用Cu靶,Kα射线。测试条件:衍射角(2θ)为5°~ 35°,扫描速率为3(°)/min,管电压为40 kV,管电流为40 mA,通过分峰软件分峰拟合,晶面衍射峰积分面积除以总面积得到结晶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体浓度对接枝的影响

对于PP接枝聚合的机理,已经有众多的研究结果[6-8]。普遍认为,引发剂受热分解为初级自由基——苯甲酸自由基和苯自由基,然后初级自由基夺取PP分子链上的氢原子,在PP主链上形成活性点,即PP大分子自由基,单体在活性点上增长形成接枝的聚苯乙烯(PS)。BPO引发St接枝PP的过程见图1。除上述接枝主反应外,由于引发剂溶解在单体里,当温度升高后,部分引发剂会造成单体自聚生成PS的副反应,从而降低接枝效率和接枝率。

从表1可以看出:接枝效率随着单体用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可归因于:一是接枝主要发生在PP的无定型区,因此,可供接枝的位点并非无穷多,受St扩散及接枝位点的限制,St的接枝效率不可能随着单体含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二是St用量的升高,在提高接枝反应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St自聚反应速率,从而导致接枝效率的下降。PP-g-St的MFR与接枝率成反比,原因在于随着体系中St用量的增加,形成的PS分子链长度及数量均有增加,因此,分子链之间的缠结变得更为严重,造成了PP-g-St的流动性降低。

2.2 PP-g-St的理化特性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1 584,1 602 cm-1处为St芳香环骨架的伸缩振动特征峰,证明St已成功接枝在PP上,且随着接枝率的增加,伸缩振动特征峰的强度增加。

图1 BPO引发St接枝PP的反应机理Fig.1 Grafting mechanism of polypropylene initiated by BPO

表1 试样的MFR、接枝率及接枝效率Tab.1 MFR,grafting degree and efficiency of samples

图2 纯PP和PP-g-St的FTIRFig.2 FTIR spectra of PP and PP-g-St

从图3可以看出:试样都出现了5个衍射峰,2θ为14.1°,16.9°,18.5°,21.1°,21.9°分别对应(110),(040),(130),(111),(131)晶面,这说明纯PP和PP-g-St都为α晶型,接枝并没有对PP的晶型产生影响。

图3 纯PP和PP-g-St的XRD曲线Fig.3 XRD patlerns of PP and PP-g-St

从表2可以看出:PP-g-St的结晶温度均高于纯PP,说明接枝的PS(接枝产物中的St以两种形式存在,一个是自聚形成的PS,一个是接枝上的PS支链。由于自聚和接枝上的PS分子链在造粒时会缠结在一起形成分相,所以在结晶方面的作用并不能分开,因此统称为PS。)支链有促进结晶的作用。PP-g-St中支链的存在促进了PP的异相成核,进而导致PP-g-St的结晶温度升高,这与文献[9-10]报道的结论一致。在接枝率较低(小于3.0%)时,PP-g-St的结晶度提高,而随着接枝率的增加,PP-g-St的结晶度下降。这主要归因于:一是PS的存在增加了非晶部分的比例;二是接枝率的增加,导致PS分子链增长,增加了分子间的缠结,从而抑制了PP分子链段向晶面排列的运动,进而抑制PP晶体的生长。

表2 纯PP和PP-g-St的热学参数Tab.2 Thermal parameters of PP and PP-g-St

从图4可以看出:PP形成了完整的球晶,且轮廓清晰,存在清晰的晶界区。接枝后,PP-g-St的球晶尺寸明显减小,球晶规整度下降,球晶的边界变模糊,其中,PP-g-St-5.0的球晶形态改变最明显。由于PS与PP相容性较差,在冷却过程中起到促进异相成核的作用,增加了晶核数量,导致PP-g-St的球晶尺寸变小。而球晶的规整度与分子链的规整性有直接关系,接枝链的存在破坏了PP链的规整性,阻碍了大分子链有序折叠排入晶格,致使球晶缺陷增大,弱化了球晶的边界。而随着接枝率的增加,PS含量增加,部分PS颗粒作为杂质排出晶胞区形成分相,对结晶的抑制作用和促进成核作用减弱,因此,高接枝率的接枝物(PP-g-St-10.0和PP-g-St-20.0)的球晶尺寸和规整度优于PP-g-St-5.0。

图4 纯PP和PP-g-St的POM照片Fig.4 POM images of PP and PP-g-St

3 结论

a)通过悬浮接枝法制备了不同接枝率的PP-g-St。

b)在接枝率小于3.0%时,PS接枝链可以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促进了PP的结晶,PP-g-St的结晶度提高,而球晶尺寸减小。

c)随着接枝率的进一步增大,PS支链变长,阻碍了晶体生长;部分PS形成分相,被排出晶胞区。因此,PP-g-St的结晶度下降,球晶尺寸增大。

d)St接枝对PP晶型基本没有影响。

猜你喜欢
晶型结晶度接枝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聚偏二氟乙烯分子晶型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亚临界二甲醚协助双单体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
温度对聚偏二氟乙烯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结构的影响*
钛酸铋微米球的合成、晶型调控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卡马西平结晶工艺研究
蚕丝针织物盐酸-蒸汽脱胶工艺的实验研究
γ射线辐照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磺酸乙酯
辐照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
彩棉纤维的成分和结构分析